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艺大明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李文渊心里暗道不妙,这些老油条还真是吃人不吐骨头,早知道今天会谈论出版的事情,自己就应该提前跟林翰说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免得被坑了。

现在已经坐到了餐桌上,要是他公然提出这些来的话,无疑会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所以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这时候,童永烈则是不满的皱起眉头,“老刘老赵,你俩做人不地道啊。这本《我,机器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会成为科幻经典,具备长线销售的能力,你打这些官腔可不厚道。”

赵涵跟刘军也没有什么尴尬的意思,商场如战场,自然要保证出版社的利益,这里不是讲究情面的地方。

林翰没想到这些人眼睛如此尖锐,一眼就看出了《我,机器人》这篇小说里面的背景设置,明明是中国人,非要写美国机器人历史,主角还个个都是美国人,这或许会考验读者们的接受程度。

但他依然开口说道:“其实背景什么的大可以不用理会,虽然我们国家的机器人事业发展迅速,但主角是什么人种都具备代表性,这探讨的是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再者而言,国内的科幻读者阅读的书籍当中,大部分都是国外传进来的,所以他们对这些背景的接受能力很强。”

其实林翰没有选择将里面那些人物换成中国人也有这样的顾虑,但总体而言都不算什么事情,科幻小说读者们大概是最能接受外国背景的人,他们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啃英文原版小说。

赵涵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林翰的看法,他笑着说道:“你是老童推荐的人,而且这本书质量确实还不错,所以我们也不给你什么新手买断价了,5%的版税怎么样?至于首印多少册,我们暂时还得回去研究研究。”

版税并不是税,而是作者和出版社进行结算稿酬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作者的稿费收入就等于印刷数量乘以小说定价乘以版税率。

对于很多出版社而言,新人就像是一个免费压榨的资源,来了一拨又一拨,用千字几百的价格买下整本书,然后再推广到市场,如果市场反响好,那出版社就赚钱;如果市场反响不好,那出版社同样不会亏钱。

目前国内出版行业的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

如果是著名的畅销级别作家,比如童永烈这样有名气又卖得出去小说的人,出版社会根据他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答应下来,版税甚至可以超过12%,印刷数量也能直接提升到几十万册。

如果是跟李文渊这样相对有点知名度的作家,那么出版社就会根据他之前出版小说的销售数量大致估算出一个数字来,一般版税不超过10%,印刷数量就偏向于保守。

像林翰这样根本没有知名度的作者,出版社一般会假装推脱说你的书出版不好卖,尽量压低版税率跟印刷数量,作者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最低等的就是自费出版的那群人,有着作家梦在支撑,出版社最喜欢的就是这样肯自己花钱的作者。不仅要自己掏钱买书号,还得自己付印刷费,同时销售也得自己来,大部分都卖不出去,只有送给亲朋好友。

说实话,版税5%对于一名新人而言,确实不算太苛刻,这一方面是赵涵想跟林翰结一个善缘,看中了他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是有童永烈等人的因素,这确实是一本好书,预计销售十多万册应该不是问题。

*************************************

这两周网站给的推荐并不是很好,作者菌更需要看到大家的支持,越是艰难的时候就越不能放弃,希望能收到书友们的推荐票跟收藏,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第42章 利润内幕

5%的版税的确算是一个新人良心价,很多新人甚至连获得版税的资格都没有,直接以千字两三百这样的大白菜价格卖出去。

想要依靠写书来赚钱,除非是背景极大或者书的质量极高,否则很难在处…女作的时候就拿到版税收入。

可林翰却没有这样将就的想法,自己拿到的可是在地球上畅销了几十年的小说,这部《我,机器人》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一直都销售着,被翻译成了世界各大主要语种跟小语种。

哪怕在21世纪,中国大陆依然有好几家出版社对此完成了翻译工作,并且取名为银河帝国系列丛书之一,甚至被江…苏文艺出版社誉为科幻圣经,在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网站上销量已经非常高,是孩子们最爱的课外读物之一。

欧美那边自然不用说,销量一路平稳增长,甚至得益于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同名科幻电影《我,机器人》的刺激下,这本出版了五十年的小说在2004年前后再度登上过纽约时报图书销售榜的前十,创造了一个科幻小说界的神话。

能稳稳胜过这本书的,也就只剩下凡尔纳的《海底两万年》、《地心游记》等被课本专门列为必读项目的科幻小说。

要是林翰就这么把简体出版权交出去,原作者说不定会从想要掐死这个败家子。

之前他跟陈佳璇曾经讨论过版税的问题,因此对这些比例还是有所了解,明知道自己这本书会卖出其几百万册甚至更多,要是不讨价还价一番,还真是暴殄天物。

于是他开口说道:“赵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新人作者,我觉得能出版就已经是好事了,但我还有一名文学经纪人,她已经帮我联系了《科幻世界》那边,在12月刊里面将会刊登这部小说的引言跟第一章,不知道这样影不影响出版?”

赵涵脸色不变,他在心里惋惜了一声,一个新人作者搞什么文学经纪人啊,谁不知道那群经纪人就是吸血鬼,恨不得跟出版社身上挖到更多的利益。

出版社想要顺利出版一本书,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同一般,编辑、美工、排版、校对、印刷、发行、财务,缺一不可。

作者的版税不是按照利润分的,而是通过销售额进行分成,比如一本定价30块钱的书,卖出去1万本,作者版税为5%,那作者能拿到的钱就是30*10000*5%=15000。

如果销售数量很少的话,那按照版税来计算作者稿费还不如直接签买断,因此在地球上时,很多出版社经营都成了问题,只有依靠卖书号跟收取赞助为生。

幸好这个世界的版权保护良好,盗版根本不敢轻易冒头,而且人们的阅读氛围也特别良好,基本上的出版社都能很健康的盈利下去。

一本书发行价如果是50块钱,那么出版社基本上只能赚5块钱左右,其余大部分都是成本,包括作者稿酬以及校订费用,租型成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制作)费用,出版损失,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

但各种书店还有网上购书都会有一定的折扣,很少有小说是按照定价卖的,基本上都是七八折,这样一来利润空间自然更低。

做过出版的人都知道,书并不是印刷了就一定能够全部卖掉,总是有退货的有滞销的还有破损的,大部分出版社的报废率在10%左右,少部分定在20%,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最后还不能忘记交税,目前税率为1。13的税收也会分摊掉利润,所以出版社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赚钱。

俗话说薄利多销,如果图书销售越多,那么印刷成本其实是越来越低的,因此越是畅销的书,越是赚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