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浩气伏魔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部分(第1页)

子墨脸一红,抿嘴笑道:“你若是刘玄德还好,可千万别是那扶不起来的阿斗!”

………【第一十九章 东进 第四节】………

子墨本就有颇有姿色,这时娇羞的面赛桃花,别添了一些味道,云龙不觉有些看呆了。()子墨看云龙神色,便知他心中所想,脸上红霞更艳,不免也想起当日自己对子文可不也是这一番景象。云龙正着呆,突然看到子墨神色有异,如梦方醒,心中如小鹿乱撞,急忙用话岔开:“依你看,咱们还是跟着那案子的线索走?”

子墨答道:“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我重逢可不又印证了这话?我们要一门心思钻在里面了,可能反倒给弄迷糊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倒不如率意而为,只要事事留心就好。”

云龙子墨二人在伍家庄住了几天,便再次上路。依着两人之前商量的办法,一路来到了洛阳。云龙对子墨道:“我小时候来过这里。只是当时并没怎么在洛阳城中逗留,直接就去了白马寺。”说着,将当初如何投奔李志勇、如何遇到仇大海的事向子墨讲了一遍。“现在想起当年李舅舅关于白马寺的一番话,说的还真是有理。庙是总有人烧,也总有人修,修庙的说不定就是当年烧庙的人。只是他烧庙的时候,人便当他是坏人;他修庙的时候,人便当他是好人。人的好坏,何尝又有什么定论?”

子墨也颇有同感的接口道:“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入朝为相,出朝为将。上马打天下的时候是悍将,下马治天下的时候就成了文臣。循环往复,莫不如此。”

云龙摇摇头道:“我还是相信爷爷说的,人善天不欺。好坏不光要世人评价,老天总不是睁眼瞎。做好事多了就能上天,做坏事多了就要下阎王殿。人想要欺天更是不可能。做了坏事,想要一转头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有这么便宜。”

子墨哼了一声道:“你当老天真是那么公平?若公平了,为何庙里总要那些有钱人捐香火钱。菩萨的金身都是人家拿钱捐出来的,还能不向着那些捐钱的人?”

云龙道:“捐钱修庙,那也是做好事积德。积德多了,自然能消了从前犯下的业障。”

子墨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多少人穷的都吃不起饭了,有钱干嘛不拿来舍粥,修庙有什么用!”

云龙笑道:“听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小心菩萨罚你!”

子墨不依不饶道:“闵子骞说:‘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连孔夫子都夸他:‘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要我看还是夫子比菩萨更脱些,知道庙宇修得金碧辉煌,未必有什么实际用处,不如就按老样子好了。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也不信什么鬼啊神的。你既然这么善良,又学武做什么?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农民种地,要么就到庙里当个和尚整天烧香拜佛,倒是不会欺了什么人。”

云龙并不知道闵子骞所说的是鲁国的长府,而非什么庙宇。他可没本事跟着子墨掉书袋:“如今之世,当个农民也不容易。明明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你我一路走来,却只见得处处饿殍,以前在高墙大院里,还真注意不到。这些穷苦人,你不去欺人,自有人来欺你。只能是弱者饿死,强者为盗。如今多少人入那仇大叔的白莲教,大多都是做农民做不下去的。”

子墨抢白道:“我怎么不知道。子文也是那教中的。”

云龙这才想起子文也是白莲教中的,暗暗懊悔自己失口,一时尴尬,不知说什么好。子墨反倒是很坦荡,说起子文来,仿佛只是提到一个亲戚似的,平静如常,接着道:“从前听他给我讲过些白莲教的事,河南府信教的人也是极多的。他们教中耳目众多,料想消息也灵通些,有什么事不妨向他们打听打听。”

自从郑州知府被仇大海几个刺杀以后,朝廷新派来几个知府,要么是对白莲教不管不问,假装不知道这事一样,要么便是想要“剿匪”邀功,反而命丧于匪类手下。如今的知府崔增昌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只求在任上混个几年,挣上几年俸禄,平安致仕,对白莲教简直是两只眼睛都闭上了。再加上河南一带的黄河年年决口,朝廷也无力无钱治理,更逼得河南的百姓纷纷投靠白莲教。好在河南不缺死人,崔增昌随便找些无人认领的死尸,斩了级报到朝廷,只当是官兵缴获的白匪,充充门面,倒不求邀功、恩赏。只求上面不查,他就过他的安生日子。

