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猪星高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部分(第1页)

为了开发石矿,开采商请来了外边的地痞,做了些令人瞧不起的勾当,想以此吓唬屯里人。可谁知,他们这么干立即激起了全屯的怒火,加上附近几个屯子,但凡沾亲带故的全都赶了过来,连夜把开发商的临时工程部和铲车,勾机都给推山里,打伤人就更不用说了。

曲文记得当时开发商的一个小头目在对峙前曾经这么叫过:“你们这群刁民!”

话声未落,“砰”的一下,不知是谁在他脑门上用石块砸出了个血洞,于是双方大打出手。

等警察来了,还是一个样,几个屯几百号人都有份,咬死了口供都说是对方先挑衅,没有主谋,这让警察如何去查。后来事情越闹越大,惊动到省里,关注面一大又是民生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开发商赔了一大笔钱后,灰溜溜的走了。

那一次曲文跟着屯里人没少出力,事后觉得无比的畅快,刁民的血性在他内心深处被完全释放出来,却从此不喜欢听别人说刁民这个词。

第五十八章 飞涨的连环画

冷静下来,曲文也觉得和一个女人吵架挺没品的,瞥了陶晶莹一眼没在说话,否则又会继续吵个不停。

“我们走吧,明天再到别地去看看。”

曲文三人一走,陶晶莹再闹下去也没意思,回头想想自己为什么非要拜对方为师,在香港还有一位更了不起的收藏界牛人,大不了回去后让父亲帮忙介绍。

可是和对方吵了半天,竟然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这让陶晶莹非常不爽,否则一定让人给他制造无数麻烦,如今只能在心里暗暗咒骂对方刁民。

二十世纪,年轻人的夜生活大多富丰多彩,可三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却围坐在宾馆里聊古玩知识。老师是赵海峰,学生是曲文和谢单。

别看曲文学了几个月的古玩鉴赏,可知识面还很窄,最少在他看来,若连历史朝代都弄不清楚,又怎能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范畴,也就无法正确分清每一件古玩的真时年代。

白天陶晶莹还说这是低层次的东西,其实不然,华夏数千年文明何其繁盛,真要弄清那就不止是牛,几乎可以称之为神。

而赵海峰是考古系专科毕业,又在鲍国强门下学了多年,对历史常识非常了解,由他暂代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许是性格和文化水平的缘故,谢单的兴趣就没有曲文那么高,听了一会就开始猛打哈欠,一副天生不是读书料的样子。

答应龚海德照顾谢单,曲文也不要求他能学到多少,只要让他脱离原来的生活,就算完成了朋友交代的任务。

第二天,曲文三人来到了gui阳城的另一处古玩市场,和昨天的相比,这里明显低了几个档次。

此处说是古玩市场倒不如说是花鸟市场,一大堆花草飞禽中间稀稀拉拉的摆着些旧物摊子,东西也不算多,基本上一眼就可以扫完。不过跟昨天的古玩市场比起,这里的人流反倒多了些,老百姓看不懂古玩奇石,但对花鸟摆设的需求还是有的。

经过昨天的事谢单不敢再乱说话,深怕一不小心又坏了古玩行的规矩,这行行都有自己的规矩,不在其行还真不明其道。

一路走去,曲文居然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了许多小人书,用纸箱一箱箱的装着,目测而观最少有上千本。

小的时候曲文就爱看小人书,那时家里穷买不上电视,所以小人书成了曲文的最爱。如今再见到不由的勾起他深深的回忆与兴趣。

随手翻了几本,曲文向摊主问道:“老板,这些书怎么卖?”

见有生意上门,摊主立即露出满脸的笑露:“这要看是什么书,像你手中的这些三元钱一本,再往后一些的五元,如果是成套的就得私下谈,你真感兴趣的话就先给个价。”

曲文记得小的时候这类书大多是一毛到两毛钱,再贵一些冲顶了也就是五毛,后来很多人都把这类小人书当成了废纸称斤卖,成捆成捆的也就是大白菜的价。没想到转眼十多年,只要是留下来的都成了颇有价值的老物件。

“老板,我还真有些兴趣,不知道你有没有七九年版的三国全套?”

摊主年纪不大,看样子也就是三十五六,相貌憨厚,听到曲文的话呵呵的笑起:“这位兄弟,你算是来对地方了,这七九年版的三国演义虽然世面上留下的不少,可是成套的不多,刚巧我这里就有一套,你等下我这就拿给你看。”

没多久摊主搬来一个纸箱,一打开从里边传出浓浓的樟脑味,应该是用来防虫的,在里边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四十八本蓝皮小人书《三中演义》。

“你瞧瞧,这品相有多好,足有**成新,一共四十八本,一本也不差。如果喜欢的话就给个合适价。”

七九年版的三国演义曲文曾经也有过一套,记得是四十八本没错,后来搬家时却不知道放那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找见,成为他的几大憾事之一。如今再看着这套小人书,有种特别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