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苦笑一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1页)

损失的这一百块钱却不是这样,是他有远亲的侄子。说是借的,但借了不还,这又与丢了和被小偷偷了有什么两样呢?于其是这样,还不如丢了,更不如送给盲流或捐给失学儿童了。更何况,现在发不上工资,家里的养殖业也赚不了钱,这一百块钱还是起不少作用的。

汪有志自那次喝过酒之后,就想方设法讨回他给汪全垫付的那一百块钱。

他眼一睁想,眼一闭也想,吃饭时想,睡觉时想,做梦时想,就是想用一个什么办法不用自己张口,汪全就主动能够想起还欠他的那一百块钱。比如,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哎,我还借了有志叔一百块钱呢,得还,得还。还的时候,汪有志还可以扯着他的娘子腔说,算了算了,啥钱不钱的,你花就是了。然后双方推来推去,最后汪有志才显得没有办法了,收起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百元钱。

为了能让汪全想起欠他的那一百块钱,当汪全在场的时候,汪有志就讲一些借钱还钱的笑话给长青镇的同事们听,由于他的娘子腔很特别,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汪全也在跟着他们大笑,还加一些评论,可他却一点儿也没有对自己产生联想,好象他从来没有借过汪有志那一百块钱一样。

文化站和广播站都在同一排房子,这天,汪有志到单位里办点事,顺便到汪全那儿坐坐。就在这时候,广播站的小王拿了一沓钱来,数给汪全五张,汪全笑笑也没有客气,就装腰里了。汪有志知道,这钱既不是工资也不是奖金,而是他们给乡镇企业做个小广告什么的,攒下的私房钱,这在长青镇叫做小鸡挠食。你镇里发不上工资,又还得坚持着上班,硬顶着不上班又怕被组织部门开除了,乡镇干部又不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总得吃饭。所以,各单位谁想谁的办法。

见汪全拿着钱,汪有志想着这里面就有我的一百块钱呢。想说你借我的一百元钱也该还我了吧,可话到嘴边上又咽了下去。汪有志嘴角一动的当儿,却被汪全看到了。汪全解释说:“这是俺们的广告提成,你使不使,你急你先使?”

汪有志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有钱,我有钱,不用,不用。”

可说过这话之后,又后悔了,暗骂自己没本事。

紧急之中,汪有志就翻自己的口袋,象找什么似的。

“噫,枣针给的我二百块钱呢?叫我买猪饲料的,我的钱咋没有了呢?”

汪有志自问自答,还没等汪全接话,汪有志便一拍脑袋:“噫,瞧我这记性,放到我那件夹克里了。这还得回去拿么?”

话未落音,小王就说:“拿什么呀,叫汪站长的钱给你用一下不就得了。”

汪有志心中大喜,真叫小王给说中了,我就是想用用汪全的钱。

汪全就取出二百块钱来,递给了汪有志。汪有志说:“好,好,那我就先用着,回头我再还你。”

拿了汪全的二百块钱,汪有志就想先放两天,到还钱的时候,还他一百,外面用纸包好,里面就放一百块钱,再加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明那一百块钱是上次礼钱,这样也就两清了。

隔了一天,长青镇开始补发工资了,果然就是杨小建贷款贷的钱。汪有志骑上自行车到镇上领工资,同时,他将借汪全的钱用信封包好,里面放了一百块钱,又放了一张纸条,写道:另一百块钱是上次给杨书记父亲吊孝时我给你垫付的钱,若不是白事,我也就不要了,真不好意思。

来到文化站,见到于杰萌正在点钱,就说:“工资发了?”

