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浩气伏魔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妮子哭着答道:“他给我爹一块玉佩当房钱!”

伍旺财气得拉过妮子又是一嘴巴,转脸对于洪赔笑道:“小少爷见我待他不错,主动留下这块玉佩。”说着,不情愿的从怀中把玉佩拿出来。

于洪仔细看了看玉佩,确是云龙随身戴的那块没错,小心收好,又对伍旺财道:“若是我家少爷再回来,须留好了再报我。”

他想云龙必是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提前走了,不免再次痛恨自己办事不够小心。他向伍旺财打听了从这里去太原的路只有一条官道可走,随手又赏了他一块银子,带着众人出门来,小声交待道:“马闯,你带着小二、小三儿两个人沿着官道寻找,注意沿路的驿站也要去看看,还有路边可以躲避的地方,都一一仔细查看清楚,雨刚停,路还滑,云龙少爷走不了很远。我再在附近转转,看看咱们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然后再去与你们会合。”众人领命分头寻找去了。

………【第六章 遇险 第一节】………

云龙按照妮子指示的小路跑了一夜。(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由于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山上的路很湿滑,他一路上跌跌撞撞,脸上抹得全是泥巴,衣服也都脏乎乎的。这时天渐渐亮了,经过夜雨洗礼的树林苍翠欲滴,旁边小溪潺潺,不时有一两只小鸟或兔子跑到溪边喝水,看到云龙走来,又惊得逃走了。

云龙毕竟年轻,昨晚在妮子家吃了些东西又休息了一会儿,已经恢复了不少体力。这时他根据太阳的方向往东走,渴了喝点溪水,饿了就拿出妮子给他带的干粮来吃,累了就靠着树歇一会儿。就这样一直走到了太阳西斜,路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猛兽,更没有于洪的纠缠,只有蓝天、白云和溪水做伴,这么多天来,云龙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轻松快乐,就连疲倦也忘记了。又走了约莫五里路,两侧的峰峦终于现了尽头,总算是从两座山的夹缝里钻了出来;不远处的山脚下,出现一户人家。那间房子孤零零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家,泥墙茅顶,甚是简陋,屋外高高低低的用一些木桩围了一圈,就成了所谓的院子,一个老妇人正坐在院子里洗野菜。

云龙正要上前搭话,老妇人已经看见他,主动招呼道:“瞧这孩子,可怜见的,从哪里来啊,怎么身上脏成这样。快进屋来歇歇,洗把脸,喝碗水。”云龙道过谢进得屋里,屋子正中是一张已经完全看不出本色的桌子,桌上放着一套粗瓷茶具,茶壶的把已经掉了,用麻绳系着,四个茶碗是拼凑起来的,有大有小,不是裂缝就是磕瓷。老妇人让云龙坐在靠墙的一张修补过的藤椅上,拿过一只茶碗往里倒了些茶,涮了涮,泼在旁边地上,又重新倒了一杯递给云龙。

云龙看那杯茶,土黄色的茶水,杯底还有些沙子,跟以往吃的绿色的茶不一样,喝一口,又苦又涩,还不如白水好喝。他一边喝,老妇人一边关心的问他从哪来的,为什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云龙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她。

老妇人看云龙长得可爱,人也机灵,身世又这么可怜,不禁唏嘘不已。正说着,她老伴从山里砍柴回来,老妇人又把云龙的事情对他讲了一遍,二老对云龙的境遇非常同情,留他在家里吃了饭,虽然只是一碗芋头,但云龙感觉就好像是回家一般,自他从家里逃出来以后,第一次感觉到家的温暖。

