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机枪响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部分(第1页)

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太太给他们开的门,这个小太太穿着红绫上衣,绿缎裤子,怀里抱着一个半周岁的孩子,问他们有啥事?

张迎林说,我这个兄弟是队伍上的编余军官,找牛副官登记。

小太太把他们领进里面,见到了牛副官。

牛副官很年轻,也很精干,他让韩文德张迎林坐,一开口,纯粹是西安人的口音。

张迎林介绍了韩文德,韩文德拿出证件交给牛副官看,副官看完后问他,你是游击队还是正规军?

韩文德回答,原来在正规军七十四军,后来才到游击队。

副官给他登记完,说,交一百元。

韩文德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数,然后说,钱不够了,我先交五十,等我回家取来再交。

副官有点不高兴。

漂亮小太太在旁边帮韩文德说话,她对牛副官说,就让他下次交,都是当兵的,你不要太认真了。

副官见太太说了话,也就点了头。然后说,你回会馆慢慢等着,不要着急,等着通知。

韩文德回来后每天上街逛,只见街上三三两两尽是无职的编余军官,见面互相了解,慢慢就结成了一伙。

这天,他们决定到到胡宗南长官部报名处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百多名军官陆续来到报名处,看见办公桌上围满了人,手里都拿着证件,那几个检验证件的官很严格,一百个人中最多只选十个,说哪九十个人的证件都不行。

韩文德问那些登记的官员,为啥不行?

他们回答说,杂牌部队下来的一律不收。

韩文德说,我们杂牌队伍在战场上和正牌军同样打仗,同样出生入死,现在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杂牌军就不行了,当初打鬼子的时候为啥不说不行?

那几个登记证件的军官板着脸说,说这些没有用,这是上头的规定,我们也没办法。

韩文德说,就跟曳磨子的驴一样,磨子曳完了也不给驴吃了。

那些登记的官员不和他多说,把桌子一收拾,走了。

韩文德见他们不讲理,把那些没验上证件的军官叫到尚俭路的一个汽车场集结商量。

韩文德说,我们可以写成材料向南京政府询问,到底规定的条件是啥?要的人数是多少;我们的证件、部队番号、个人委任状、编余证、住学毕业证、通讯录都有。他要的是啥证?再说,胜利后改编的尽是杂牌军,正规军基本没有改编,不要杂牌部队的军官到底要啥军官。

有人提议说,我们这样散漫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应该组织起来设一个无职军官联络站,写成材料,向西安各单位说明。我们成立了联络站,我们就不是非法组织,并选个头,代表咱们向上面说话,不须一个一个地说。

这天他们在汽车场选举了韩文德为他们的头。

回到会馆,韩文德一晚上没睡,写了封呈子,第二天又带人来到检验证件的地方让检验证件的官员把呈子递上去。

过了两天,他们去问进展情况,那些官员说,胡宗南长官把呈子看了,又发到南京去了。你们回去等南京的回电。

他们的生活开始困难,有的人已经没钱吃饭了。

韩文德的一百元钱交了五十,那五十元也吃得差不多了。他想起从江西回家时在九江坐火车,到河南时在车上查票罚款的事,又见街上常有募捐的学生和团体,就想了个办法。他弄了几个募捐本,把他们几百名军官集中起来,整队到东大街,整整齐齐的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拿着募捐伙食钱的册子向商人们挨门挨户去讨,第一天就讨了不少钱,解决了吃饭问题。

慢慢的,这些编余军官的名气也出去了,他们看电影或看戏,都是排着整整齐齐的队进去,不给钱也没有人挡。

韩文德在民乐园大戏院看过好些名角的秦腔,河南豫剧。他记性好,把看过的戏都记下了。他在江西的时候还看了不少书,都能记下,有时候闲了还给那些士兵们说书,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他的说书技术也慢慢熟练起来。

这天下午,韩文德刚回到高陵会馆,张继祖就来找他,说他妹妹从汉中坐车到西安来了,想在西安府玩几天,他公务繁忙,妹妹一个人转怕出事,想让韩文德领着他妹妹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