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部分(第1页)

可戏志才告诉窦辅自己这么多是有原因的。可当窦辅详细询问时,戏志才却不愿多说,只简单说了句,不吗久北方必有大变!让窦辅拭目以待。窦辅自然信得过戏志才,故而也没有多问。随后,告知戏志才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并询问戏志才对此的看法。

戏志才料定王芬之事,最终必定不会成功。理由竟然和荀爽,曹操给出的差不多。这也使得窦辅更加坚信这个时代原本历史上留名的人物,没有一个简单的。而得知窦辅请来郭嘉辅佐,戏志才是喜出望外,郭嘉大名他时常听荀彧提及。对于荀彧识人之明,戏志才那是一直深表钦佩的。

可当听到大将军何进找窦辅之事时,却双眉紧皱,窦辅见戏志才都如此慎重,自然更加不敢打扰戏志才。良久后,戏志才幽幽一叹,道:“主公!大将军此举看似蹊跷,似在为人掩饰什么,或是阻止什么?大将军似乎背后有人!?只是奇怪,何进贵为大将军,还有何人可以指派他做事?”

窦辅听戏志才如此一说,心中渐渐明朗,似有所悟。戏志才苦思许久,也在此时,灵光一闪,问窦辅:“主公近来可曾有什么事发生?或什么是有何未完之事?”

窦辅低头后,摇摇头道:“确实没有何事未曾做完啊…”忽然,窦辅似乎想到什么,紧接着说道:”对了,险些忘了此事!进来只有一件事不曾做完!”

见窦辅似乎想到什么,戏志才亦激动紧张问道:“是何人?”

窦辅并不确定是不是,最终还是对于小青的关心占了上风,答道:“近阶段,辅一直在寻找一人!便是当年之家人!”

戏志才听懂了窦辅说的‘当年之家人’的意思,自然明白了此人对窦辅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奉劝窦辅离开,只是说道:“主公 ;!想来何进召唤主公之事,必于此有关联!”

窦辅笑着说道:“志才此次要失算了啊!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志才怎会有此联想呢?如同志才方才所言,何人可以说服何进?”可是,话才说完,窦辅脑海中忽然跳出一个人—…袁术!莫非真的是他?窦辅想到了袁绍,这可是足以左右何进的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即便大将军的何进也不可能不给面子。何况,袁术论身份比袁绍还高贵些。莫非真的是袁术?只是他这么做为什么呢?

对于窦辅的疑问戏志才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是,最少窦辅不再向原来那样迷惑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真相,袁术是因为自作聪明才如此做的。若是知道了,窦辅一定会惊讶于戏志才的推演能力。

窦辅与戏志才彼此聊了很久,将很多事情都拿出来重新商量,说说各自见解。不知不觉月上中空了,二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谈话,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窦辅才起身来到院中练武。可大将军府上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幽州张纯反了!

说起这张纯造反,还得从韩遂那时说起,当初韩遂等率大军进攻三辅,灵帝为守住陵寝,诏令各地边军,火速前来长安共同抵挡叛军。窦辅也是接了这个诏书赶回雒阳的。

可是,这诏令在幽州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张温派遣了公孙瓒领三千骑兵前往长安救援。可却没有安排中山相渔阳人张纯。这张纯自认为武勇不弱于公孙瓒,可张温却用公孙瓒统兵去救三辅。这张纯求将而不得,恼羞成怒,竟然就此反叛朝廷。

何进有心让窦辅前往平定叛乱,可是这一提议在张让等宦官的干预下被否决了。其实对于窦辅而言,去不去平叛真的无所谓。

为了这个朝廷已经吵了几天来。可就在这时,另一个消息的到来,让窦辅彻底惊慌了。

长沙贼区星也反叛了,一路烧杀抢掠,整个荆南四郡,都不得安宁!窦辅心忧家人,立时赶往大将军府,准备请战,前往征讨!

