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灭的村庄(上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2页)

茂生打断她的话,说咋儿不一样了,我看都是一回事。

俩人正争论着,酸枣婆娘冷不丁儿地推门进来,身后跟着搓手跺脚脸红脖子粗的酸枣。

她进了屋,让座也不坐,一个劲儿地朝木琴嚷道,侄儿媳妇,咱可是有言在先呢,我想住多暂儿就住多暂儿,你可应了不许往外赶儿的呢。咋儿地,俺的屋子还没盖好,你就要动手想往外赶儿呀。

木琴笑道,二婶儿你放宽心吧,你的屋子一天没盖好,一天没干透儿,你就一天也别搬。就算盖好了干透儿了,不想搬的话,就还住在西院里。我还舍不得你搬走呢。你的大嗓口儿在西院里一亮儿,我家日夜都不用关门闭户的,任什么东西都吓得远远地逃了,我可放心呢。

一句话,又把几个人逗乐了。

这婆娘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话,肚里也憋不住,现赶现地倒出来,反而啥事也没有了,像个不谙世事的娃崽儿。她听木琴这样说,就深信不疑。多年来的交往,她深知木琴是个说话算数的主儿,绝不会把许下的愿儿再咽进自己的肚子里。

她这才高兴地说,我就信你的话,老东西的话靠不住的呀。

她所说的“老东西”,既指酸枣,也指酸杏俩口子。

不知什么缘故,酸杏女人能与全村老少的人黏合在一起,唯独不能与这婆娘热乎地相处。平日里,酸枣婆娘得闲儿就数说酸杏女人的不是,说她是假善人,面上光光儿的,肚里却长着牙呢。老人的那点儿积蓄,都让她独吞哩,不给酸枣留下一丁点儿的细渣渣儿。听到的人都笑,说老人只给她留了一手接生的好手艺,你来晚了,没赶上,要是早来了,一准儿也传给你呀。婆娘撇着嘴道,我才不稀罕呢,净摸人家的臭腚门子脏肚子,恶心不是么。酸杏女人听说后,只能摇头苦笑,啥儿也说不出来。

其实,这婆娘与嫂子过不去,只有两条原因:一是酸杏女人的人缘好,老少都敬重她,人前背后地提起她,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这就让婆娘心里不平衡。一样的亲兄弟,一样的亲妯娌,咋儿就非得分出个高矮长短呐。论干活劳动,论个头力气,自己又不比她短多少,凭啥儿让她处处占了上风哦。二是自己就生了一棵独苗苗儿,而她却一劈腿竟生下了四个崽儿,一个个都长得虎头虎脑滋滋润润的,让她眼热儿得紧。她背地里跟酸枣道委屈,说,要是前一个男人没有病,自己能生下十个八个的也说不定。要是酸枣还行的话,非生下五个六个的来,馋死那婆子。

打发走了酸枣俩人,木琴对茂生道,风还未起呢,这雨就先来了。不想好了再动手,麻烦事就跟在了屁股后面追你,甩也甩不掉哟。

茂生让酸枣婆娘引出了一肚子气,阴沉着脸,一晚上都不吭气儿。

木琴暗笑道,要是他俩做了俩口子,真不知这日子可咋儿过才好。

茂生娘终于踏上了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了几个世纪的土地。

她在寄出那封信后,又反复犹豫了一个多月,才下定了回老家的决心。她已经没有了后路,茂响蹲进了大牢,儿媳早已不见了踪影儿,杏仔只有七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这唯一的出路,就只能回到老家去。即使死了,也要枕着老家的棺椁盖着老家的黄土死去,绝不能做了他乡的野鬼儿。

她对杏仔说,崽儿呀,你爹被判了三年刑,就得蹲三年牢狱。你娘把咱娘俩儿撇下跑了。也幸亏是跑了,要不也得进大狱,说不定还要杀头呢。咱在这儿没了依靠,住不得哩,得回老家呀。好歹把你拉扯大了,兴许还能见着你爹娘。要是不回去,恐怕连咱娘俩儿也不见得能活下去,就只能下阴曹地府里团圆哩。