小于说:“发了。”

汪有志说:“那我就去领。”

“不要了,”小于说,“汪全巳给你代领了,在我这里呢。”

汪有志接过小于递来的一个信封,打开一看,脸象屙了一裤子屎一般难看,只见那信封里也夹了一张条子:

“有志叔:工资是我代你领的,因小孩的学费到现在还未交,急需要用钱,所以我把你借我的那二百块钱扣掉了,真不好意思。”

“这小子,扣我二百,咋就想不起来还我的一百呢?”汪有志在心里发狠道。

第三十七章

双关语本无双关意――文化

粗言粗语别计较――一笑

不久,汪有志退了位,改为主任科员,虽还没有退休,但文化站站长让于杰萌接任了。可小于虽说有了个站长的位子,工作起来却使不动风。照理,小于也还是很得势的,你看,姐夫是书记,自己是站长,怎么会使不动风呢?别忘了,长青镇那么多的艺人呢。过去虽说长青是文化盲区,可经汪有志几年的扶植,长青的人才也多了起来,有的外乡的也到长青来搞文化开发,吹拉弹唱,编戏填词,书法绘画,都有不少高手。让汪有志领导他们,他们还算服气。别管汪有志怎么着,人家总还会作两句歪诗,敲锣打鼓的人家也懂一点。不说是半空中的驴蹄子――高手,也算是怀里揣猪蹄子――藏一手,何况人家又是文艺界的老人。可小于就不行了,唱不会唱,跳不会跳,写不会写,画不会画,就是说个话也不会说,人家咋会服她呢?

有一天,县电视台来采访长青镇的养鸡专业户邱丽英,邱丽英是位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晕镜头,一看记者将镜头对准她,又有那强烈的灯光一照,她就捂着脸不让拍。可这个专题是必须得拍的,还必须要有同期声录音。因为县委作了安排,雉水县这一年为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年,每个乡镇都要推出一批典型,没有典型的年终综合评比就要扣分。所以,县委宣传部给各乡镇联系,让各乡镇自报典型,由电视台统一采访,进行报道,大造以养殖业为突破口致富的先进典型,开创全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大好局面。杨小建已将邱丽英的事迹已向县委汇报过了,受到卢枫同志的赞扬,这样的典型不上电视怎么能行呢?

宣传长青镇的好事,镇里当然非常重视,杨小建就专门派文化站陪着,由汪有志当申大成的助手。申大成是电视台的总编,此时,申大成握住汪有志的手说:“不敢,不敢,汪老师是我们文艺界的老前辇,我跟着汪老师主要是学习。”汪有志也谦虚了两句,就与其他记者一道上了路。

路上,汪有志与申大成商量着如何将邱丽英拍成功的事。申大成对汪有志说别学上两次,她一见记者就捂脸,弄得我们草草收兵。为了争取这次采访成功,汪有志就出了个点子,说,我们进院就拍,让小于跟她打招呼,然后再让你们的主持人去问,也许这样她就不紧张了,而且还显得真实,不做作。

商量好后,他们将车子悄悄地停在了村口,小于就与女主持人作好了准备。

小于叫开了邱丽英家的门,女主持人就直接将话筒举到邱丽英的脸上。女主持人是个大舌头,外号叫大舌头记者,于是,她就用她那大舌头发出的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问邱丽英:“邱阿姨,听说野鸡在你这里入户了,是吗?”

邱丽英虽说养鸡是行家,却是十分胆小的女人。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她因为养鸡养得多,挨过斗,说她走资本主义道路,从那以后,她就害怕上面有人找她,一有当差的做公的找她,她就心跳不止。此时她正在家里喂着鸡,就听到到院外有动静,一群人慌慌张张又神神秘秘的,心里就不安起来,以为村里发生了什么事。正担心着,自家的门却被敲响了,难道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找到我?她想。一开门,却见摄像镜头对着她,后边还跟着那么多干部,以为这是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抓人的,脸就变了色。又听大舌头女记者问她野鸡在她家里入了户,脸一寒,哇啦一声就哭了:“俺咋能让野鸡进门呀,俺是守法的庄稼人呀,俺不会干那伤天害理的事呀、、、、”

汪有志忙止住说:“别拍了,别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