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浮世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部分(第1页)

身在地方,徐立前怎么会不关注南通一地的官员大人物,虽然在这之前,是从未会过面。高仁节一露面,他就认出来了来人,但却判断不出其身边人的身份来历。

仿佛是幕僚师爷一般的人物。

但什么幕僚师爷,能让一个正五品一方父母官如此尊敬偏抬?

“这位是傅先生。”高仁节没有多做介绍,道:“傅先生是本官的客人,听闻了夏少大名,是以跟过来见识夏少风采。”

“果然是少年俊杰,羡煞我等啊!”高仁节上下打量徐立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意,居高临下,官威赫赫,却又平易近人,十分真诚地称赞,足以让任何一个底层之人生出“被看重”之感,感激涕零。

而那位傅先生正襟危坐,只是在高仁节介绍他的时候,淡淡点头,态度矜持暗含倨傲,看徐立前的目光带着隐晦的审视之意,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少年的肌肤如同是北方初夏田地里的小麦色,一字眉又浓又粗,这这让他原本有些柔和的面部线条显得格外的硬朗一些,像是北方人。但再看他的骨架体型,还是偏消瘦些的南方人……

此时,少年过于镇定的脸上终于微微露出了些感激,似乎是紧绷的心弦松弛了几分一般。

高仁节见状暗自点头,心道:这样才对。

一个少年人,于草莽之中取得再大成就,在一介父母官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真要凭这点儿成就去对峙父母官,那不是“少年英杰”,那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傻子。

刚才夏立的太过镇定,应该是他误以为他们是抱着恶意而来,是以强行让自己不要一上来就输掉气势,强行给自己壮胆来着吧。

一个草莽中的年轻人,他还镇不住,那就丢人丢大了。

高仁节不知道身边这位傅先生为何一定要维护这位少年人,而且态度颇有些古怪……不过,上面人的心思,他也没必要问的太清楚。就只当是那一位看中了此人的潜力,想要暗暗收拢吧……

“大成,去沏茶。”徐立前吩咐之后,再次行礼,道:“都是些小民,不太懂礼,两位大人担待一下。”他微微沉吟,小心问道:“不知高大人特意来找草民是……”

“嗯……”高仁节看了身边傅先生一眼,手指在桌面上轻点,将虚胖的身体朝着徐立前这边倾斜一些,越发显得真诚和蔼,道:“本官说话,一向直来直去……有关大河饭堂的情况,是吴县丞误信了小人之言,失察不慎,才酿出了大错,让许多正经经营的百姓受了委屈……本官来找夏少,是想要替吴县丞代为赔罪。”

见徐立前惊愕难以置信,高仁节越发坦诚谦逊,道:“也是本官治下不严……幸好有夏少信任官府,一再叮嘱相邻冷静等待处理,这才没有将矛盾扩大,也才能让本官有机会纠错……在这一点上,本官实在要多谢夏少你。”

他也没有说假话。

他知道南通码头风气改变,一片祥和,再无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之事,年前他还将此作为“教化民众有功”的佐证写在了他的考绩上去,自然没有考虑过去寻大河饭堂的麻烦,从而自找麻烦。在他们一地父母眼中,治下稳定,就是如今最大最好的政绩,比任何其他的都要重要!

贺老三联合吴县丞所做之事,他事情是不知道的。

知道之后,尤其是得知近千码头上的苦力将县衙给围了,高仁节当真险些是没吓出病来!幸好,幸好,没有出大事儿。

原本他听到消息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安抚,想要让人与围坐县衙的苦力交涉从而联系到这个夏立,但没想到傅先生却对这个夏立格外感兴趣,依旧要安抚,却是拖延几日找到了夏立藏身之处,这才亲自上了门。

“为表诚意,来之前,本官已经让人将误抓的饭堂伙计都放出来了,并按照律法一人赔偿了一百文铜钱。”高仁节抚须,笑道:“相信很快夏少就能得到消息了。”(未完待续。)

141 回归

邹大成端了茶盘走进来,闻言双手一抖,差点儿让茶水洒了。

徐立前惊愕许久,方才回神,再次向高仁节行礼道:“高大人仁政爱民,秉持正义,让我等钦佩。我代饭堂众人,多谢高大人成全他们平安清白之心。”

“为官一方,自当是秉公执法。”高仁节抚须道:“大河饭堂对于南通码头上的秩序贡献很大,希望夏立你能继续维持这种安定团结,以后遇到不公正,有所述求的话,可以直接找官府申述,希望不要再通过罢工围坐这种方式了。”

这一次,不论他怎么想的,在旁人看来,官府都是大大的丢脸。

高仁节给过了徐立前甜枣,当然还要警告一番,以免这个少年滋生骄纵之心,觉得能拿捏住官府,以后行事会越发地放肆。

徐立前双目眯了眯,垂首行礼,道:“请大人放心。”

这样的态度,高仁节还算满意,挺背端坐,越发威严,让人怯目敬畏。他将目光投向傅先生,仿佛询问这位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傅先生深深望向徐立前,率先起身,作势要走。在高仁节诧异之下也起身之后,傅先生又顿住了脚步,轻声道:“少年人一片赤诚悯农爱民之心,若甘心居于草莽,未免太可惜了。我大康需要有识之士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待他日,傅某希望能在不一样的地方再看到夏少的身影。”

说罢,他拱拱手,迈步向外走去。

高仁节立即跟上。

徐立前躬身拱手,站在原地恭送。待两者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他慢慢抬起头,紧紧抿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