韩遂马腾等人率部到底去哪儿了呢?张纯为何就敢反叛呢?区星在长沙作乱,窦辅的家人如何了?他去请战会应许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今日晚了,这算补昨日吧!今日继续补啊!求票!各种求!谢谢大家支持啊!

第八二回 乌丸叛鞭长莫及 汉祚危烽烟四起

上回说到窦辅与戏志才一番长谈,消除了心中不少疑惑。正当窦辅计划返回并州,却意外接到何进通知,中山太守张纯反了,而起因是因为不满张温,讨伐韩遂等叛军,用公孙瓒,却不用自己。因为不受重用,怒而反叛。而原本这不是个大事,也不会惊动到雒阳,惊动到何进!只是,他不光一个人反了,而是与同郡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

这张举乃是渔阳郡本地豪强,手下有部曲武装近万人。而这丘力居则是乌丸首领。他的儿子与从子,从子也就是侄子的意思,那就很有名了!儿子楼班,侄子蹋顿未来都是乌丸的大人!在乌丸首领一般都称之为:大人!

乌丸乃是两汉北方较大的一支部族。起源于东胡,后东胡被秦汉时期崛起的匈奴单于冒顿击败,部族四散,其中一支就来到了东北乌丸山一代,而鲜卑也是东胡一支,逃到鲜卑山一代,这两支后分别以山为名号,称之为乌丸,鲜卑。也一直被强大的匈奴奴役。所以说,乌丸,鲜卑与匈奴是世仇也不为过。直到汉武帝率大军扫平匈奴,将其逐出漠南。乌丸便开始臣服于大汉,汉武帝将其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为大汉御边,抵挡匈奴。大汉设有护乌丸校尉,统领其众。后逐渐分布到朔方等边地十郡。

而直到东汉明帝,章帝时期,大将窦固。乃是云台二十八将窦融之侄,窦固与同为云台二十八将的耿弇(yǎn)之侄耿秉一起,北征匈奴。打通大汉与西域的联系,遏制匈奴势力的发展,又命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再次回归大汉怀抱!再之后章帝和帝时期的大将军窦宪与耿秉,班固等又先后两次北征匈奴!这窦,耿,班皆是河西望族。也代表了这个东汉时期的河西势力,又是乡党,窦氏。班氏皆是扶风平陵人,耿氏乃扶风茂陵人。所以,彼此相互依存!导致整个东汉朝的皇后大多出自河西望族!从而延伸出外戚与皇权的斗争,有催生了宦官这一政治势力!在原来的历史上。最终也在外戚窦武覆灭。宦官十常侍覆灭的同时,东汉亦名存实亡了啊!

也就是窦宪这两次征讨,彻底将匈奴逐出漠北,残部西迁,最后这部匈奴中出了个上帝之鞭………阿拉提,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覆灭。影响了世界格局!

而这几次大战乌桓与鲜卑以及武帝时期内附的南匈奴都出力甚大!可以说,是他们与东汉的联军,才最终彻底解决了匈奴!只可惜。最后空出来的大漠,被崛起的鲜卑全数占领。而大汉却陷入三国内战,最终五胡乱华,汉文明差点断送!其实细看秦汉历史,从东胡被匈奴覆灭,到汉朝联合东胡余部鲜卑,乌丸剿灭匈奴,再到东汉曹操灭乌丸,汉化融合匈奴,直到鲜卑崛起,灭代汉之魏晋,整个过程,如同两宋之外部形势!南北宋,辽,西夏,金,蒙古,最后被蒙古吞并!不由让人惊叹,历史惊人的相似!

这两次加上后世满清灭明,便是汉人历史上三次文化浩劫!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彻底!直到近代,中华文明彻底沦丧,近年来才开始缓慢觉醒复苏,只可惜很多精华已经彻底泯灭在历史之中了!曾经的盛世汉唐文明彻底没落了。不知需要几代人,才能再次恢复祖先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