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部分(第1页)

汀?br>

5。甘露寺。因为三国演义而闻名。今在镇江北固山有,传说很多,但基本都不靠谱。东汉时,佛教虽然传入,但是没有盛行。此处甘露寺是元代灵岩禅师修建。故而相关故事都是虚构的。老罗利害。能将假的写成真的,很是佩服其文才。另外甘露寺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

6。曲阿,三国地名。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东汉时属于扬州吴郡。三国时属于东吴,扬州屯田校尉部。孙坚夫妇,便是葬在曲阿。曲阿也是今天的丹阳,属于江苏镇江。后晋代为了断此处天子气,将其弄的四分五裂。后东晋时,将此处安置南渡的侨民。改为南徐州,也叫南徐。所以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南徐亦是此地。但是,历史三国时,根本没有这么个称谓。呵呵,老罗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的书和史料对照啊。

7。东汉,扬州还有一个丹阳郡,和上面说得丹阳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丹阳郡包括安徽、江苏和浙江部分地区,治所在宛陵,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宣城。而曲阿是在扬州的吴郡。

7。丹徒,丹徒是江南闻名古县,建立县制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时称“宜”,chūn秋时属吴,名朱方,战国时更名为谷阳,到秦朝时定名为丹徒。东汉时,属于扬州吴郡。三国时,属于东吴,扬州屯田校尉部。后因为与曹cāo对抗,改丹徒为武进(并不是现在的常州武进市)。后又改为京口。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丹徒区,北固山脚下。

8。长江正源叫沱沱河。长江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名字,从沱沱河到青海玉树(大家知道的)段叫通天河。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三四千米,和长江中下游相比较,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处,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产沙金,故而得名。当然,这个大名大家一定在杨家将中听到过,血战金沙江)。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拐了七个大湾,在宜宾附近接纳了岷江,从这里开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称川江。川江纳众支流入三峡,水量骤增一倍以上。由于三峡多悬崖峭壁,故称“峡江”。长江过宜昌后,江面骤然展宽,进入“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此乃古荆州之地,故称荆江。“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指的就是这里。长江在湖南岳阳和湖北武汉接纳洞庭湖水系和汉水后,称九江(并非江西九江)或浔阳江。长江在江西九江接纳鄱阳湖水系后,流经安徽境内段称楚江,因安徽古时属楚国。江水流入江苏境内,尤其到镇江、扬州附近,为驰名中外的扬子江。

在历史上三国时期,就称其为长江了。到晋代,已经很通用了。因此文中用了长江名字。

9。在此章有大量的注解。第一是因为为了让读者了解真实东汉及三国情形。结束很多没有必要争论的话题,还有各个时期的不同政治区域划分,会有不同的名称,其实仔细研究各个朝代史料及古今对照地图,就能明白了。第二,这里说得几个地方在全书中会有大量战争围绕。所以先一一做出讲解。第三,以此为例。红尘每章都是如此翻阅大量各类史书及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同时还要构思故事情节。确实是心血之作,并非故意不加快更新!有些谜团数百年了,就算编撰,红尘亦尽量合情合理。找尽可能多的史料还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六二回 逢旧友他乡故知 救神木知音有识

()    上回说到窦辅一行人游玩北固山后,感到饥饿,正看到前方有一座农舍。窦辅等正yù入内,忽闻舍内传出琴声。而此时,蔡邕却阻止众人入内。窦辅惊问原由。蔡邕答道:“琴音沉重、浑浊,有一种紧迫感,其中确实透出‘杀气’!此处有埋伏,速退!”

正当众人转身离去之时。迎面来了一位少年,见众人模样,便道:“诸位可是过路客商?何以在吾家门外徘徊?”

窦辅见状,一时亦无法走脱,只得回话道:“正是,吾等从雒阳来,前往吴郡,沿途贪恋大江美景,不想误了时辰。急于赶到下个投宿之处,迷路至此!”

那少年道:“原来如此!若不嫌寒舍简陋,今晚就在此将就一夜。各位以为如何啊?”

窦辅见此,只得道:“如此,叨扰了!多谢!”

那少年引众人进院舍后,喊道:“父亲!有客到!”

不一会,一位老者,从屋内出来,道:“吾儿回来了啊!”随后向众人行礼道:“诸位是小儿朋友,老朽有失远迎啊!”

此时,蔡邕一愣,许久才犹豫的问道:“这位尊者可是故大鸿胪葛公!?葛德儒?”

那老者一惊,抬头仔细辨认蔡邕,喃喃道:“这位是…”

蔡邕激动道:“真的是德儒公兄啊!小弟乃是蔡邕!”

葛公惊喜道:“蔡邕蔡伯喈!?”

蔡邕忙道:“正是小弟!”

葛公感慨道:“果然是伯喈贤弟啊!一晃已有十数年不见了啊!”

蔡邕亦老泪纵痕道:“自德儒兄辞官归隐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了啊!”

葛德儒闻蔡邕之言,不禁出神。

这时,葛玄开口道:“父亲,此处亦不是说话的地方啊!不能怠慢贵客啊!”

葛公闻言,忙道:“吾儿所言有理!来来来,请伯喈及诸位且进屋,边吃边谈!”

一行人,在葛玄的帮助下,安置好车马,便随蔡邕一起进屋。

不一会,一桌酒菜便上来了,放在各自案头。葛公当先举杯向众人敬酒,道:“山野之地,无有佳肴,怠慢诸位了,请!”

众人一饮而尽,蔡邕答道:“德儒兄客气了。能在有生之年,再与兄相遇,实在侥天之幸!那还在意些许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