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前夫高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部分(第1页)

桑菡再次沉默三秒钟,说:“我二十岁,努力一下对石头也能有反应……妈,我们可以不谈论这么尴尬的话题吗?”

局座夫人体谅地道:“好吧我不说了,儿子你太棒了,妈妈为你骄傲,你比你爸强,将来一定能当正局长,加油!”

令人骄傲的伪娘瘾患者尴尬地抽了抽嘴角,走了。

当夜三点半,桑菡在老妈的掩护下离开宿舍,从消防通道潜入四楼档案室,翻了足有一个小时才翻到了封存的保密档案。因为进入学校之前他们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被没收了,所以桑菡没有办法把档案复制出来,只能当场念给他们听。

“卢星晴是去年八月被送进来的,原因是她父亲认为她亲情淡漠、过度上网、沉迷网络小说。”桑菡低声而快速地总结着,“她当时在一家护士学校学习,据同学反应和一名叫罗天天的女同学过从甚密,卢长青把她送进来之后,矫正老师认为她有同|性|恋倾向,对她进行了两个疗程的行为矫正。”

监听这头,李维斯对宗铭道:“她的读者id应该就是融合了这个女同学的名字吧?天星天晴,罗天天和卢星晴的意思?”

宗铭点头,那边桑菡还在继续:“卢星晴性格温和,初期老师对她的评价很好,认为她矫正起来应该很容易,但实际上事与愿违,她大概属于那种外柔内刚的类型,家长越反对,学校越矫正,她的内心越坚定。二期矫正之后,她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有恶化的趋势,十月初的心里评测明确显示她有自杀倾向。”

桑菡快速翻阅着资料,说:“十月八日,心理医生认为她不宜再进行下一步的课程,教导主任建议将她交由家长带回,送到专门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但这样做意味着学校可能要承担教育不当的责任,而且当时卢星晴已经十九岁了,属于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出去以后很可能会起诉他们。”

“十月九日,卢星晴的首席矫正老师钱卓民决定对她进行一期特殊矫正,叫做‘应激脑力波动干预’。”说到这里桑菡顿了一下,重新确认了这个词语,接着道,“学校批准,十五天后,卢星晴显示出明显的抑郁症状,精神几近崩溃,最终被家人带回。”

李维斯算了一下时间,卢星晴回家二十天后因药物过敏死亡,这个时间节点太微妙了。

桑菡低声道:“这里没有提到最后一期矫正的具体效果,但说明她死后学校返还了所有费用,并向她的家庭支付了一笔七位数的慰问金。这笔钱应该是秘密支付的,我在学校的账面上没有找到相关记录,可能被冲抵成了其他费用。”

档案只记录了这么多,之后桑菡将涉案的所有人员姓名确认了一遍,一切归位,赶在凌晨五点之前潜回宿舍——学校上午六点开课,五点半后勤人员就开始上班了。

快捷酒店里,李维斯和宗铭一边重复收听桑菡的口述,一边分析讨论。

“卢星晴可能不是意外死亡。”宗铭说,“她在最后一期矫正之前就出现了自杀倾向,之后抑郁加重,很可能是回家以后自杀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学校为什么给她家七位数的慰问金。”

“你是说,学校怕家属告他们,所以用钱封口了?”

“卢星晴送进去的时候只是行为失当,结果出来以后就变成了抑郁崩溃,一旦卢长青告上法庭,学校肯定要承担责任。”宗铭说,“对于这种学校来说,赔钱是小事,他们根本不缺钱,最主要是不能有任何负|面新闻,否则将来的生源会受到很大影响。”

“你认为卢长青接受了他们的赔偿?”

“应该是接受了,女儿已经死了,与其和这种有背景的机构死磕,不如拿一笔钱,毕竟他还要考虑一家人的生存问题。”宗铭说,“这种事我们也无从插手,毕竟学校和苦主已经达成协议。我现在怀疑的是,桑菡提到的那个‘应激脑力波动干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不会和孙萌生前受到的那种大脑刺激相似?”

“你是说超级脑?”李维斯打开笔记本,在搜索引擎里搜了这个奇怪的名词,没有结果。宗铭道:“你搜一下卢星晴那个首席矫正老师。”

李维斯搜了“钱卓民”,发现他毕业于某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业,两年前进入“青春无悔”,于去年十二月辞职,之后再无踪影。

“查查招聘网站,看他最近没有投过简历。”宗铭说。

李维斯搜索了一遍,摇头:“没有,他最后一次更新简历是聘入‘青春无悔’之前。”

宗铭脸色冷峻,道:“这个人很可疑,等今天桑菡回来以后让他查一下。”看看表,道“快八点了,走,出去吃点东西,我们跑一趟高新区。”

“高新区?干什么去?”

“找那个罗天天谈谈。”宗铭说,“卢星晴的档案里提到她,说明她们关系匪浅,说不定她知道什么内情。”

两人在楼下随便吃了点儿早餐,赶到高新区一家私立医院,罗天天今年春天从护士学校毕业,目前正在这家医院实习。

罗天天比卢星晴大一岁,是个十分利落的短发妹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看上去非常消瘦,表情沉郁。宗铭表明身份,她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说:“她是我护士学校的同学,不过后来退学了。”

宗铭察言观色,问:“你知不知道她是为什么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