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部分(第1页)

动机就十分诡异。这募军完全可以朝廷出资,为何要用灵帝的私房钱?!这一切的一切,在后世的书本上都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那些冠冕堂皇的答案。并做不得数。

这不是考试,打错了最多重考。面对当事人灵帝,这却是生死攸关的回答。打错可是要掉脑袋的!那么灵帝到底为何在此时成立这一新军呢?窦辅在之前与曹操杨彪等人的交谈中,略有所悟。

灵帝用私房钱募军,这军队如同他的私军一般。他是皇帝,普天下的军队都是他的。何必多此一举呢?其实不然。这天下掌管兵马的可是大将军何进。因为一场黄巾之乱,完全打乱了灵帝之前的安排。经过桓帝是的五侯以及梁冀,灵帝对宦官与外戚都不敢过于相信,特别经过登基之初的党锢之乱,对士人外戚更是心怀恐惧,不得已,重用十常侍对抗。可随着陈番窦武李膺等相继去世后,十常侍的权势一发不可收拾。大有当年五侯之势。灵帝这才想找人制约,可是经过窦武之事后。他对关中大族很不信任,担心又出现如同邓马窦梁这样权势滔天的外戚。这才有了灵帝立何皇后之举,而何皇后兄长何进也因此得势,。这才有十常侍与何进相互制约,灵帝满以为自己从此高枕无忧。可不想没有几年太平日子,黄巾作乱。何进借着这一机会,一飞冲天。而另一方面,因党锢败北的士人不甘心,而自己又无力独自抗衡宦官,这才看中了何进,这个没有家族势力的外戚大将军,两者联合,全面压制了日益骄纵腐化的宦官集团。这使得平衡渐渐被打破,灵帝内心亦开始感到不安。当然,这些还不是最让灵帝担心的。最令灵帝担忧的是何皇后有皇子刘辩,是嫡长子。而灵帝自己却中意幼子刘协,这就使得矛盾一下激发了。若灵帝强立刘协,满朝文武不会答应,掌管天下军队的何进也不会答应。一旦自己不在了,刘协是绝对坐不稳这皇位的。

兵权!就是兵权!灵帝有感于此,这才有了另立新军的念头。这是他为自己儿子刘协留下的保命符。所以这统军之人,必定要忠心!这是关键!同时,这也是灵帝用以拉拢分化何进手下之人的砝码。

想明白这些后,窦辅自然不会轻易表态,也不能表态。于是答道:“陛下欲立新军之事,臣有耳闻。只是不知内中详情!至于说贤才,陛下手下英才济济,又何须问臣下。当然,若陛下有用臣之处,臣定效犬马之劳!”说到这里,窦辅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臣不知什么贤才,但陛下欲练新军,臣愿献上马三百匹及精锐士卒两百人,以供陛下驱策!这马乃是臣数次征讨胡人缴获得来的,而这些士卒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皆可为伍长什长!”说这些,窦辅也是深思熟虑的。毕竟灵帝开口,自己不能不有所表示,给多了不说自己心疼,灵帝也会担忧自己势力,这三百匹马,不多不少。至于说精锐士卒,虽然**,但还是愿意给的,自己不能也没有良才举荐,就给些基层老兵,即没有抢权的猜忌,又讨了灵帝欢心。

而灵帝在听到窦辅说的这些后,果然龙颜大悦,说道:“爱卿忠君之心,朕心甚慰!只是,抽走如此多精锐士卒,爱卿安全可有保障?”

窦辅心中一禀,知道灵帝又在话语中设下机关。自己若回答若回答有保障,说明自己手下精锐士卒还很充足,那么自己就有藏私之嫌,且让灵帝忧心自己的实力。若说没有保障,平白弱了自己的名头,让灵帝瞧不起,说不定灵帝还会将人退回。毕竟,窦辅将精锐士卒送给灵帝,还是有私心的。这个时代人皆以为一军之首,才是关键。可是,作为后世来的人,自然知晓这什长与伍长的重要性。五人为伍,设一长!有了这些基层官兵,未来未必不能收服这支队伍。

所以,窦辅自然不会让灵帝将人退回来,忙说道:“陛下!这天下还有何事比陛下的安危更重要的呢?臣在外征战,何时不危险,若怕这些,又何必为将!生死早已看开,反倒是陛下,乃是臣最在意的,这天下可以没有臣,却不能没有陛下!这些士卒只是臣的一点心意,请陛下成全!”

灵帝见窦辅如此坚持,亦不再推辞,算是收下了窦辅的心意。二人的对话亦融洽许多。

窦辅继续问道:“只是不知臣将兵马交与何处?”

只听灵帝说道:“爱卿有心了,稍后朕让蹇硕随爱卿走一趟!”说到这里灵帝看了窦辅一眼,继续道:“爱卿从讨黄巾开始,多年来征战各地,自是知晓不少战将,还要爱卿为朕举荐一些才是啊!”

窦辅暗叹,兜了这么大一圈,灵帝还是不肯放过自己,看样子还是非要推荐给人啊。只是一时之间提谁合适呢?

想着想着突然灵光一闪。记得之前是曹操第一个告诉自己灵帝要招募新军,也曾嘱托自己能够引荐。而历史上似乎曹操原本就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既然历史中有他,那么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同时方才灵帝也主动提前曹操,似乎注意到他了。自己不如顺势就说曹操!

想到这里,窦辅故作沉思状,随后说道:“陛下,臣所知战将不多,又恐耽误陛下大事。只是陛下既然信任臣,臣便推荐一人!这人陛下也是知道了!”

灵帝被窦辅这么一说,也好奇问道:“哦?朕亦知晓?不知是何人?”

“曹操曹孟德!”窦辅直接将曹操说了出来。

“曹操?原来是他,爱卿亦觉得曹操可堪重任?”灵帝似乎对窦辅提出曹操并不意外。

见灵帝这幅表情,窦辅知道自己说对了,且应该有人在灵帝面前提过曹操了。于是,心中大定,说道:“陛下,臣觉得曹操能文能武,胸中颇有韬略,亦熟知兵法。且此人心怀忠义,不畏强权!”

灵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口中轻喃:曹操!

窦辅见灵帝如此,亦没有再多言,只是静静的垂首等候。

不一会,灵帝正色道:“窦辅听封:今窦辅平定叛乱,勇擒贼首。扬我大汉军威于异域。有大功于社稷。然因其年轻,平叛过程中有擅专之嫌,归京后亦未及时面君,虽事出有因,但亦不可不罚。今功过相抵,官爵不做加封!然其为国开疆拓土,义救公主,特晋封为槐里侯!择日与公主成婚!”

窦辅听前半部分时,已经心中有数了。但是不曾想后半部分的内容将窦辅惊呆了,连谢恩都忘记了。

汉灵帝见窦辅如此,方才满意,笑道:“爱卿还不接诏?莫非又想抗诏?”

窦辅忙躬身行大礼:“谢陛下!臣定为陛下效死力,以报陛下!”

不是窦辅太激动,而是这个爵位对窦辅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初祖父窦武便是槐里侯,后来出事后,自然全部收回。今日他等重新得回,自然激动万分。

灵帝待窦辅平复心情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卿可知朕为何封汝槐里侯?”

灵帝究竟为何要封窦辅为槐里侯呢?这其中是否还有别的用意呢?窦辅又将面对怎样的命运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谢谢老朋友们的关心鼓励,一定努力!虽然成绩一如既往的难看,但是会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