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优雅小主妇的理财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1。 不得不说的“房事”(3)

4月份,房屋刚刚装修完,一个小公司的老板就把这房子租了下来,900元月租。

2月份签合同,4月份交房,4月份出租,6月份开始还银行贷款,一切顺利,我没有一点儿还贷款的压力。想着手里还剩3万元钱,我又蠢蠢欲动,想再买一套这个小区的房子。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就被宝哥严厉否决,理由很简单,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仔细想想,继续买同一个小区的房子作为投资,风险确实有点儿大。买下这套房子之后我才知道,这房是旧房改造,包装成新房卖的,所以才要装修。而且买的时候过于匆忙,忽略了很多,使用率、小区环境等都比较差。但因为买的时机较好,还是比存钱在银行的收益好很多。对我这种懒惰的投资者来说,还算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

虽然继续在那个小区买房的想法被老公否决了,但我想继续把手上的钱投资出去。我继续东跑西颠看楼市,老公虽然还是以“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由警告我,但他也没有一个更好的投资建议——那就还得听我的。

最终,我看中了一个楼盘,在城市新区,依然是一室一厅的小户型,毛坯房。这个新区是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的,就像白纸上绘图,道路宽敞,环境比老城区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市委、市政府都搬过来了,但生活配套并不是很完善,人气不旺。也正因为如此,房屋的价格比市中心便宜了很多。这些因素都告诉我,此时正是投资的好时期,我决定买。老公不太同意,不过存折他可没有随身带着,趁他加班的时候,我揣着存折杀向售楼处。

这天正是开盘第一天,围了一大堆人在看沙盘,几个帅小伙被人围得密密实实,原来是“售楼先生”。看样子,房地产真是朝阳产业,卖房的不是靓女就是俊男,而且都是神情倨傲,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样子。当然,我对房子的兴趣远远超过帅哥,但那些售楼先生一看就知道我不是大客户,回答问题就有些敷衍了事。其实都是定好的格式条款,问了他们也是白问,尽管如此,不问点儿什么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一套特价房让我有点儿心动,问了问细节,心里还是有点儿犹豫,毕竟是十多万的房子。正站在一旁踌躇,旁边一位也在关注这套房子的女人说:“我就要这套房了,怎么签合同?”她一说买,我就差点儿悔青了肠子,这一犹豫就被别人买走了。本来不一定非要在今天下单的,但情急之下,我要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另外一套房,价格比那套特价房略略高了些,50平米的建筑面积,不到13万元的总价。为了避免又让人抢走,我立刻就把2万元定金付了。

尽管能料到老公会严厉批评我的擅作主张,但还是兴奋地打电话告诉他我今天的“成就”,不用说,我的得意自然又引来他一番叽里呱啦的“教育”。虽然被他“教育”了一通,但我会用赢利的事实来证明他是错的,我是对的。而且,钱我已经付了,事实是无法改变了,擅作主张动用家里的全部存款,乖乖让他批评几句又何妨。

这次买房的时间是2004年5月,2005年12月交房,2006年1月就有人想出16万买下我这套房,2007年12月又有中介打电话问我25万卖不卖。2008年房价走势不好,但这套房子的地段逐渐转好,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全,房价没有太大的跌幅,总价仍在25万左右。在这期间,这套房每年的租金收益都有1万多元。

在宝哥面前,我也扬眉吐气了。真理还是掌握在我这边,赚钱才是硬道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 小夫妻的股海浮沉录(1)

提起中国股市,估计每个中国股民都有三天三夜倒不完的苦水、泪水和血水。我在股市中折腾的经历,还要追溯到2001年。那时候,我为了培养老公的理财意识,就用手上的几千元闲钱买了股票,就当是玩票了,买了一只龙头老大——深发展。当时的价格大概是元吧,俺的钱只能买一手,一个巴掌出去,几乎分文不剩。股票买了之后,我天天关注收盘价格。这股票一开始还和浮标一样,上上下下的,看得我的心扑腾扑腾乱跳,后来就一个劲儿地往下沉了,从元跌到10元、9元……果然是股市的龙头老大,大盘随着它应声下跌,当然也可能是它随着大盘往下掉。再往后,我就没有信心和兴趣看下去了,于是把股票雪藏起来,就当“古董”收藏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反正很久很久之后的一天,宝哥很兴奋地告诉我,股指涨起来了,我上网一看,我的深发展居然涨到了16元了。看样子,股票还真成古董了,时间越长越值钱。好不容易解套了,我当时想赶紧抛掉,结果正巧赶上出差,也忘了电话预约,又没有在网上炒,等回来一看,又掉回原来的价格了。为此,懊恼了好一阵子,只能继续把它埋起来,看看能不能再变成值钱的古董。没过多久,价格又涨上去了,赶紧解套,小赚了一点。你别看这小赚的“一点”,就因为这“一点”,俺就又折腾起来了,买进卖出玩得不亦乐乎。

转眼到了2006年,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股票在那里半死不活地趴着,眼见我们三套房屋的贷款像三座大山似的,最终,我把股市中的钱变现,还掉了一套房屋的贷款。我少还银行15年的利息,这也是赚钱啊。正在那里美呢,股市开始发力上攻,我的那点股票算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股指一天一天攀高,我和老公的脸色一天比一天灰暗,身边炒股的同事1万变10万,严重地刺激了我们“财迷”的心灵。可是,还掉了贷款,我们的荷包已经空空如也,只能眼睛红红地看着别人发财。

到了2007年3月,年底的奖金,几个月的省吃俭用,再加上房屋的租金,凑齐了4万元钱,我们在沪指3000多点的时候冲了进去。虽然心里有点儿惴惴不安,但周围靠股市发财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倒腾了几手之后,还真赚了一些钱。这时候,很多经济学家、股评家说,中国股市10000点近在眼前,我倒觉得有点儿“痴人说梦”;这时候,又有专家说了,如果连卖菜的老大妈都在谈论股票了,那么股市就肯定要跌了。突然想到,我不就和那卖菜的大妈一样吗,完全不懂股票的人在炒股,看样子股票真的要跌了。但在2007年上半年,没有人会知道股市的顶点在哪里。

宝哥虽然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但又不甘心失去赚钱的机会,舍不得把资金撤出来。5月29日,各大报纸都在发布一条消息,禁止公务人员上班炒股。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可没有想到暴风雨会来得这么快。5月30日,印花税调高,股票应声大跌。我们赚到的利润又全部消失了,简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宝哥和我相对无言,我们都是认死理的人,股票低于当初的购买价格,宁可套死也不抛。

按这个理论,好像永远不会亏本。其实,这是炒股大忌,如果股票在中期内失去了上攻的力量,应该赶紧变现,重新投资,重新获利,金钱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升值,创造不出更多的价值,那就是亏本了。如果股票收益不能高于同期利率,那么这项投资就是失败的。

2。 小夫妻的股海浮沉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