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部分(第1页)

曹cāo笑道:“本初如此自信,好!谁若输了,连请潇湘馆(大家懂的)一月!”

袁绍一身戎装,此时正走出院门,道:“好!不如叫上子远等同去!”

曹cāo笑道:“甚好!”言罢,二人并马同行。突然见到远处,一群人鲜衣怒马,招摇过市,亦是出城狩猎。

曹cāo见此,感慨道:“原以为王甫等授首后,陛下会重用贤能!不想,今rì之张让赵忠更胜王甫侯览!哎!”

袁绍怒目而视,冷哼道:“一群阉人而已,能有何作为,早晚必亲手除之!”

曹cāo望了望袁绍,不再开口。心中突然,想起了窦辅,不由长叹一声!

此时的窦辅并不知晓,曹cāo此刻亦在思念他这位小兄弟。

正当窦辅yù回屋时,远处一骑奔来。窦辅心中佩服:这等天气,还能如此纵马驰骋,控马之术,堪比胡人。不知是何人物?

正当窦辅在思索之时,那人在不远处勒马停住道:“不知蔡伯喈先生可在此处?”

来者到底是何人?因何知晓蔡邕在此处?是友是敌?yù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

1。会稽山在会稽郡治所山yīn,亦是今rì之绍兴。在秦汉时,吴越争霸,两国都城就是今rì之苏州与绍兴。那时杭州称为钱塘,还没有今rì繁华!那时绍兴与苏州是江东真正的繁华之处。

关于会稽山,大禹的典故,那时数不胜数,大部分是后人加的,真正在史书能确定的,就是红尘在书中记载的两件事。有兴趣朋友自行查阅下。主要在左传,史记,汉书。可以再对照山海经和水经注。

2。关于焦尾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分别为:

司马相如的绿绮,相传是为梁王作:如玉赋,梁王感激将此琴相赠。后商人卓王孙请相如弹奏,他弹奏了:凤求凰。结果,把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给迷住了,两人私奔!呵呵,开了私奔的先河啊!

周代的号钟,相传后来俞伯牙弹奏过此琴,再后来为齐桓公得到。

周代的绕梁。有“余音绕梁,三rì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后为楚庄王所得,rìrì沉迷,最终为王后樊姬相劝,猛然醒悟。亲手将此琴砸碎。从此世间再无绕梁!

而焦尾琴是蔡邕所造。关于这个版本也很多。现在的专家将此琴定为江苏溧阳所产!呵呵,红尘不敢说在哪里是对的。但是,再溧阳绝对是错的。考证了很多资料!按照史书的寥寥数语,“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古人用词很jīng准,不会随意。吴会指吴郡,会稽郡!在太湖流域,现在的江浙区域,有三江之城,而苏州,绍兴都是靠海的!那时的上海等地还没有,后世慢慢冲击形成的!而溧阳在两汉三国属于丹阳郡!史书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偏差的。当然,还有很多资料,此处便不一一注明了。太多了,可以写论文了!

这种现象,现在称之为名人效益!呵呵,现在的历史人物典故,都有无数家乡!和,这些所谓的“砖家”都不知道收了多少钱啊!呵呵,不是他们知识不过硬,是抵抗诱惑的能力太脆弱!呵呵。所以,信什么都不要信专家。自己多读书,去考证下!现在的砖家和媒体,都怀疑是不是棒子的后代,太能扯了!

3。柯亭笛:在会稽郡高迁柯亭。今rì之绍兴。高迁现在还有个古村落,喜欢考古旅行的,可以去看看那。不知道具体怎样,反正宣传不错。去旅行,最好熟读下历史,才有感觉啊!呵呵

4。娼jì,传说殷商就有了。知道chūn秋齐国宰相管仲,为了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增加税收,将其变为官营,就是今天的全民事业单位。呵呵!那时,地位老高了啊!所以,很多地方将管仲立为娼神,就是jì女的祖先啊!到越王勾践,第一个有了慰安女子,呵呵!汉武帝设立了营jì。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进一步对其规范整改,为其专门离了户籍—乐籍,成立教坊!而到了宋明,其达到了顶峰!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美诗词都是在青楼创造的!直到康熙才被全面取缔,从官营改为私营!呵呵。rì本现在的制度还是偷师啊!

5。曹cāo在雒阳任议郎,与一群朋友rìrì一起。这些人后来都给了他很多帮助。如:袁绍袁本初,许攸许子远,还有周昂兄弟等!袁绍为父母守孝共计六年,期满后,公元179年开始便在雒阳隐居。结交死士。史有明记的!

6。蔡琰赞叹雪花如同柳絮,出自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之口。从此,说女子有才华,都道:咏絮才!

7。因为好友的提醒,尽量将注缩短,简洁。具体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资料!呵呵,因为是前期,到了后期,注会越来越少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六四回 论世家蔡邕教徒 解字谜名显三吴

()    上回说到蔡邕窦辅一行人准备游览会稽山,但是突降大雪,山路受阻,只得作罢。这时远处一骑飞奔而来。正在窦辅疑惑之时,来人问道:“不知蔡伯喈先生可在此处?”

窦辅一愣,心道:此人好俊的身手,更兼如此高超控马之术,应该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小心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那人下马行礼道:“在下乃无名小卒,乃是奉家主之命,前来迎请蔡大家!”

窦辅疑道:“贵家主是哪一位?”

来人傲然答道:“在下是吴郡顾家之门客,家主自然是顾家家主!”

窦辅暗道:这顾家是什么来历,一个门客就有这么好的身手!看其为人彬彬有礼,但是提到家主时,却显得十分骄傲!这家主什么大人物啊?

窦辅正待回答,这时蔡邕从屋内走了出来,道:“老夫便是蔡邕!不知有何见教!”

来人连忙行大礼,恭敬道:“原来是伯喈先生,在下失礼!久闻先生大名,今rì一见足慰平生!家主再三叮嘱,无比请先生望吴郡一行。原本应当家主亲自来请,只因未能知晓先生行踪,故而分遣众人,逐一道路来追迎先生。在下侥幸,能先一步得见先生!此乃家主亲笔手书,请先生过目!”说完,将信件双手递上。

蔡邕看完来信,抚须微笑,道:“贵家主如此盛情,邕愧不敢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请壮士稍待片刻,待吾等略作收拾,便可启程!”

回到屋内,窦辅谨慎道:“老师还需小心,谨防有诈!”

蔡邕笑道:“辅儿多虑了!为师早年在雒阳曾与其有一面之缘。为人磊落,乃是当世君子!”说完,看着窦辅,语重心长道:“辅儿天资聪颖,刻苦勤奋。来rì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汝幼年家遭大变,失却双亲,致使汝xìng情过于谨慎,疑心过重,对汝将来却有大碍!”

窦辅听蔡邕之言,如黄钟大吕,醍醐灌顶,沉思道:这些年,一直为了生存和报仇,处处提防,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确实是未曾有一rì开心。虽说现在情形比之早年好了很多,但是心xìng却是受其影响。为人太过多疑!

想到此处,窦辅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曹cāo,自己若将来也变的如此,人生也太悲惨了。不禁一身冷汗!

于是,窦辅重重的给蔡邕行了一个大礼,道:“多谢恩师点拨!辅铭感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