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将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部分(第1页)

但若真个遇到战阵,这些矛盾也许就是致命地,在这个上面赵石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唯有以军规压制,甚至不惜杀人立威,更叫那些他从巩义县带来的。已经散入军中,当起了旅帅,队正的老兵严密约束,不过最后效果如何,他心里也多少底细的。

看着下面两营军士狠命地奔跑,甚至在不注意的地方拳打脚踢的样子,他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头,看来还是差了些火候啊。不过后几日便要开拔。也没有多少时间再让他们进行磨合了,这样地隐忧希望不要在打仗的时候爆发出来才好。

正这般想着。台下一个营门小校快步跑了过来,一个军礼行下去,嘴中同时大声道:“禀报大人,营门之外有人持折大将军名帖求见。”

赵石愣了愣,那位大将军可是好些日子没见了,这人对他极是赏识,他心里是明白的,对对方身上那种纯粹的军人气质也很有些好感,但两人在私下里却并未见过一次,也不知有什么事要找他。

“请他们到大堂等着。”随口吩咐了一句,却是注意到台上台下的几个领兵官都支起了耳朵,目光也斜了过来,心中不由一动。

大将军折木清无疑是大秦军中的中流砥柱,如今年纪虽老,也不再有带兵上阵的心思,安心在承恩湖畔当起了武学山长,但其在大秦军中的威望绝对不做第二人想,这样地威名也绝对是建立在无人可比的军功之上的,和这样一个人保持一定的关系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尤其是此次潼关之行……

但和折家走的太近,那位圣上心里也不会舒坦了,这位初登大宝的皇帝疑心病恐怕并不比他自己轻到哪里去,为人又刻薄严厉,真可当得上是帝心难测几个字的,所以这些时日以来,他虽然挂着一个武学教授地名头,却并未走进近在咫尺地武学一步。

不过这个时候那位大将军派了人来,这样的机会他是不是该抓在手里?要不要去见大将军一面?

目光转动之间,最终落在一个人地身上,却是眼睛一亮。

陪在李全寿身边的一人长身而立,这个却是赵石的老熟人了,正是之前在景王府任职长史,如今已经添为户部文书的齐子平。

身上穿着簇新的官服,在赵石的印象中,齐子平一直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模样,说不上有多大的才能,但生性谨慎自持,很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才学应该还过得去,但如今再看,神气飞扬之间,可见这些日子过的舒心之极。

这也难怪,户部文书看上去官职不大,但在户部却是个要害职衔,什么事情都别想瞒过他这个文书的,整顿户部的旨意一下,将自己的心腹之人放在这个职位上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齐子平本人来说,官位虽然不高,但从无权无势的景王府长史,直接坐到这么个位置上,意气风发也是难免之事。

他们同为圣上亲近之人,有些话也就没有多大的忌讳,听他自己说的,过上些时候,待得户部平稳下来,估计还是要外放为官的,而且是要到南面去,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这里面的学问也是不小,当今圣上有意巴蜀,这个赵石是知道的,看来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做准备了,从各方面讲,别看如今他官位比齐子平高出许多,但从根子上讲,这人才真正算得上是当今圣上的心腹之人。

这些事情现在与他无关,只是一掠而过罢了,但有些话通过这人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想到这里,嘴角约莫露出了些笑意,对于这等勾心斗角的事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很是满意。

转身来到李全寿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脑袋,笑着道,“走,咱们去见见客人……”

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京

第二百六十九章进京

“子平要去南边任职,是陛下的意思?”赵石挥退了身边的将校,让李全德等亲兵也离的远些,一边走一边随意的问道。

齐子平微微点头,今天他陪李全寿来这里劳军,一来是公务,他任职户部,这兵士的衣食住行都的他们来操办,二来赵石就要去潼关,总要来叙叙私交的。

眼前的练兵之法给了他不少震撼,他文人出身,这么暴力的场面可是头一次见,看着几个满脸血水的军士被快速的拖下来,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身体不自然的抽搐着,再加上旗杆上几颗狰狞的人头,这胃里着实有那么几分不舒服的,对于赵石的练兵之法心里未尝没有点微词。

不过他与赵石两人都出身景王府,带赵石入京又是他一力支持,自入京以来,赵石所作所为,实称得上忠心耿耿,这是有目共睹之事,所以在他来看,两人之间到是没什么话需要隐瞒,“是啊,赵兄应该还记得当初我等初遇之时你在门内和崔先生说的那番话吧?”

一声赵兄叫出口,他自己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赵石能力才干都在那里摆着,官位如今已是四品,再恭敬也是不为过的,“子平生性愚钝,常自觉得才干不足以辅佐圣君,便是在景王府任职长史也不过是凭着一腔忠耿之心罢了,此去南方,陛下实是寄望于子平一身,子平虽有戮力之心,然千头万绪……。让人夜难安枕啊。

到了赵兄你,当初一席话,已决大秦百年之气运,子平实是望尘莫及,昔日诸葛未出隆中。便已定天下三分之势,若此次能竞全功,赵兄之功当不让于先人才对……

其实以子平愚见,赵兄国之干才,实不必远去潼关,古之建大功业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庙堂谋划。胜却千军万马,赵兄年纪还轻,以你之才,立于圣君之侧,早晚便能出将入相,便是名垂青史也乃等闲事尔,何必身犯险境,争这碌碌之功?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赵兄有意,子平愿去陛下面前说项,总要留下赵兄在京师的,不然子平愿附赵兄翼尾。去南边共谋个万户之侯如何?”

赵石脚步略顿,眼前这个人是个老实人,看事情虽然看的并不很深,但确确实实有为他着想之心。不过最后一句到也未尝没有自觉才干不足,想要借他之力建一番功名的心思,官场的学问也便在此了,听话听音,闻头知尾,不得不说,如今的他已经略窥门径。

淡淡一笑之间,他心里既无什么感动。也没什么愤怒,便如他自己所说,人之相交,利益使然,没沾上亲情血脉,所有的帮助都不会是无私地,所有的仇恨也都其来有自,也只有他们那一群被特意训练出来的。心中无善无恶所谓的精锐特种战士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放火吧?这是他前世今生的体会。并不是什么人说一两句暖人心肺的话就能改变得了的。

没有接对方地话头,“也不知大将军那里有什么事情。说起来我还挂着个武学教授的职衔,却没到武学去过一次,有负陛下所托,别的到还罢了,在陛下面前,这个上面你可要帮我说上两句才行。”

齐子平面露苦笑,眼前这人的性子当初就已经清楚的很了,下了决定之后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到是和陛下有些相像,之前的劝说未免有些多余。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李全寿已经急急插话进来,“那有什么好担心地,那个什么武学我也去看过了,着实没有这里好玩儿,都是一群木头木脑的家伙,要是能像他们一样被你操练一下就好了。”

没心没肺的少年毫无顾忌的说着话,兴奋起来还用手指比划着,完全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不过接下来地一句还是稍微露出了些颐指气使之态,“不过我很不喜欢折家的那些人,你以后可得离他们远些。”

赵石皱了皱眉头,通过徐春,宫里的一些事情他总有些听闻,正宫皇后娘娘和那位曲妃好像有些争斗,这还是景帝方自登基之时,再过上些年,还不定闹成什么样子呢,在景王府的时候,这个曲妃就已经用了些手段,显见是个心机深沉地女人。

不过这些现在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以后……现在想来还为之过早,甚至可以说他还没真正达到能影响一国储位继承这样的能力。

但他与李全寿亲近却是个事实,以后少不得要受到波及的,不过到了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