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浩气伏魔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部分(第1页)

人说,定要纹银十两才肯离去,小道士没办法把贫道叫来。那人见贫道像个管事的,把身上背着的口袋放下,从里面掏出一大一小两只木盒。我见那小盒乃是紫檀木制成,上镶金环金扣,不像是本地牧民的物件,便仔细打听了一番。那人不善说汉话,废了老大劲才说明白是受人之托来送礼物,可又不知是何人所托。后来,他突然想到还有一封书信,连忙从怀里掏出,我接过来一看,上书王老侠的名讳。我问那人是否是王老侠托他来递礼单,他糊里糊涂的点了点头,说:‘好像那人是让我这么说。那人还说你们会给我十两纹银。’我打开小盒,看到确是寿山石不假,与礼单无异,便差人取了二十两银子给他,打他走了。当时我便觉得奇怪,此时看来王老侠也并不知情?”

众人听了无不吃惊,赵正海描述的宝物正是王钰坤丢失的寿礼。两天之内先是遇到黑衣怪人礼物不翼而飞,转过天来又失而复得?这几件事之间有何联系,谁也猜不透。最尴尬的当然是王钰坤,老侠脸一红,把丢失礼物的经过简单告诉了赵正海。赵正海同样是百思不得其解。

何冲知道此事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便道:“目前此事尚无眉目,若是盗宝和送宝之人是同一人,想必他此举跟鲁掌门的寿日有关,此人多半会再次出现。我们留心些,看看能否看出些端倪。若是盗宝和送宝不是一人,那恐怕更难推断,我看我们还是先安顿下来,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众人听何冲讲得有理,便暂时放下此事,各自回房。夏峻回房净面更衣,随赵正海赶赴掌门的书房。

夏峻等人刚走到书房门口,从门内抢出一人,只见此人身材高大健硕,看面相也就五十岁上下,须稍有花白,身着天青色宽大道袍,快步走下台阶,一张口声赛洪钟:“远之老弟,想死老哥哥了,赶快屋里请。”说着紧走两步揽着夏峻的手腕便往里走,一面走一面道:“这几日人多事杂,莫怪哥哥怠慢了贤弟,此事过后你不许走了,在此处陪道兄住个一年半载,好好聊聊。”说话便进了屋。

进得屋内,两个大和尚起身相迎,夏峻看这二人虽都是僧人打扮,却是一个禅宗,一个密宗,连忙双手合十,行了佛礼道:“敢问两位高僧可是大宝法王和西少林的空见禅师?”两位大和尚口诵阿弥陀佛答道:“正是。”

夏峻连忙道:“晚生夏峻,能拜会两位得道高僧真是三生有幸。”

法王呵呵一笑道:“夏公子青年才俊,大名远播中原、西域,老僧更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

鲁其远道:“果真是英雄相惜,不用贫道引荐了,是不是相见恨晚啊。”四人分宾主落座,鲁其远对小道士道:“快把茶水换下,上我最好的茶叶,给各位贵客品鉴。”

空见禅师道:“要说还是夏公子有脸面,最好的茶叶要等公子到场才肯拿出,我等还要沾夏公子的光了。”

鲁其远哈哈笑道:“非是贫道吝啬,这茶叶本就不多,摘采之后又多半孝敬皇上、王爷和各路达官了,贫道这儿分到的也就区区几钱,只够泡一壶,当然要等贵客到齐才肯拿出。空见大师乃方外高人,还于这茶酒之事上计较么?”

空见禅师道:“师兄此言差矣,酒乃僧家之戒不假,茶却非但不是僧家之忌,反倒同禅性相承,所谓‘正、清、和、雅’便是茶性和禅性的统一。师兄怎可将茶酒并提呢?”

鲁其远笑道:“哈哈,大师这是挑贫道的理了,既是行家自然要饮极品,我这茶叶正当请三位品品。”说话间,两个小道士抬着一方花梨茶桌过来,桌上摆着一只茶盘,茶盘上是一口盛满了水的水晶缸、一个小红泥茶炉、一把鸡汤壶、一把白釉茶壶和四个白釉茶碗。