吃完晚饭,老妇人让云龙早早去休息,他这一晚上没有做恶梦,睡的特别香甜。第二天一早起来,云龙现自己的衣服干干净净的放在床边,叠的整整齐齐,衣服上还放着一双新鞋。老妇人听云龙房里有动静,进屋来说道:“孩子,衣服我给你洗干净了,还连夜给你做了一双新鞋。你的旧鞋我也包好放在包袱里,日后新鞋脏了破了,旧的还能接着穿。”云龙听话的穿上新鞋,鞋底软软的,很舒服,大小也刚合适。老妇人满意的看着他,指着包袱继续说道:“包里还放了几个烤芋头和一个水袋,家里也没啥好吃的能给你,那水袋是原先老头子打猎时候带着的,现在他年龄大了,也打不了猎了,你随身带着。另外还有一把剑你拿着,要是遇到蛇啦野兽的也可以防身,这剑是我儿子虎子年轻时候学武用的,多年不使已经长了不少锈,但是还凑合,要不是他死得早,我的孙子也该有你这般年纪了。”老妇说着说着,便抹起泪来。云龙站在一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

伤心了半刻,老妇人又说:“你从这里继续往东走,再走八十里就到华山了,华山脚下有个屠家寨,那里的人不好惹,当初虎子就是争强好胜,跟屠家寨的人生了冲突才惨遭不幸的。你到了华山脚下千万不要多停留,他们看你一个孩子过路,应当不会找你的麻烦。只要你过了华山,就往东北方向走。记住别往树林深处走,山里有狼,晚上睡觉尽量到人家借宿,睡在林子里万一看见蛇怎么办……”云龙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答应。老妇人又絮絮叨叨交待了半日,才恋恋不舍的将云龙送走,回到家中收拾云龙睡过的床铺,从枕头下面抖落出来一块碧绿的翡翠,赫然是一枚腰带扣,拿给老头儿看了,二老又欢喜又感伤,直说云龙这样的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好报。

华山派由陈抟创始,他举进士不第而游历名山,求仙访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华山和少华山,后卒于莲花峰,寿一百一十余年。陈抟仙去之后,华山派又历经了数位掌门,到了明代,虽仍为道家,但已不忌婚娶。此时的掌门名叫屠英,年轻时做过华山脚下屠家寨的头目,除了务农之外,偶尔也做做打家劫舍的勾当,但终归是小打小闹,并非要存心割据一方,占山为王。屠英因为人样子长得不错,机缘巧合,入赘了华山掌门梁海龙家,做了上门女婿,后来在梁海龙晚年时,竟阴差阳错做了华山派的掌门。梁海龙这一举动,着实伤了一些元老们的心,一来他们觉得屠英心术不正,武功也不能算上乘,论德论艺都不能服众,二来觉得梁海龙年迈昏庸,任人唯亲,一些看不下去的元老或归隐山林或远走他乡,华山派的实力也大大的打了折扣。屠英做了掌门后开始还有所收敛,但梁海龙死了以后,时间一长,往日的匪气和逐利的秉性又暴露无疑。上梁不正下梁歪,日子长了,华山派的风气日下,常常有一些新收的弟子在山下干些抢劫的勾当,师父们即便知道了,也往往睁一眼闭一眼,并不认真责罚。

这一日,云龙路过华山脚下,就被几个华山派的盯上了,其中二人大喝一声跳到云龙面前,煞有介事的喊道:“呔!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云龙唬得朝后一退,又有一人从后面过来,三人团团将他围住。云龙虽然已经知道华山附近危险,却也没想到大白天的就会遇到强人,他从来只是师兄弟间拆招,没有真的与人打斗过,心里慌,急忙从背后抽出剑来,挡在身前。

三个华山弟子原本是逃了早课下山寻乐吃酒,自己的剑放在山上并没有带下来,没想到云龙居然有武器,也不免有点紧张,其中一个嘴硬道:“你这娃娃,小小年纪就学人家舞刀弄枪,当真会武功么?留神伤了自己。我们可都是华山派的大侠,你若聪明,就乖乖把包袱里值钱的东西放下,我们不取你性命,否则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云龙说:“我包袱里只是些吃食和水袋,并无值钱的东西。”

那人不信道:“看你穿的绸缎衣服,面皮又白又嫩,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定是偷了家里的东西跑出来的吧!”

