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浩气伏魔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三人聊得投缘,时间过的也快,小船一路日行夜伏,这一日到得洛阳。三人恋恋不舍的别过,仇大海向东而去,由于去登封和郑州在最初的一段路方向一致,云龙二人为了圆谎,决定在洛阳停留些时候再走。

洛阳城同长安相似,也做过几百年的都城,只是这里自打当年董卓的一把大火之后就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资格作为都城了,此时的洛阳虽早已恢复元气,但较之东汉时的古都,恐怕仍是相去甚远。中原的文明就是这样,常常被战火撕扯得支离破碎,但又总能顽强的卷土重来,洛阳便是最好的佐证。

李志勇没有带云龙在洛阳城中盘桓,而是直接往城东的白马寺走去。

李志勇问云龙:“你可知我为何带你去白马寺?”

云龙摇摇头,李志勇接着道:“当年慧能和尚曾跟我提起,白马寺乃是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建于东汉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比少林寺还早四百多年。凡是信佛之人都把它视为一生当中必去的寺院之一。我虽然不信佛,但听慧能和尚说得那般熠熠生辉,也对此地心驰神往,今日经过,哪有不入之理?”

云龙道:“舅舅知道的还真多。”

李志勇道:“哈哈,这话都是慧能和尚说的,当时他还说我有慧根呢。”

云龙笑道:“呵呵,那舅舅不会留在这里不走了吧?”

李志勇道:“哈哈,有没有慧根我不知道,不过有一样我是知道的,不让吃肉喝酒,我可受不了。”

云龙突然想到那日仇大海说自己也不能吃肉,好奇的问道:“舅舅,在船上之时,那仇大叔说自己是信‘白’的,说的时候还神神秘秘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也不能吃肉呢?”

李志勇道:“你听说过白莲教么?”

云龙摇摇头,李志勇道:“仇大海在桌子上写个‘白’字就是说他是白莲教的。这白莲教可不是这些年才有的,听说存在了有几百年了吧,也说不上是好是坏,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万一让不该听的人听了去,免不了要惹麻烦,所以说的时候都比较隐晦。据说他们原来是佛教的一支,也是信释迦摩尼佛的。听老人们说,消失了几十年了,不知为何,这些年又冒出来了,到处招纳教众,有那家里实在苦的,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为了生计,便稀里糊涂的加入了。所以这些年走到哪里,都能见到白莲教的人。你瞧仇大海不也忘不了拐弯抹角的拉你入教。还好你反应快,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绝。”

云龙道:“我看仇大叔那人心地良善,不像是坏人。”

李志勇道:“嗯,我看也不像坏人。只是这白莲教这些年膨胀过快,教众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就算仇大海是好人,别人不见得都没有坏心眼,以后跟他们打交道还是要小心啊。”

说着说着,二人来到了白马寺。未到近前,就见一座齐云塔巍然耸立,再走几步,看到两匹大小与真马相当的石马,温顺的站着,似乎不论是谁都可来骑的样子。走近细看,只见寺内的建筑,有的漆色尚新,显是修葺不久;有的已经破败不堪,更有的还留着当年战火的痕迹,残垣断壁,乱石堆砌。

李志勇叹气道:“哎,就连这方外清净之地也免不了战火的侵袭。”

云龙奇道:“是什么人放火烧的呢?他们不怕佛祖怪罪么?小时候听爷爷说,佛祖神通广大,要多行善事佛祖才能保佑的。”

李志勇说道:“是谁烧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总是有人烧,也有人修。说不定修庙的正是当年烧庙的。攻城略地的时候是土匪,天是王大,我是王二,刀尖上过日子,有今天没明天的,佛祖若是降罪,他敢跟佛祖干。等到稳稳当当过上太平日子,害怕富贵让别人抢了去,又想起来孝敬佛祖,重新修葺庙宇,开始劝旁人行善了。”

云龙虽不全懂,但也觉得李志勇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九章 辗转 第四节】………

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共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像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颇为壮观。:ap。整理赫赫有名的少林寺便座落在这少室山中,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云龙从小便听爷爷讲过少林寺是武学正宗,如今有机会来到这里,还要拜寺中的高僧为师,兴奋的一路上看到什么都问个不停,感觉两只眼睛一张嘴都不够用了。到得少林寺山门,云龙抬头观望,只见山门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高大建筑,左右两侧又各有两道侧门和八字墙,高低相衬,气派极了。二人从侧门进入,向知客僧说明来意,知客僧听说是找慧能大师的,连忙飞奔进去报信,不多时,知客僧回来说慧能大师不在寺中,慧然方丈有请。

李志勇和云龙听到慧能大师不在,都略微有些失望。随着知客僧进了山门,便见一尊大肚弥勒供在佛龛之中,对着众人微笑。佛龛后面是一尊韦陀像,手中握着神棒,知客僧见云龙四下观看,也故意把脚步放慢了些。过了山门是一条甬道,两旁都是历代名家的石碑,也没时间细看。过了甬道,迎面而来的是天王殿,绕过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摩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云龙跪在蒲团上向中间的神像磕了三个头,心中默默祷祝,希望自己日后能够大仇得报,慰藉爹娘的在天之灵。大雄宝殿之后是藏经阁和禅房,领路的知客僧将二人领到西禅房,合十道:“二位施主请少坐片刻,方丈马上便来相见。”

知客僧出去不多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身体微微福,方面阔口,眉毛胡须有些花白,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够看到人的心里去。李志勇连忙拉着云龙站起身来,双手合十施礼。来人正是少林寺方丈慧然,慧然从前并未与李志勇见过面,但曾听师弟慧能说起他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并且也是习武之人,与慧能颇有些缘法。听知客僧报说这次他上山来找慧能,是要托付自己的外甥拜师学艺,便亲自替慧能接待一下。

慧然方丈还了礼,三人各自归座。慧然看着云龙,问道:“这位小施主所来何事?”

云龙毕恭毕敬起身答道:“弟子名叫白晓杉,这次与舅舅同来,想求慧能大师收我为徒,教我武功。”

慧然笑道:“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少林武功博大精深,学了自是受用不尽,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关键还是一个‘缘’字。先说说你以前跟谁学过武功,又为何要到少林学艺呢?”

李志勇怕云龙说错话,抢着答道:“这孩子以前学过些武功,但不幸老师仙逝,后来跟着我胡乱学了些。这孩子资质不错,而我的功夫平平,怕耽误了他,才想让他到武学殿堂少林寺学功夫。”

慧然道:“小施主的确根骨清奇,像块练武的材料,能否打一趟拳让老衲看看?”云龙应了一声,走到堂中,朝李志勇望了望,李志勇朝他点点头,使了个眼色,云龙会意,起手正是五雷掌的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