两个小道士把茶盘放下,其中一个把炉火拨旺,另一个用水晶舀子将水舀到汤壶中。过了一会儿,炉火通红,小道士把汤壶架在炉上,从怀中掏出一把扇子,轻轻的扇了起来。扇了一会儿,听到汤壶中的水开始有了响声。壶里的水声越来越大,壶嘴里也有缕缕蒸汽冒出来。两个小道士丝毫不停手的扇着,终于壶中的水不再有响声,壶嘴里的蒸汽直冲向上。小道士赶紧放下手中的扇子,拿起汤壶,烫了几遍茶壶,小心的拿出盛茶叶的铁罐,将茶叶倒入壶中,用水一冲,屋内顿时香气四溢,小道士并未停手,而是继续不断的用沸水淋浇茶壶,淋了约莫十几遍,才将茶壶茶碗放到另一个小些的茶盘中,端上桌,向杯中斟了七分满,分递给四位品尝。

鲁其远满脸笑容道:“各位品品这是何茶,茶品如何,有何**?”

空见禅师道:“不用问,单这泡茶的工序和满屋沁鼻的茶香,必是龙井无疑,而道兄既然如此视为珍宝,想必是西湖明前。”

鲁其远呵呵笑道:“大师果然是行家,品茶讲究‘色’、‘香’、‘味’、‘形’,大师只闻茶香便知是明前西湖龙井,果然不凡,何不品上一品?”

三人接过茶碗,空见禅师道:“看这叶形圆整、茶色翠碧、汤色嫩绿,必是明前龙井无疑,只是明前也分狮峰、虎跑、灵隐、云栖,这老衲便分辨不出了。”

鲁其远笑道:“这便是西湖畔狮峰山那棵千年茶树的头茶明前,每年也就产三四斤,若不是贫道今年过寿,也无福消受啊。”

夏峻品了口茶道:“果然是茶中极品,也只有这北宋定窑的白釉印花菊瓣瓜棱茶壶、茶碗才能相衬啊。”

鲁其远听了这话,两眼放光道:“哈哈,果然瞒不了远之老弟的眼睛。”

夏峻道:“这白釉茶碗色白而温婉,釉薄而细亮,配着嫩绿的茶色,给人清爽柔和之感,可谓绝配。而哥窑开片过大,汝窑颜色过冷,虽是瓷中极品,却不似这白釉壶配的贴切。”

鲁其远听了笑开了花,道:“妙,妙。曲为知音而奏,酒为知己而斟。两位如此识货,不枉贫道苦心啊。”

大宝法王也饮了一口道:“这水可是西湖虎跑泉之水?”

………【第八章 拜寿 第三节】………

鲁其远惊叹道:“法王果然是中原通,若说禅师和夏公子能辨识出明前、定窑尚在贫道意料之中,法王怎一入口便知是虎跑泉水?”

法王道:“贫僧虽略晓中原文化,却品不出这水是西湖水还是太湖水。()只是掌门既然茶、盏都用极品,哪有在水上缺憾之理?定是要西湖虎跑泉水才合情理。”

鲁其远笑道:“大师所言极是。要说在西湖之畔,饮这虎跑泉水原也不难,而远在昆仑,这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泉水从地中而生,带着大地灵气,茶以此水养,自当也以此水泡。茶、盏、水俱佳,才配得上几位贵客啊,哈哈。”

夏峻道:“鲁掌门错爱了。远之本也猜测此水来自虎跑泉,但诚如掌门所讲,万里运水是何等的珍贵,为何却仍以此水温热壶盏呢?是以方才夏某犹豫不决。”

鲁其远道:“夏公子问的好,既然各位猜不透,我就不卖关子了。其一这虎跑泉水虽然珍贵,但却不宜久存,久存之后灵气丧失,便与常水无异了;其二,虎跑泉水只有配以当年的明前方显水品珍贵,明前既无,余下的水也无用了;第三,既是极品只供上上宾饮,昆仑山上除了三位,再无人有此礼遇。是以,留足四壶水,余的便没用了,不如拿来温热壶盏。”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鲁其远道:“前几日崆峒派的杨掌门先到,与贫道谈起贤弟,说贤弟前些日子东去太原,可是为了穆家之事?”

夏峻道:“掌门也有耳闻?”

鲁其远道:“穆家穆成鼎和穆明正父子俩武功盖世,习武之人无人不晓,”

夏峻道:“只可惜这家一脉单传,遭此一劫,竟就断了香火。更可怜我那妹妹,也难逃此劫。”

空见叹道:“阿弥陀佛。穆家遭受灭门之灾,老衲也有耳闻,但江湖上的人传闻穆家的小少爷并未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