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王石财富密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第一件事就发生在王石领导特发公司饲料组期间。当时,面对业务范围和客户的变化,交通一时成了销售的瓶颈。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王石觉得通过铁路运输较划算,但特区内的饲料产品并没有纳入铁道部门的货运计划。

后来,王石了解到深圳笋岗北站货运主任姓姚,好抽烟,也得知了他的住处。于是,就有了本书第一章中发生的那一幕了。

王石后来说,通过这件事他悟出一个道理:在商业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而货运主任对他所诉求的正是后者。王石认为,人的需求是两个层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前者可以用金钱和物质来满足,后者则不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两种,一种是*裸的物质关系,另一种是尊重和荣誉。既然人有两面性,何不用自己的行为引发他人精神层面的共鸣呢?而那位“货运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简单:欣赏这位城市年轻人的做事态度和吃苦精神,愿意无偿伸出援助之手,从支持行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

王石在自己的回忆记录里说:“想想送烟的动机,不禁让我汗颜!想通了,也清楚了经营企业的底线:绝不行贿!”

第二件事发生在1984年夏天。王石创立深圳现代科仪展销中心不久,其母公司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决定投资4 000万美元,建设一幢与国贸大厦比肩而立的摩天大楼——深圳特区发展中心,大楼高达米,钢结构、玻璃外墙,由美国设计公司设计,这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超一流的。

特发为了建这座超一流建筑,通过外资银行借了一笔短期外汇贷款。一年后,还款期到了,特发总部财务上却没有多少外汇。王石主持的展销中心在中国银行里的800万美元额度吸引了公司高层的眼睛。

于是,“老子欠钱,儿子还债”。只是天性具有行者气质的王石抗命不从。

王石后来是这样记录此事的:

我被召进特发公司孙凯峰总经理办公室。

“王石啊,这一段表现很不错,准备把你调到总公司当副总。你也知道发展大厦需付贷款的首期,你那800万额度先调拨给总公司吧。”孙总慢斯条理,控制着局面。

“我要是不同意调呢?”我那意思是既不同意上调总部,也不同意无偿划拨800万美元额度。在展销中心困难的时候,将800万美元额度调走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再“高升”离开,这公司的气数就尽了。

“你不同意调拨有用吗?”孙总不动声色,“先把你调离,新上任老总第一件事就是划拨800万额度。”

“只要我一天是法人代表,就一天不同意调拨外汇。”

两个礼拜后,一纸通知到了我的手中,通知我参加深圳党校处级培训班第四期,为期一个月。我没有理会,公司正处在动荡之中:裁人后遗症、推销积压电器、融通外汇指标、银行贷款延期、广州、北京展销会。此时,我怎能离开?

一个月过去了。又接到一个通知:参加深圳党校处级培训班第五期,为期一个月。我勉强去党校报到,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开学典礼。第三天开溜回到展销中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国营到公众之变(3)

我面对的是特发的一纸新任命:鉴于王石同志参加党校学习,撤销其展销中心经理职务,任命欣大同为展销中心经理。我没有再回党校学习,而是继续主持工作,新任命的老总也没有露头。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让精明的王石似乎预感到了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也许正是这种预感,才让不久之后的王石对股份制改革有了那份衷情。

第三件事的发生更能让人对王石小中见大。

王石曾说,他不是不喜欢钱,也不是不需要钱,他的志趣不在如何为个人挣大钱。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财富观,王石才会拒收他在特发公司饲料组时,正大康地按行业通行惯例支付给他的一笔佣金。即使这样,王石在后来的日子里依然不得不为此类莫须有而伤神。用王石自己的话说,就是“尽管我洁身自好,但却不能阻止某些人的想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这样拼命挣钱,不为财又为了什么呢?你显然是装相,钱全藏到香港去了。”

下面就是王石自己的一段记述:

一天,我被通知到深圳市纪委开会。走进会议室,里面只有两位纪检委的处长。

处长甲开门见山:“有关你的举报信,详细列举了你在香港的存款数和购置的房产,还不止一处。”

“王石同志,”处长乙接上话茬,“叫你‘同志’说明还是把你当自己人。但如果不能自己把问题说清楚,是不是同志就很难说了。”

“说我有多少存款、买了几套房子?”

“这就要你讲了,”处长甲扬扬手中的一摞材料,“你说和我说的性质是有差别的。”

“既然接到了检举信,就直接揭发吧。”

处长乙:“在香港买房子有存款不一定就有问题,比如说根据《管理条例》,没经市政府批准,不允许国营公司到香港投资置业,但是为了方便开展业务,公司以你私人名义在香港买房子、存一些现金是可以理解的。解释清楚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产生抵触和对抗的想法。”

“告诉我有多少我的存款吧。”我显得有些不耐烦。

“不少哪,二十几万。”

“只二十几万,”我实在忍不住了,“请你们转告写举报信的人,再举报王石的话最好在存款的尾数增加两个‘0’。为了区区20万,犯得上吗?你们告诉他,我王石是棵摇钱树,一晃树枝,就哗哗地往下掉钱,犯不上偷偷摸摸干犯法的勾当。”

两个处长哪遇到过这样张扬的嫌疑人,没有再追问,算是结束了谈话。

这次约谈实在令人无法释怀。为什么总有一批人不干活,用着4分钱邮票告黑状,可我却和同事们一起没夜没日地干,这世界怎么这样?

2006年,王石在自己的书中,如此表述了当时的独特心情:“改革,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各种观念、各种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进行较量……既然是改革者,势必站在风口浪尖上。一名改革高手就得骑着马飞驰向前,不能被来自于暗处的利箭射中。而改革者也必须自己站得正,立得直。如果不幸被人弄倒了,十之*是由于改革者的不坚定或者种种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