云龙还待解释,三人互相使个眼色,一拥而上便要抢他包袱。看到三人扑过来,云龙自然而然的就使了一招伏虎剑法里的“顺水推舟”,不但躲了过去,还差点让三人撞在一处。这招他当日与蓝山远等人已经拆解的熟了,这时想也不想便使了出来。看到自己第一招便占了先机,云龙信心大增,施展开伏虎剑法,向三人起了进攻,一腔怒火全部向他们身上泄下去。那三人本就是当地的混混,由于懒惰不愿在家务农才上了华山派。华山派如今治山不严,他们又不是真的要学什么武功,因此能逃的功课都逃了,只是按月拿些散碎的例钱银两,再向百姓敲诈些,自比在地里干活轻松。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云龙的武功自比这三人强得多,他定气凝神,将家传的武功一招招使了出来。

三人中有两个武功格外差些,一看云龙一柄长剑收放自如、有模有样,心下先凉了一半。虽然他们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路数,但总是平日里见人习武见多了,多少分得出好坏,看云龙的样子一定不是善茬,因此没走几个回合就吓得夺路而逃,只丢下另一个人勉强支撑。

这人见两个同伴逃走了,也无心恋战,可云龙的剑招递得太紧,总是不容抽身,因此不得不一门心思躲闪。再说云龙,平日里练剑总是点到为止,长剑从不真的往人身上递,况且就算自己全力出击,师兄们也总能够化解,而眼前这人武功哪里比的上师兄,云龙的剑招倒有一小半能刺中他。只是眼看长剑要碰到对方时,云龙总是手软,才让他勉励支撑了二十几个回合。

那人看逃是逃不掉,打又打不过,只得大声喊道:“大侠饶命啊,我知错了,以后再不干这勾当了。”

云龙本没想要伤害他们,既然对方认输,怨气也泄了出来,心下甚喜,不愿再惹麻烦,收起长剑,正要答话。那人看云龙宝剑还鞘,突然转身足狂奔。跑出二十多步,见云龙并未追来,扭头喊道:“你这小贼,敢打爷爷,有种在这等着我,我叫我师兄来收拾你。”说完一溜烟跑了。

………【第六章 遇险 第二节】………

云龙见那人转眼消失在树林里,真有点担心对方前来报复。(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他想起婆婆的话,料想那几人必是屠家寨的贼人,冒充华山派祸害百姓,于是加快脚步,继续赶路。那婆婆说屠家寨在华山的东南方,此时云龙正在华山西南,便贴着山脚一路向北跑去。

再说华山派跑了的那两个弟子,落败之后没命的往山上跑,跑到半山腰正遇到一群道士迎面走来,其中一个名叫王保华的青年道士平日里常跟他们一起吃酒聊天,关系处得还算不错。这两人见着他,可算是见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把刚才的经历讲述了一遍。

这两个人一个叫李庆森,一个叫黄德强,刚才与云龙过招的叫刘大全,都是华山派的俗家弟子。王保华虽然常与他们一起吃酒,但其实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个不学无术的俗家师弟,平日里也就是拿他们寻个开心罢了,此时看他们这幅狼狈相,不由的心里好笑,假嗔道:“让你们练功就知道偷懒,现在学艺不精,被不知道哪里来的毛孩子打得落花流水,居然还有脸回来告状!我们自是可以下山将那厮擒来,可管得了你们一时,能管得了你们一世?”

李黄二人自觉得丢脸,但似他们这样的混混,脸皮本就比常人厚,为了给自己落败找点理由,不免云山雾罩的胡扯一通,把云龙的武功说得神乎其神。王保华听他这番鬼话,虽然不信,但也对这外乡的小孩很感兴趣,反正左右无事,不如下山去会会他。要是自己把他收拾了,给师弟们报仇是小,能在他们面前显摆显摆却是件大有面子的得意事,因道:“赶快滚回去吧,留神让师叔们看见,要你们的好看。”说完纠集了几个师兄弟朝着李黄二人描述的出事地点赶去。

云龙一路向西北跑来,正遇到王保华这行人,他只道屠家寨的人不行善事,怎奈婆婆说得虽然不假,但已是十三四年前的事情,那时的屠家寨主人此刻正是华山掌门。云龙看这些人身着道装,跟刚才那几个截然不同,记得爷爷曾提起过华山派是武林正宗、名门正派,心里一阵安慰,心想遇到他们就不怕遭屠家寨的欺负,当下足冲着那群人跑去。

跑到众道士面前,云龙一边倒头相拜,一边说道:“众位可是华山派道长?”

