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女婠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部分(第1页)

小心爷抽你’。

婠婠瞧着他担心的模样,抿着红唇对他嫣然一笑,眼里更是带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妾身知道爷舍不得的。”

因着婠婠还未出月子,胤禟哄她睡着后还是起身回了书房,不过他边走边琢磨着这苦行僧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满月宴的时候,婠婠不能出去招待客人,却不妨碍那些皇室宗亲的妇人们凑上来看她。现如今就算她不是嫡福晋,也挡不住别人传她有福。若说生第一对龙凤胎是运气,那么生第二对龙凤胎就被人认为是有大福的。

眼瞧着这些个妇人进进出出的,不仅不厌恶她一个月没洗澡,还个个凑上来跟她说上两句话或者握个手,说是沾沾福气。这本没什么,之前婠婠听人说过,有些妇人为了生孩子,会将一些生子多的妇的衣服拿回家,过点福气以便一举得男,现在人家只是说说话,握握手,不算太过分。

可这个不太过分的想法在半个时辰之后就消失了,婠婠瞧着被拿走的帕子和一些旧衣,她能说得亏这些人要得都是旧衣么?

要不然她这栖云轩能让人给搬空了。

一阵吵闹之后,婠婠的产房里终于恢复了安静。虽说依着习俗,她现在应该出月子了,但依着徐御医的意思,还是多养养的好,胤禟闻言也不管婠婠是什么想法,直接就决定让她多养一段时间了。

“四嫂、五嫂,今天要是没有你们,这宴席怕是就办不成了。”婠婠见到四福晋和五福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四福晋和五福晋今天一整天的确很忙,要应酬来来往往的客人不说,还得应付找茬的三福晋和八福晋。这一天下来,两人虽然觉得累,却也没什么大碍,毕竟在府里,那些女人更难缠。

“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妯娌之间互相帮个忙很正常。现在我们帮了你,日后府里有什么事做不了,还不得把你叫过去。”四福晋瞧着婠婠一脸感激的样子,握着她的手笑一阵打趣。

“恩,大家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五福晋本就不善言辞,所以说出来的话显得十分简单,不过却能清楚地表达她的意思。

婠婠挥手让人上茶上点心,待他们都坐下才娇声抗议道:“四嫂五嫂都是嫂子,怎么还能使唤我这个做妹妹的。”

四福晋瞧着孩子气的婠婠,有些好笑地点点她白净的额头道:“哟,你这是想白占我们的便宜啊!”

“都是嫂子,让妹妹占点便宜不是应该的吗?”婠婠一脸赖皮地说了一句,惹得屋里的人都笑了出来。

说说笑笑地闹了一会儿,待人过来请四福晋和五福晋,两人这才起身告辞。婠婠不能起身相送,到是屋外,胤禟亲自将几位兄嫂弟弟弟妹一并送出了府。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出了月子的婠婠带着四个孩子一道进宫谢恩,这段时日,宫里皇太后、宜妃等人没少给她赏赐,不管是补品还是其他,都是恩宠。之前她不便出行,现在出了月子,自然是要进宫谢恩了。

婠婠进宫的先去的宜妃的翊坤宫,宜妃见着婠婠,上下打量一番,发现婠婠除了身上多了一丝温柔,其他完全没有变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没有出阁的姑娘呢!再看她怀里的白白胖胖的孩子,宜妃也就顾不上她,抱着孩子一个心肝一个肉的喊起来了。

“眼瞧着娘娘面色红润,想必爷心里也高兴。”嫡侧有别,董鄂氏能光明正大地叫母妃,婠婠却是没有准许便只能称宜妃为娘娘。

宜妃抱着弘景,再瞧瞧乖巧的弘旻他们,心里软得不行,一时间看向婠婠的目光也更显柔和起来。“行了,日后就跟着老九一起叫母妃吧!”