说罢,“哏哏”地干哭了几声。又没有眼泪,便自行打住。她开始毫不犹疑地行动起来,翻箱倒柜地收拾行囊,准备打点东西上路回老家。

她的眼泪已经哭尽了。

茂生一家走后,茂响的婚事没了人操持,更加没了盼头。他整天像一匹无笼头无缰绳拘束的野马驹子,四处游荡不定,打架斗殴,惹事生非。

茂生娘渐渐地有了悔意,埋怨自己太性急了些,逼走了茂生,现今儿连个操心想辙儿的人也没有了。她管不住茂响,只能任他为非作歹去,却又日里夜里地替茂响担惊受怕。

也是到了该出事的时候了,躲都躲不过。

南京的街面上开始不安定起来,一群群带着红袖标的人,东一群儿西一伙儿地到处找茬儿闹事。茂响见天儿跟在一个女子的屁股后东窜西蹦,白天抓不住身影,夜里也不回家。终于有一天,茂响领着那个女人回来了,说她就要生了,是他的种儿,本想打胎的,医院里没人敢做,只得回到家里生下来。

茂生娘先是吃惊,后是惊喜。吃惊的是,俩人还没结婚,娃崽儿倒生了,不得让人笑掉了大牙,自己这份老脸往哪儿搁呀。后来又想明白了,惊喜道,不管咋儿样,茂响总算有了后人,有了婆娘,也就算有了个家。等孩子生下来,俩人牵挂了孩子,兴许也就安家乐业地过日子,不再在外面胡闹了。这结不结婚的,也就是个虚礼节,当不得啥儿用处。

谁知,孩子一落了草儿,俩人又不见了踪影儿。

茂生娘也就死了这条心,不再指望他俩儿能回心转意地回家来过平安日子了。她就独自一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小孙子,把杏仔拉扯了这么些年。杏仔渐渐大了,能帮自己看家望门了,心里才稍稍微痛快了些,也有了些盼头。谁知,却硬生生地盼来了一场大祸儿。

朝代换了门庭,上面开始追究茂响们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下的罪孽,还牵扯出人命案子。茂响是从犯,被逮进监狱。杏仔娘是头儿,见事不好,早早鞋底抹油儿溜了,至今没了下落。

茂生娘在南京城呆不下去了,见天儿有人到她家搜家寻找证据,还审贼儿似的盘问不休。茂生娘想见见茂响,又不让见,便彻底地死了这份心肠,只想着怎样把杏仔拉扯成人了再说。思前想后,只能走这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回老家了。想来都是乡里乡亲的,老家的人也不会拿她娘俩儿咋样。

至于茂生一家,茂生娘一点儿也没指望上。只要茂生俩口子不翻当年的旧账,不虐待自己,也就知足了,哪儿还有脸面指望他呀。

茂生娘哭干了眼泪,杏仔却一颗眼泪也没有。这孩子有着老宋家人明显的特征:宽眉,大眼,长条脸,豆芽菜般的体形。他的双眉始终紧凑着,像是世人都欠了他什么,让他永远难以舒眉展容似的,两唇紧闭,不大爱说话。给人的感觉是,这小子比同龄人甚或大点儿的娃崽儿都要有心计儿,但不形之于外,内敛深厚。

茂生娘进村后,直接找到大队办公室。见没人,就进了卫生所的屋子,央求姚金方去找村干部,自己和杏仔坐等着。

酸杏听说来了祖孙俩儿找自己,猜测到是茂生娘,就一路小跑地从家里赶过来,见茂生娘确实老了。当年,自己结婚的时辰,还是茂生娘给帮忙做的喜被。一晃儿十多年过去了,她已是满脸皱纹一头花发,精神头儿也精减了不少,说话含混不定,心事重重,一副历尽沧桑阅尽人世的衰败景象。

酸杏道过一路上的辛苦,问,咋儿没去茂生家呢。

茂生娘淡淡地道,不用呀,找到你就行哩。一坐进这屋子里头,再见着你,我这颗起落不停的心呀,也就放下咧。

酸杏让姚金方赶快去地里喊茂生回家,自己要陪着她回家。

茂生娘茫然地道,我还哪儿有家呀,大队能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