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浩气伏魔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部分(第1页)

吴一鸣并没心思跟他说这些客套话,他有意把话题往抗倭的方向引:“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倒也没什么可忙的事情,不像何道长和韩道长。我刚才在海边看见竹子搭的哨塔,二位道长为这个花了不少精力吧。”

韩玄庵微笑道:“那些东西不算什么,交给手下人去做就好了。最近派了许多官兵过来,我们正在忙着跟他们熟悉。不知道堂主那里,是不是也有官兵进驻?”他明知道白莲教见不得光,还故意这么问。

吴一鸣假装没有听出他的话外音,故意装糊涂:“没错,是进驻了一些官兵。这下珍珠市场应该能够顺利开市,我们也就放心了。”

韩玄庵眯缝着眼笑道:“那一部分官兵,朝廷也准许我们调动,今后若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地方,还要请吴堂主多多帮忙了。”

吴一鸣心里一惊,不露声色道:“贵派如此受到重用,真是可喜可贺啊!何道长、韩道长有什么吩咐,只要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倭寇的大部队有日子没来了,咱们这里部署了这么多人马,若是把他们吓跑了……”

韩玄庵哈哈一笑道:“咱们又不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部署,他们那儿会知道。”

两人又谈论了几句,吴一鸣起身告辞。

出门没有多久,黑脸随从先绷不住了,开口骂道:“泰山派什么东西!我早就说他们狗眼看人低,只会看官府的眼色行事,根本就是朝廷的走狗。”

吴一鸣虽也气愤,却比他有些肚量,反而劝道:“老黄,你也不必跟他们怄气。咱们的地位你也不是不清楚,江湖门派对咱们大多数都是阳奉阴违,真能像昆仑派那样,当咱们是一号人物的,还真没几个。”

白面:“他们这种态度,反而显出他们是外强中干,如果不是怕我们抢了他的功劳,何必处处瞒着我们?”

黑脸大汉正是黄兴,他虽然外表粗犷,却并非蛮不讲理的蛮汉,他骂了几句也算是消了气,这时盯着白面:“苏公子,他们瞒着咱们那探子的事,是怕咱们?”

白面书生是苏子文,早在一个月前,他就来到这里充当吴一鸣的参谋,白莲教在这一带的军事布防,有一多半都是来源于他的出谋划策。苏子文看黄兴一脸兴奋,忍不住笑道:“他们当那探子是个宝,当然怕咱们抢了去。”

吴一鸣叹了口气:“泰山派运气真不错,咱们也派了那么多巡逻的弟兄,怎么一个探子也没抓住。”

苏子文却摇了摇头:“是福是祸还不好说。倭寇既然要来抢我们的东西,必然会对我们这边的地理环境、军事布防、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等一系列相关情况多方观察了解,而我们对倭寇却几乎是一无所知。抓住一两个探子,当然可以借机打听倭寇的情况,但倭人的探子绝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抓一个两个也不管用。再说,我们能够从探子身上取得的情报,是真是假还很难说,只能跟倭寇斗心眼。谁诡计多端,谁就是赢家。但人家在暗,我们在明,能不能斗得过……”他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更加坚定的摇了摇头。

黄兴有些丧气道:“苏公子的意思是,我们胜算不大?”

苏子文道:“如果一直保持着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的状况,确实胜算不大。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我们也要躲在暗处,咱们不能知己知彼,也不能让敌人知己知彼。”

吴一鸣赞成的说:“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核心部署都只有几个靠得住的人知道内情。”

………【第二十一章 抗倭 第七节】………

苏子文点点头:“对,并不是说信不过大家,只是人多嘴杂,消息难免会走漏”

黄兴有些幸灾乐祸似的说道:“泰山派他们说不准已经上了人家的当啦!”

吴一鸣瞪了他一眼:“都是中国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黄兴一时失言,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小说ap。文字版苏子文接着说道:“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摸清周围究竟有多少个乔装改扮的倭寇探子,只能提醒大家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另外,”苏子文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旁边是一望无际被荒芜了的农田,不可能有什么人躲藏在这里,他最近是有些神经过敏了:“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探子。只要好好安排,散布一些假情报,咱们就能牵着倭寇的鼻子走。”

“这么说……”黄兴的眼睛都瞪圆了:“之前我们撤退,只是个假象?”

苏子文笑道:“当然不是假象。你也知道,我们不能跟官兵碰面,这总是不争的事实。本来我和吴堂主的计划,是加强部署,让这里看上去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但又好像疏忽似的让倭寇看出一些薄弱环节。这样,他们一定会觉得探子得到的情报对他们非常有利,也会越依赖这些工作。”

“等到他们来了,才知道其实已经被我们耍得团团转。”吴一鸣得意的补充道。

苏子文话锋一转:“可是我们没想到,官兵居然会破天荒的进驻保护老百姓的珍珠市场。据我分析,这次官兵进驻恐怕跟泰山派不无关系。若是平时,官府也能猜到倭寇定会在这次珍珠贸易中有所行动,他们才不会主动送上门来。”

“所以我们的计划也只好改变了。”吴一鸣跟他一唱一和,好像演双簧似的:“市场开市的日子,现在倭寇一定已经掌握了,他们到时候仍然会来,但是我们不能出动。”

黄兴有些忧虑的问道:“难道就依靠官兵和泰山派?”

“泰山派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我们还不清楚。他们大张旗鼓的造哨塔,还派了那么多人在附近巡逻,不知道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以为那样就能打击到倭寇。他们已经跟倭寇的探子有接触,不知道会有什么战略部署。但依我看,倭寇对官兵和泰山派都不会放在眼里,他们只要能够采取突袭,来走,根本就不需要跟他们打遭遇战,就能够全身而退。”苏子文撇了撇嘴,好像非常不屑:“以官兵的调动度,恐怕倭寇都抢了东西退回海上了,他们也未必能够集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