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红楼之林氏长女的漫漫退休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名单风波(第1页)

康熙南巡的事情一传出,他的南书房汤水就没有断过。

后宫嫔妃手段频出,都想跟着一起去,毕竟能随行,更能表示自己荣宠不衰啊,僧多粥少,可不都得惦记着。

而有心争取能跟着一起去南巡的不是有子有女的,就是正当宠的,康熙也不好发火。

只是他实在是被烦的不行了,只得尽快敲定随行名单。

除了一定会带着的皇太后。

儿子里面有直郡王、太子、诚郡王、四贝勒,还有十三阿哥,再加上后面的十五到十八阿哥。

高位嫔妃只带了佟贵妃和宜妃,剩下的还有王庶妃和柳答应。

名单出来了,后宫不管甘心的还是不甘心的也都消停下来了。

除了王庶妃被他以照顾十八阿哥的名义带着,高位的嫔妃都是儿子和母亲选一个带,倒也算平衡。

宜妃想想自己那个一心经商不被他老子待见的儿子,觉得自己跟着也挺好,万一在路上再惹得老爷子不高兴,连个求情的都没有。

荣妃和惠妃自然也没什么不满,随行的名额再重要,还能重要过自己儿子去?现在阿哥们都长成了,正是母以子贵的时候,儿子能随行,她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只有德妃在外情绪不显,回到寝殿却摔了一套自己颇为喜欢的茶具。

咬牙切齿得说道:“就知道这是个讨债的!”

身边的嬷嬷见此劝了又劝,才稍微降下一点火气,但依然认为是她这个大儿子,挡了自己小儿子出头的机会。

她可以不去,但是她对十四还是抱有期望的,可是就因为带了老四,就只能舍了她的小儿子。

不然也不会十三到十八几个阿哥里,独独落下自己的小十四。

这让众人怎么想?年轻的阿哥里只有十四阿哥不受待见吗???

一想到想到众人可能有这种想法,德妃险些气炸了肺。

偏她还不能对胤禛做什么,只恨恨地说道:“明天让老四家的来一趟!”都说夫妻一体,总得有人来承担她得怒火吧!

一旁的嬷嬷只得低头称“是”。

心里对四福晋无限同情。

每每四阿哥做什么让娘娘不高兴但是又没办法教训他的事情,娘娘就会将四福晋叫进宫里各种为难,今天看娘娘这气急的样子,四福晋明天怕是不好过啊!

贝勒府的乌拉那拉氏得了信,面色如常的应了,只是回了屋里到底白了几分脸色。

一旁的奶嬷嬷看着心疼,不由多说了几句:“福晋每次进宫总要先站上半个时辰,还要被娘娘说装样子,而那完颜氏每次进出自由不说,还在一旁看笑话。娘娘明明是对爷不满,偏偏要来磋磨福晋,都是宫女出身,看看良妃是怎么对八福晋的,偏她高贵……”

乌拉那拉氏眼看着嬷嬷越说越过分,不得不出声打断:“嬷嬷,慎言。!那是爷的亲生母亲!”

那是她的婆母。康熙十八年单独封嫔,二十年与惠宜荣四人一起封妃,自此长盛不衰,至今依旧是宫里掌权的四妃之一,又岂是只能靠着儿子进位的良妃能比拟的?

况且良妃对八弟妹多有退让,除了她本身性子弱以外,更多的是看在儿子的面上,不愿意儿子为难。而她这个婆母,可曾心疼她们家爷半分?

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何况是德妃了,左右她只能受着,总不能指着她们家爷为她顶撞母亲吧。

那估计她婆母得乐开花了,别说帮忙瞒着了,她都能给自己弄得重病缠身,然后传遍宫内宫外。

不说胤禛会不会落个不孝的罪名,单她就得病逝。前头孝献皇后的事情可没几个人能忘了的。

与其不情不愿,满心怨怼,还不如乖乖领罚,还能少受点苦。终究她也是皇上下旨亲封的四福晋,她不出错,德妃做得也有限。

胤禛得知自己在随行名单里,正志得意满,结果回府就被兜头一瓢凉水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