这样一来,白莲教和官府互有默契,井水不犯河水,倒是相安无事。白莲教也不傻,他们可不想在崔增昌的任上闹出什么大事,像这样的糊涂官,可不是轻易能盼来的。日子长了,就连教主欧浩荣也从山东老家搬到了河南,把这里当成了大本营。

其实打他当上了教主不久,欧浩荣就现这当教主可不像带兵打仗那么简单。要想展壮大,教义就不能太严,可是教义不严,纪律就散漫。一点不像带兵时那样畅快,只要平时给足了钱,玩命的事儿你就得给老子上。

欧浩荣当年总是骂蔡忠焕无能,可如今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了,才知道原来样样都是棘手的事。因此几年来,他时时把刘化召到自己身边给他出谋划策,最近这一两年,更是让刘化常伴自己左右,连太原堂的事情也交给了旁人去做。

要说刘化,在吸纳教中方面还着实有两下子,总是三言两语就能让群众信服,如今洛阳城里,到处墙角下、客栈里或是酒肆中都能见到白莲花的印记,可是在约束教中方面却略显不足。白莲教的弟子们往往对他心悦诚服,但却不服其他堂主的管教;又有些人当着他面不敢造次,而背地里也偷偷摸摸干些坏事。加上刘化对手下总是宽容相待,犯了错的人总知道在他面前求情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往往当时悔改了,事后做事仍不知收敛。

………【第一十九章 东进 第五节】………

还有一事更为离奇,自从蔡忠焕教主去世以后,教内出现不少奇奇怪怪的命案。:ap;文字版且不说普通教众,光是长老以上的就死了十几人,连堂主们也都暗暗有些担心。教内教外都有人散布传言,有的说这是因为欧教主想要自立门户当皇帝,触怒了真龙,上天怪罪下来,降祸于教内徒众;有的说这是蔡教主死的有冤情,阴魂不散,缠住白莲教不散,冤情一日不能昭雪,这种怪事就一天不能到头。

欧浩荣自己当然不信这个邪,遇到谁嚼舌头传他的谣言,他定会严惩不赦。可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越这么做,背后议论的人就越多。教内的人学乖了,教外人的嘴巴却堵不住。何况这命案仿佛如影随形似的,他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也怨不得旁人议论。

这样一来他的威信下降了许多。更让人担心的是,离奇死亡的大多是入教时间很长的信徒,几个特别虔诚的高级弟子都莫名其妙的命丧黄泉,死的时候既无病又无伤。

这几个月以来,闲话传的多了,连入教的人数也已经有了显著的下降趋势,教内也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的开始反对欧浩荣。跟他不合的堂口里,甚至有人把他临时用过的物件,像被褥、碗筷之类,偷偷拿出去砸了、烧了,还把砸完烧完的东西埋到地下,生怕遭致诅咒。

欧浩荣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他本就脾气暴躁,听了这些更是暴跳如雷。可饶他手下有几万人马,却也拿这些谣言无济于事。

这一日,刘化、仇大海等人从华山回来,要向教主禀报此事,回到洛阳堂,看到竟然门可罗雀,往来的行人明显比别处少些,好不凄凉。

门口的小辈教众看到几位堂主回来了,都纷纷起身迎接,其中一个人忙去禀告教主,另一人打开大门,将众人让进院子,左右看了看,关好院门。

吴一鸣没好气的说:“还看他妈什么呀,门口左右两边一里多地一个鬼影儿都没有,还有哪个不知道这是白莲教的总堂。用得着那么神秘兮兮的么?”

那人吃了吴一鸣没头没脑的训斥,不敢多言,退了下去。

仇大海也皱起眉头,说道:“近来白莲教怎的这么晦气,华山那边吃了暴亏,连洛阳总堂都跟着招人厌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