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书荒了,写书才发现原来我很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虽是平常却很温馨(第1页)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王东珏曾经是有缘之人,只是,以后,她还会是吗?

阮子城在魔都已经没什么事情了,王东娥去世后,那些曾经的恩惠,不管他有没有还清,随着王东珏的智商恢复,似乎,这些冥冥之中牵扯的因果,都自然而然的断开了。

这些天手机威信上,刘云依了无踪迹,没有任何新的留言。而钟莹和邓蕊,前些日子也向他道别了,她们已经过完了十天暑假,开始了高三新学期,手机都要交回家里,只能和阮子城断却了联系。

阮子城考虑了好一会儿,终于在手机中,将王东娥的好友名单删除了,既然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就让一切都化为虚无吧。

周日他在家里宅了一天,先是把自己的小说水了一点内容上去,不过并没有什么神奇的数字出现,显然小说的内容没能触发某种能力。然后阮子城又去游戏里面看了看风景,逛着逛着,忽然自嘲起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不想着出去走走,居然躲在游戏里看风景,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这一天,也就这么清闲的过去了。

周一的时候,阮子城去股市看了一下,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五个多点,原来设定的买入单也已经交易成功。但是眼下,他买的这支做电池的科技公司股票,并没有赚到钱。他看了看股市上的可用资金,只有可怜的一千多块,其它的已经全仓了这只科技股,他感觉这支股会赚钱,也就不再看了,都买下来了,等它涨到自己理想中的赢利点再说吧。反正止损点是亏掉二十五个点,看现在这支股票的走势,应该也不会马上就亏那么多,那就只能在这个区间内熬时间了。

前段时间太忙,现在却又太闲了,乍然没有了忙碌的事情,阮子城空落落的。他又在魔都消磨了两天之后,终于耐不住寂寞,踏上了回家乡的高铁。

阮子城的家乡,是湘省阳邵市下属的一个县城宁绥县,眼下还没有自己的高铁站。从魔都出发,他要先到达湘省省府常沙市,然后中转去往怀画的高铁,再在中途一个叫洞客的县城站点下车,然后坐两个半小时汽车回自己的家乡,兜兜转转,差不多要一整天的时间。

这也是他很少回家的原因,哪怕是在花都,其实也差不多一样的行程,只不过花都离湘省近,全程大约七、八小时可以搞定。当然,在花都的话,他更愿意搭顺风车,中间不需要换乘,可以一觉睡到家乡。

他是农村人,老家更是紧靠湘省最着名的雪峰山脉,可以说,房子后面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了。不过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哪怕他的农村老家,都已经修了水泥公路,只要有车,去镇上也就是二、三十分钟的事情,更不存在没有信号这种事情,他爷爷甚至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

阮子城的父母,现在在宁绥县下属的安平镇讨生活,不是什么大镇,这个镇是附近城市的木材集散地,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买卖木材。不过阮子城的父母都是农村老家来的,没有这个条件,也就只能做做帮工生意。他父亲在帮人开中巴车,母亲则常常弄些手工活来做,收入不高但也还稳定。

他们一家子现在租住的房子,是他亲叔叔阮青松的家里,阮青松比阮子城父亲小了三、四岁,他长相气质都很好,年轻时入赘到了安平镇的本地人家里,有自己家的木材门店生意。因为是小镇,阮子城父亲开车的趟次不多,下班也早,所以下午很多时候都会在弟弟的门店里帮忙。

这家店和安平镇的其他木材店差不多,都是两个门面的自建房,四、五层高,八米宽十二米长的门面,门面外面,隔着十几米到正马路,这十几米的空地,就会摆上一大堆木材。这些木材,来来聚聚,就算到了晚上,也不会收进屋里去,一个原因是放不下,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民风淳朴,木材也多,根本不会有人来偷这些东西。

门面里面,右侧空着,是神龛和过道的空间,左侧则是木材店最常见的电动片锯,用来满足有加工要求的老板。阮子城对这些东西都会用,有时在家太闲,他也会偶尔帮帮二叔的忙。门店的墙后面,一般就是楼梯间和厕所这些了,有些用来出租给别人做生意的房子,还会隔出一间厨房。

楼上一般二层三层是主人在住,四层以上租给别人。阮子城一家,就是租住在二叔家里的四层楼上。

阮子城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了。他的行李很简单,也不需要人接,所以并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不过他还是有点意外,因为二叔的店子四门大开,却一个人都没有,往日里这个时候,他老爸一般会帮着弟弟看店。

阮子城也没在意,往里间的楼梯间走了上去,本意是想去四楼看看母亲有没有在家,没想到楼梯间的房门竟然给关上了,还加了一把从没见过的大锁。

他没办法上楼,楼上也没有灯光的样子,阮子城只好在门店这里等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在没一会儿,他的二叔阮青松就从外面走了回来。阮子城迎了上去,对着他喊道:“二叔,我爸妈呢?”

阮青松看着阮子城,一下子没有认出他来,有点奇怪的问道:“伢子,你找谁呀?”

阮子城就再问了一遍:“我爸妈呢?今天他没帮你看店啊?”

本来只有七点来钟,正是大夏天的,这个时候四周都很光亮,根本没必要开灯的。可是阮青松听见他的声音有点熟悉,却不认得人,怕自己眼睛不好,走到墙边把门店的灯打开了,然后又仔细的看了看他,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是城城啊?”

阮子城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被数字改变之后,还是第一次回家,变化太大,二叔认不出来也不奇怪。连忙点头确认道:“是啊,二叔,才半年没见,你居然认不出我了?”

阮青松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慨的说道:“哎呀,城城,别说我认不出你了,你爸妈怕都要认不出你了。你怎么突然长高了好多的样子,模样也变了。”

阮子城胡弄道:“二叔,我原来也高啊,你是不是还记着我小时候的样子呢。”

阮青松皱了皱眉头,虽然疑惑,但是也没有太在意这件事,只是有点感慨地说道:“过年的时候好像你也没这么高啊?”然后他又回头问了句:“城城你今年二十几了?”

阮子城歪歪嘴,阮青松和自己的老爸一样,都有点迷糊的性子,记性不好。不过这样也好,给了阮子城缓冲空间,要不然,太熟悉的人,他变化又这么大,真的不好解释。于是模糊的回答道:“二十多了。”

阮青松没听清他后面的数字,却也没有追问,感慨了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啊”,然后才想起来问道:“你来我家,不会是还不知道你爸妈的事吧?”

阮子城听他这么说,心里一紧,连忙问道:“我爸妈出什么事了?”

阮青松见他紧张,赶紧安慰道:“是好事是好事,城城你居然不知道,你是多久没和你爸妈联系了呀?”

说起来还真是,阮子城这几个月遭遇的事情,比他以前二十多年都要多。尤其最近这两个月,他只是很偶尔的才会和母亲威信连下线,也基本上从不过问家里的事情,只是报个平安。

见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阮青松就告诉他道:“你爸妈看样子赚了不少钱啊,前阵子已经把老王那座屋子盘下来了,现在你家也开始做木材生意了,全都搬到那边去了。”

原来是自己找错地方了,虚惊一场。看样子,家里的变化不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