足迹
血祭卢沟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怎样以实力?11月13日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已经下达751号作战命令,饬独立混成旅 团兵陈山海关古北口等地。旅顺口的球磨号巡洋舰,青岛获号驱逐舰都在驶往大沽口。 两中队飞机轮番在北平上空示威……

宋哲元屈于日方压力,也为自身考虑——因为这将失去对地方财政的控制能力,更 加受中央掣肘。于是,宋哲元与秦德纯、肖振瀛密商,当日即下令禁止白银南运。河北 的商震、山东的韩复榘也顺水推舟,下令禁止白银运往上海。

10月,土肥原贤二正式调来平津兼任天津驻屯军特务机关长,即将其工作方案报请 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南次郎批准其计划,令其在11月中旬必须搞出头绪。土肥原贤二 在天津频繁向宋哲元施加压力,每天至少有三次不请自到。宋不堪其扰。秦德纯、张自 忠见宋在天津处境危险,用专列将宋请回北平,宋等刚到北平武衣库家中,土肥原贤二 即坐汽车风尘仆仆赶到,逼宋在自治方案上签字。

11月11日,南次郎限定的日期将到,土肥原贤二还没搞出头绪,这是他在中国活动 半生头一次遇到阻力,因此恼羞成怒,再次来到北平,以最后通牒方式向宋等人提出 “华北高度自治方案”,内容如下: coc1①政权之名称: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

②领域为五省二市。

③首领宋哲元,总顾问土肥原贤二。

④军事,由最高委员会主持。

⑤财政,截用中央在该省市之关税、盐税与统税。

⑥经济,开发华北矿业、棉业,使与日满结为一体。

⑦金融,脱离法币制度,另定五省通用货币,与日金发生联系。

⑧信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同行扑灭,代以东洋主义。

⑨政治,保留南京之宗主权。

BC外交政策,亲日反共。coc2以上十点通令宋哲元在11月20日以前必须实行,否则日军将以五师取河北,六师取 山东,南京方面如增以兵力,日军将全力遏止,如宋不允,日军将拥戴溥仪入关主持。

宋哲元的出路只有三条:一、抵抗;二、辞职;三、屈服。

抵抗必须全面,其决定权在南京。

辞职无补于事。

时人观察,恐怕只有屈服一途。

当时,国民党中央第五次大会正在南京召开,秦德纯做为宋哲元代表已去南京。宋 哲元与张自忠、冯治安、张维藩等僚属紧急密议后,宋哲元拒绝了土肥原贤二的要求。 难道要兵戎相见?中国全面抗战将不是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开始!肖振瀛此时正与土 肥原贤二折中,初拟新组织于11月20日成立。得知宋已拒绝,赶来见宋,即说:“不妥, 中日将开战矣!”肖振瀛建议折中,还给日方留一线机会,同时给中央施加压力。宋同 意肖的办法。

就在土肥原贤二发出最后通牒的当天,宋哲元向国民党五全大会拍发了一份电报, 要求“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将政权奉还于国民。“

电报发出,大会震动,举国而惊。为什么?训政即中央集权制度,那是蒋介石一再 强调的,宪政即实行民主议会制度,还权于民就是地方有自主权,即在中央集权与地方 自治之间。

蒋介石见电文心情焦躁疑惧。此时驻保定的商震打来电报:“明轩(宋哲元字)本 人态度尚稳,唯其手下二三人极欲乘时活动,行动不检,不无可虑耳。”孔祥熙和青岛 市长沈鸿烈等人也向蒋密告宋哲元有自治之势,另外,平津两市也电致蒋介石,言称 “危疑震憾,难挽危局”等。南京政府更为惶恐,唯恐华北当局干脆铤而走险,公开投 敌,背叛中央。翌日,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也发出与宋哲元类似的电文,11月15日,冀东 专员殷汝耕等人联名致电宋、韩表示响应,北平、天津商会等亲日组织也通电叫好。日 本国内报纸纷纷传言,华北五省三市(北平、天津、青岛)将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 同时,中国的汉奸们也大呼小叫,纷纷出笼,霎时间自治之声,甚嚣尘上。

11月16日宋哲元再次给蒋介石发电解释说:“华北局势受环境压迫,危险万分,当下日方又以兵力威胁,更属刻不容缓,日方 要求:(一)地方自治;(二)脱离中央。哲元对此丧权辱国之事,决不去做,已均予 拒绝……但力量薄弱,只能支持一时,不能永久。伏乞钧座速示最后整个方针,或派大 员来平指导,以全大局,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11月19日,蒋介石给宋哲元和商震回了电报,对宋大加抚慰,要求宋不要“超越地 方官吏之地位”单独对日方交涉,最后语义颇深地对宋表示:“中央必以实力为兄作后 盾,决不令兄部独为其难,而与兄等为共同之牺牲也。”

给商震的电文是:“如果平津自由行动降敌求亲,则中央决无迁就依违之可能,当 下最后之决心,可望兄毅然拒绝参加,切勿赴平。”

在通电之时,中央却下令中央军开往山东、河南南部以武力支援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