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哈军工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部分(第1页)

的人多半为青壮年学者,他们正在声名鹊起之时,却又未到事业峰巅;虽是学校的支柱,却又未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程度。例如我推荐的卢庆骏,那是大数学家陈建功和苏步青的高足,其数学功底恐怕当今无同龄人可比,刚进壮年,正可成大事业。我只怕调这样的教授也费周折呢。”

。。

8 知遇之恩 张述祖秉烛荐贤才(3)

听罢张述祖这一番话,陈赓眉头微蹙,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思忖片刻说:“你刚才谈的意见非常重要,请调教授的工作牵涉面大,政策性强,我们必须慎重,要周密计划,要抓得特别紧才行。边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楼要一砖一瓦的盖,但是边教则刻不容缓地需要教授,没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我们这个军工学院就会误人子弟,我们的办学就会失败。述祖同志,我们的责任重大呢。选调教授,首先要请我们筹委会里的教授们推荐,你开了一个好头,一下子就推荐了37名,现在由你负责汇总,加上任新民等同志们的推荐,整理一份名单,提交筹委会讨论,你看行吗?”

张述祖对陈赓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对下属坦诚相待、充分信用的态度,敬佩至极,他高高兴兴地离开陈赓的办公室,找徐立行和其他教授们商量去了。

9月6日,筹委会打电话给###副部长钱俊瑞,约请他来恭俭胡同商谈抽调教授之事,钱部长昨天刚参加过中南海的会议,他很痛快,几个小时后,就带着秘书,驱车来到筹委会。

陈赓、徐立行、张述祖和任新民把钱俊瑞一行人让进会议室兼会客室的屋子里,陈赓开门见山,递上拟调进军工的教授名单。

徐立行上前解释说:“我们第一批要调的一共80人,其中卢庆骏等18名教授为重点,因为他们都是名望较高的教授专家,另外还有62名教授或副教授,也希望尽快调入。”

钱俊瑞看过名单后,态度明确地说:“你们所提的名单我都同意,办一所大学,光这些教授也不够。这样吧,星期一你们去部里找教育司长张渤川和计划司长张钟灵具体商定。”

陈赓看钱俊瑞如此痛快,心中高兴,忙让司机开车去买烤鸭,他对钱俊瑞说:“中午别回去了,就在我们这儿吃顿便饭吧,一会儿烤鸭就到。”钱副部长连连称谢。

没想到徐立行和张述祖那天按约定时间去###商谈,司长们却说,18名教授的调动还要研究研究,要请示部长以后再说。

徐立行和张述祖空手而返,陈赓听罢汇报来了气,大声说:“懋之,你再打电话约见钱俊瑞,就说明天我要与他面谈。‘三反’有一条反官僚主义,什么事都用‘研究研究’来对付,这也属于官僚主义呀。我们现在调教授,就像打仗搬救兵,军情急如火!不能因为扯皮,打官腔,贻误了战机!”

李懋之电话一拨,问题就迎刃而解。当时,“陈赓打电话”这一招儿还真是灵,不久,任新民和许鸣真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调罗时钧和庄逢甘,所里人事处处长说什么不肯放人,任新民回来向陈赓汇报,陈赓紧绷着嘴唇,在办公室里踱了两圈,对任新民说:“你给那个处长打个电话,就说我明天登门拜访,当面请教。”

任新民有点犹豫,憨憨地笑着,没敢碰电话。

“就这么打!”陈赓用手指指电话。

任新民照办了。第二天,力学所来了电话,客气地说,罗时钧和庄逢甘将按规定时间去筹委会报到。

事后任新民听说,那位人事处长听说陈赓要来找他,可吓坏了,立马“投降”。任新民感触良深,常对同事们这样说:“哎,没有陈赓院长坐镇,调人的事就不好弄,北京哪个单位都不愿意放人哪。”

在陈赓亲自督催下,请调教授的名单终获###通过,陈赓又去找周恩来和彭德怀,重点对象的调令是以中央军委或政务院名义发出的,需要他们签字。

9月8日晚上,陈赓驱车回到筹委会,进了院子,听到徐立行办公室里传来阵阵说笑声,便和秘书刘云一起推门进屋。

“嗬!好热闹!一大屋子人嘛!”陈赓笑道。

大家都站起来,今天刚到北京的张衍忙向陈赓敬礼说:“陈院长,张衍向您报到!”

陈赓握着张衍的手,上下打量着说:“几年不见,你有点发福喽!不容易啊,我听说程倩住院很长时间,你又当爸爸又当妈呀!真能干!今天去医院看看没有?孩子们安顿好啦?”

张衍说:“下午我带孩子去了医院,徐副校长让莫瑞贞同志帮助照看一下小孩子,我得赶快投入工作啊!”

徐立行插话说:“小莫心细,我让她帮忙带带两个小家伙,张主任不能老当‘家庭妇男’呀!”

陈赓满意地说:“这就好!二高步校的同志们是打前站的,大队人马的万里大搬迁从大西南到大东北,你们组织得很好。张衍来了,先听听你的吧!”

领导要开会,屋子里的工作人员都起身离开办公室,刘云又去找来张述祖和李懋之,陈赓就让张衍把二高步校的搬迁和干部调动情况汇报一下。

张衍说,除留给西南军区少部分团职干部外,二高步校共来排以上干部1400余人,其中有准军级干部2名,正师级干部4名,副师级干部3名,准师级干部11名。加上家属孩子,共2000余人搬迁哈尔滨。另外还有练习团1200余名干部和战士,是参加学院基建的好部队。自8月底起校部和五个大队已分批出发,张文峰已到哈尔滨,11月中旬,全部搬迁完。

陈赓说:“让干部部长曾焜把干部名单和简历造册后报上来,等编制定下来即可以考虑任职问题,二高的干部素质是好的,对极个别作风不好或者能力太差的干部要么调出去,要么放在一般岗位上,不能影响军工干部队伍的质量。另外,这么多人到哈尔滨,必须安排好住处,东北一到10月初就冷了,全体人员要换冬装,懋之,你去总后找杨立三部长,早点准备,二高的人员路过北京,就让他们换上冬装,暖暖和和地出山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