王保华笑道:“正是,小兄弟有何贵干?”

云龙道:“我路过此地,遇到有人假冒贵派弟子欲施抢劫,我侥幸得以逃脱,他们说要找人寻仇,我在此处地理不熟,怕着了他们的道,望众位道长相救。”

几个道士听了此话,互相看了看,王保华想,在华山脚下的官道上,几个道士欺负一个小孩,万一被人看到了,毕竟是不好,不如把他带上山去再做计议,于是上前将云龙扶起来,说道:“小兄弟受惊了,不如先到敝派歇息,压压惊,谅他什么草寇也不敢到华山派来撒野。”云龙一听甚喜,又向众人施了礼,便跟着向华山派走去。

华山派在华山的山腰,刘大全吃了败仗后,沿近道一路奔了上去。一边跑一边暗骂李庆森、黄德强这两人不仗义,平时他们在山下惹了事自己没少给他俩出头,而自己真遇到事情,两个人却不战而逃,幸亏自己头脑灵活才死中得活,等这事情过去后定要收拾他俩。进了山门,刘大全直奔师兄李保英的住处。李保英跟刘大全交情莫逆,刘大全的这几下功夫实际上都是跟他学的,因此他听说刘大全被人打了自要替他出气,二人正准备出门,忽然听到外面有生人说话的声音,刘大全朝外面一看,惊呼道:“外面便是那跟我们打斗的小贼!他怎么上山来了!”

李保英让他不要声张,自己悄悄出去跟在他们后面,见领着云龙上山的正是王保华他们几个,便想向王保华要人给兄弟出气。正走着,迎面看见屠英背着手朝这边走过来,李保英见是掌门,知道眼下此事管不得,忙低头转身躲在一旁偷听。而王保华满心想着云龙的事,等现的时候屠英已经到了近处。他躲闪不及,硬着头皮拜见了掌门,并向屠英禀告了刚才的事。云龙见是掌门,连忙向屠英问好。

屠英知道这群小道士平时不会这么好心,觉得蹊跷,便问:“听口音小兄弟不是本地人,从哪里来的?”

云龙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门派的掌门人,没想到他如此平易近人,忙答道:“我姓穆,是被人拐到西安,刚刚逃出来,要往太原老家去。”

屠英毕竟在武林中浸淫多年,一听太原穆家,便想到穆明正,再看他穿着气度,想必是那家的小少爷,心想:“这孩子既是穆家的人,或许对那秘笈之事也会略知一二,便不说秘笈,他家在这山陕一带那么大的店面,我若把他送回去,敲个万把银子花花也是好的。”当下打定主意,安抚云龙几句,嘱咐王保华等人安排他住下,在华山游览几天。王保华等人也不知道掌门为何对这个小崽子这么好,但也只能照办,悻悻然下去安排,收拾他的念头自然也得打消了。

屠英回到正堂,把几个当家的叫来,商量怎么处理穆家小子的事。屠英对三当家郑华阳说道:“三弟,你是太原人,应该对穆家比较了解,在你看来,穆家这小子会不会知道那传说中的秘笈?”

郑华阳十来年前曾在太原犯下人命逃到华山,这件事华山上的老人们都是知道的,但屠英上山比郑华阳晚,虽然听说过此事,但他到底是为何杀人,身世如何却不得而知。屠英曾经吃酒的时候问过,郑华阳也只是简单的说是与别人起了争执误杀,并未详提,自己也就不好多问。

其实郑华阳本名叫杜瑞风,曾经是穆明正的手下,也曾学过穆家的伏虎剑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