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是明朝一小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部分(第1页)

方洪撇了撇嘴,倒是不置可否,只是拍了拍桌子,喊掌柜的再送上来一些吃的。

“哗啦啦。”就在方洪二人继续吃喝的时候,远处的河面之上,缓缓的驶过来一艘巨大的船只,有十来丈长,四五丈宽,通体木制,吃水极深。

看这船的样式,应该是一艘粮船。在船的甲板上面,站着十来个身影,或是做书生打扮,或是庄稼汉的模样。

因为如今各地都在闹匪患,陆路难走,这水路反倒兴旺了起来。不少人家都会舍点银子,借商船来往各地,既快捷又安全。

“小姐,你看,前面就是长宁县了,等我们到了就安全了。”在甲板之上,站着两个女子,为首的穿着绿色的对襟衣裙,身上披着一件白色的大氅,而她的身边,则是站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

按理来说,这良家的女子若是抛头露面,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指指点点。不过,她们二人站在船上,却无一人靠近,反倒一个个远远避开。

因为……她们长得太丑的。那个被唿作小姐的,身段倒是窈窕,但却是一脸的麻子,嘴角还有一个长着毛的大痦子。而那个丫鬟更是难看,眼睛小,嘴巴大,蒜头鼻,皮肤黝黑,几乎女性不该有的,她全有了。

寻常人只要看了她们一眼,便不再想看第二眼。也没人误会她们不是良家,要是长这么丑都不是良家,那也没有良家女子了。

“莺儿,小声一点,莫要惊扰了别人。”那小姐赶按住了丫鬟的嘴巴,这口没遮拦的,咱俩这是逃难来了,你还那么大声。

不过,很明显,她这是多虑了,边上的人都离她们好几丈远呢,再加上这江风很大,外人根本听不着他们说话。

“小姐,你说方坛主能不能撑得住啊,教中那些人近来越加的放肆了。”丫鬟听了小姐的吩咐,赶紧把声音给压低了,但依然在小声的问道。

“什么方坛主,在外面要叫方老爷……我们要相信方老爷,只要那些人没有得到汉王遗库的剩余地图,方老爷便不会有事。反倒是我们,千万要藏好了,免得让方老爷分心。”小姐的面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色。

“是是,方坛……方老爷说,这次过来接我们的是他的公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得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的。方老爷那么厉害,他家公子肯定也很厉害。”这小丫鬟的思维跳的有点快,刚刚还在担心方大元呢,一转眼就跳到另一件事情上了。

“别犯花痴了……莺儿,我可以告诉你,方老爷不希望我们把他公子给牵扯到这件事情当中,你也千万别说漏了嘴,把我们的身份给泄露了出去。”小姐用指头叩了小丫鬟的脑袋一下,告诫着说道。

“知道啦,小姐,这句话您都说了好几遍了。”小丫鬟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子,有些委屈的说道。

“船靠岸了啊,要下的抓紧下去。”二人正说着话,船只便缓缓的逼近了岸边,因为粮船吃水很深,不能靠岸太近,只能架起一块木板,让人上下。

“哟,徐主簿,赵班头,你们也在这啊。”方洪喝了一肚子的水,正打算找个角落放放水,却看到赵成等县衙人员,一熘的站在码头那里。四周还有衙役和巡检司的人巡逻,把苦力都给驱赶走了。

“原来是方少爷,今日有新明府调任过来,我等来此迎接。”徐江一看是方洪,心头忍不住一个哆嗦。任谁跟一尊神灵面对面谈话,都会有这样诚惶诚恐的感觉。不过,他也知道这四周有外人在,倒是没有说漏嘴,只是言语之中比较恭敬。

“新任明府?张裕明不干了?”方洪这些日子还真没有注意到县衙官员的变动,这张裕明命格不过是半红半白,这明府的位置坐不稳当也是正常。

“是,张县令升官了,去了别处做了同知。”徐江满脸的堆笑,给方洪说了一遍。他边上的大小官员,都在心里暗暗吃惊,徐主簿一向冷面示人,怎么今天这么反常?这位方少爷又是何等人物?怎么会让主簿大人如此对待?