“是。”婠婠从善如流地应声,两人坐了没一会儿,便起身前往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半道遇上陪着德妃一起去请安的十四福晋完颜氏,婠婠只是规规矩矩地见礼,而德妃瞧着笑得一脸得意的宜妃,再看着由奶嬷嬷们抱着的孩子,假笑两声,算是招呼。

宁寿宫中,妃嫔以上的人皆在府,连完颜氏这样的嫡福晋都没得坐,婠婠自然就更谈不上坐了。

皇太后见着婠婠抱来几个孩子很是高兴,眼瞧着白白胖胖的小包包脆生生地叫着自己,皇太后那有不高兴的。一时间,这满殿的风光都让四个小包子抢走了。

“长得真好,弘旻和淑惠好,弘景和嫣然也好。”皇太后抱着弘景,目光扫过宜妃怀里的嫣然和站在婠婠身边的弘旻和淑惠,一脸高兴地夸赞。

“谢皇太后夸奖。”婠婠甩着帕子行礼谢恩。

“有什么好谢的,真要谢,哀家还得谢你为哀家添了这么可爱的重孙。哎哟,哀家的小孙孙笑得可真开心!”皇太后正说着,怀里的弘景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听得人心情舒畅,最起码皇太后、宜妃和婠婠这个额娘是一定喜欢的。

婠婠见儿子女儿得皇太后的称赞,心里虽然高兴,但是目光往下一扫,察觉其他人眼里的恶意,她心中冷笑,却极时收回目光。

能在宫里混出头的谁不是人精,她这样的人在这里只能算愣头青,给人练手都不够格,行为举止自然要够收敛才行。

“太后能喜欢这些小家伙,这可是他们的福气,瞧瞧,臣妾这个玛嬷抱了这一路也没见他们笑一个,到是太后您老人家才抱一会儿,弘景这小子就笑了,想来是跟您投缘。”宜妃见皇太后高兴,自己又出了风头,凑起趣来也更精神了,而且看向婠婠的目光也更慈爱了。

虽说让她出风头的不是嫡儿媳,但是能给她争光就是好的。瞧瞧着这一个个机灵的小孙孙,宜妃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坐在下首的妃嫔们见着皇太后高兴,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跟着凑趣夸奖婠婠的几个孩子。不过皇太后到底是上了年纪,说说笑笑地闹了一会儿便觉得累了。

“老九家的,日后有时间多带着哀家的小孙孙进宫来,哀家看着他们就觉得高兴。”皇太后笑着便让一旁的嬷嬷拿出一套头面来,对着婠婠道:“这是哀家年轻时戴过的,现在老了,戴着不合适了,就给你这丫头吧!”

“太后,妾身不是来讨赏的。”婠婠被众多视线盯着,这赏赐还真不好接。

宜妃瞧着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到是一点都不介意地笑道:“太后的赏你你就接着,太后的好东西多着呢,日后啊你得多带着弘旻他们进宫,这样本宫也能跟着你一起借着弘旻他们的光向太后讨点赏。”

“你这个跳脱的,哀家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勤,原来是惦记着哀家的好东西。”皇太后笑骂一句,笑得到是更开怀了。

婠婠见宜妃发话,再瞧皇太后的神色,也不再推辞,老老实实地行礼谢恩,“谢皇太后赏。”

待出了宁寿宫,婠婠又陪着宜妃一起回了翊坤宫,刚进翊坤宫的门就瞧着胤禟坐在里面喝茶,待见了他们,他还没起身,一旁的弘旻和淑惠到是像小炮弹一般挣扎地从奶嬷嬷的怀里下来直冲了过去。

“阿玛,阿玛,弘旻(淑惠)想你了,你想不想弘旻(淑惠)?”

“想,阿玛怎么可能不想阿玛的小宝贝们呢!”胤禟揽着两个小家伙的身子,笑着拍拍他们的小脑袋,这才迎了上去给宜妃请安。

宜妃瞧着胤禟他们父子父女相处的样子,会心一笑,心里头一次发现这个让自己操心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