“同知?那祝他好运了。”方洪哂然一笑,张裕明也是好玩,这县令还坐不稳当呢,竟然想着去做同知。如果上头有人护着还好,若没有庇佑,迟早得从那位置上掉下来。

“好了,不说这个了,你们继续等人吧。”方洪有些尿急,便挥手离开了此处,找个角落解决了一下,才施施然的出来。

“你等妇人,不思在家相夫教子,反倒抛头露面,毫无廉耻之心,真不知你家人是如何教导的。”方洪刚刚出来,便听到一艘大船上面,传来了一阵激昂的斥责之声。

“哼,你这酸秀才,不就是想抢在我们前头先下去嘛,还找那么多理由。”在那斥责之声刚落,便传来一道清脆的反驳声音。

“酸秀才?好笑,我可是正经的进士出身,你这刁婆子,真是满口胡言。”那人当即冷笑一声,半嘲讽的说道。

听到这争吵的声音,方洪忍不住的眯起眼睛,抬头往那粮船上头看去。进士出身?这是新来的县令么?不过听着声音,也不像是个稳妥的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粮船的一侧,架了一条木板下来,在木板的两边,则是分别站着一男二女,那男的看着三十来岁的年纪,长得不高,眼睛有些小,穿着一身宽大的儒衫,倒是有几分可笑。而那两个女的,方洪看了之后,忍不住的眼皮子一跳,丑,太丑了!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么丑的女人,和她们一比,上次到黄王氏家中争吵的那婆娘都算是美女。

“进士……”一听对方报出了家门,那开口的小丫鬟当即就不敢出声了,这进士老爷可都是当官的,她们可惹不起。

“让开,不知礼数。”那男子看把二人给吓到了,忍不住的一阵得意。当然,他其实话也没有说尽,他是进士没错,却只是三甲进士,也是传说中的同进士,和那如夫人是一个道理,提起来就有些尴尬。

他要不是三甲进士,也不会被派来当这什劳子的县官,早就到翰林院做清流去了。好在,他有个叔父在南京吏部做官,一番运作之后,把他送来了长宁县。

这长宁县可是好地方,外面各地都闹匪患,就这里一片清宁,随便当个几年官,就能捞到大把的政绩,可是不少人眼里的肥差。

他在喝退了那两个女子之后,便大摇大摆的从木板上面走了下来。他也没有兴致去为难那两个女子,刚刚的呵斥,只是因为二人挡了他的路而已。

像他这样的三甲进士,也只能在一些小地方作威作福了。当年在京城做观政的时候,随便出来个人官职都比他大,出身比他好,实在是憋屈。便是一些举人,都不大瞧得起他。他在京城窝了几年,现在可算是出头了,自然要好好耍一下威风。

“这位可是新来的明府李柏青大人?”他先前的说话声音早就传到了下面,县衙的人一听他是进士出身,那没错了,**不离十就是新来的县令了。

“这是我的大印和文书,你们检验一下吧。”那男子抬头扫了一眼县衙众人的服饰,心里头很是满意,人都到齐了,看来大家还是挺尊重自己的嘛。

徐江走上了前去,将文书检验了一遍,这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一般而言,也没人敢假冒朝廷官员。

“见过明府大人。”文书检验无误之后,众人立马冲着李柏清一行礼,这位可就是以后的上官了,不管怎么样,这礼数可得周到了。

“嗯,各位不用多礼。”李柏清心中大为高兴,但面上却故作严肃,在拿捏了几分架子之后,才缓缓的开口说道。

这是他叔父教导他的御下之道,这对待手下人呐,必须得严苛,因为只有这样,你稍微流露出些许善意的时候,那些人就会诚惶诚恐,感激不尽。而且,御下一严,自己的命令他们才不敢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