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逐风散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部分(第2页)

第二天一早,任超便接到了光绪帝的圣旨,一共两道圣旨,一道是命任超负责对日谈判,另外一道自然是对任超加官进爵的。什么一等侯,什么双眼花翎,这些任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任超最关心的是山东巡抚一职。还好光绪帝这一次并没有令任超失望,真的擢升任超署理山东巡抚一职,虽然只是署理也就是代理,但是总算也是山东巡抚了。只要自己干的好,那转正还不是早晚的事情吗?

巡抚一职本来只是个正二品官衔,但是自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巡抚便兼任山东提督一职,到了道光年间又增加了兼理山东盐政事务。因为提督是从一品衔,因此山东巡抚的官衔也就升为了从一品。

之前任超虽然已经是提督衔了,但是只是个记名提督,并没有实授。而且就算是一省提督,也只不过是光管军事,不问政事。而这山东巡抚不同,那可是军政大权独揽,一方封疆大吏。

得偿所愿的任超此时的十分的高兴,本来任超还想着如果光绪帝不识相的话,任超可能会采取一些暴力手段,例如说直接起兵造反之类的。但是既然光绪帝这么识相,任超也不在乎让他多在皇位上坐上两年。

加官进爵之后,按照当时的规矩自然免不了要进宫谢恩。此时任超高兴,当天下午便去紫禁城谢恩去了。

光绪帝见了任超,自然免不了好好勉励一番,什么到了山东之后要好好干呀!之类的,任超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了,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但是心底根本没把这个窝囊皇帝放在眼中。

“任爱卿,你转呈给朕的十八省举子的万言书。朕已经看过了。”光绪帝一脸严肃的说道,“正如爱卿所言,这康有为在万言书中却有一些狂妄之词。”

“启奏皇上,康有为虽然有些狂妄之词,但是十八省举子联名上书皇上,一片全权爱国之心还是有的。”任超老老实实的说道。

光绪帝微微点了点头,“爱卿所言极是,这康有为的一些言论虽然有些狂妄。但是关于强军富国的一些建议还是不错的。只是祖宗之法,不可轻变呀!”说到这里光绪帝不免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其实当皇帝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别说是这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就算是历史上一些比较有名的君主,也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和掣肘。

“启奏圣上,康有为曾在万言书中提到‘窃以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盖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言率由则外变相迫,必至不守不成;言无为而诸国交争,必至四分五裂。《易》曰:“穷则变,变则通。”董仲舒曰:“为政不调,甚者更张,乃可谓理。”若谓祖宗之法不可变,则我世祖章皇帝何尝不变太宗文皇帝之法哉?若使仍以八贝勒旧法为治,则我圣清岂能久安长治乎?不变法而列强欺凌,割祖宗之疆土,驯至于亡,与变法而光宗庙之威灵,可以大强,孰轻孰重,孰得孰失,必能辨之者。’微臣以为康有为说的不无道理。”任超回答道。

“穷则变,变则通!”光绪皇帝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道。

“微臣以为当今之势,西方列强觊觎我天朝已久,皆欲瓜分我天朝,变法自强乃是当今唯一之出路。”任超躬身说道。

光绪帝似乎没有听到任超的话,拿起康有为的那份万言书,打开之后看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康有为在万言书中,提出六项富国之策,‘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爱卿以为如何?”

“以臣之愚见,此皆为富国之良策。”任超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之前任超已经细细的研究过了这份万言书,对于康有为的这六项富国之策,还是基本赞同的。

光绪帝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和任超讨论了一番。光绪帝虽然有些心动,但是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可不是自己能做的了主的,有空还需要找军机大臣们商议一番,另外还要请示一下名义上在颐和园颐养天年,实际上却始终密切关注朝政的慈禧老佛爷请示一下才行。“此事事关重大,荣朕在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任爱卿就先行告退吧!”光绪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微臣告退!”任超说了一声,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出了皇宫任超又去见了一下李鸿章,主要是向李鸿章辞行,因为任超署理山东巡抚,即刻上任,任超也不想在京师多待了,于是便决定先回山东再说。

“子风呀!你来的正好。”李鸿章见了任超非常高兴,招呼任超坐了下来。“我听说皇上已经下旨,让子风署理山东巡抚一职,可喜可贺呀!”李鸿章笑着说道。

“什么都瞒不过中堂大人,卑职此次前来,一来是为了拜谢中堂大人的提拔之恩,二来便是向中堂大人辞行。”任超客客气气的说道。

“恩!你要去山东赴任了,老夫也要回天津去了!”李鸿章点了点头说道,“你就算不来,老夫也正要找你谈谈呢!”

“不知中堂大人有何见教?”任超恭敬的问道。

第201章赴任山东

李鸿章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这里也没有外人,你就不要这么拘束了。我想见你一面,也只不过是随便聊聊而已。毕竟你这次一去山东,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卑职有空一定会经常去天津拜会中堂大人,聆听中堂大人教诲。”任超客气的说道。

“你现在也是一省巡抚,一方封疆大吏,平常政务繁忙,又有多少时间能到天津去见我这个糟老头子呀!”李鸿章自嘲的笑了笑。

“中堂大人说笑了,卑职只是署理山东巡抚一职。”任超十分谦虚的说道。

“那只不过是为了遮住某些人的嘴而矣。”李鸿章随口说道,“署理改为实授也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情而矣。你还年轻,对于朝堂之上的这些事情恐怕还不太了解。就说这山东巡抚之职,主掌一省军政大权,而且山东省毗邻直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个位置呢?虽然之前皇上下诏,平定倭寇之人为山东巡抚,但是任然有不少人以子风年幼为由,反对你出任山东巡抚。幸好皇上圣明,没有被这些别有用心之人所蒙蔽,在老夫的据理力争之下,这才答应让子风署理山东巡抚一职。你到了山东之后,好好干,搞出点政绩出来,不出半年这署理两字便可以拿掉了。”

“中堂大人提拔之恩,卑职没齿难忘。”任超连忙起身说道,“请中堂大人放心,卑职到了山东之后,肯定会做出一番政绩出来,既不负皇上之圣恩,更不会给中堂大人抹黑。”

“行了,行了!我既然大力保举你。自然是信的过你。”李鸿章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关于和日本议和之事,子风打算如何处理呀?”李鸿章停顿了一下突然开口问道。

“回禀中堂大人,卑职以为日本此次议和并无诚意。”任超老老实实的说道。

“哦?何以见得?”李鸿章眉毛一扬忍不住问道。

“如果日本真的有诚意议和,就不会只派出一个小小的外相前来议和了!”任超非常认真的向李鸿章分析道,“如果日本真有诚意,他们的首相伊藤博文就应该亲自前来议和。卑职以为这日本人还是贼心不死,见打不赢我大清,便想在谈判桌上沾点便宜。”

李鸿章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那你打算如何应付这个陆奥宗光呢?”

“先晾晾他,反正我们不急着议和。”任超随口说道。“卑职这次和日本议和,以卑职看来不过是双方的试探性接触而矣。让卑职先探探日本人的底线,等到伊藤博文做不出了,亲自赶过来议和,届时再由中堂大人出面和日方议和岂不更好?”

“恩!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李鸿章点了点头说道,“只不过我们还有几万大军驻扎在辽东,虎贲军还有数千人驻扎在朝鲜,这几万大军,人吃马嚼。一天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如今国库空虚自然是能省则省,这议和之事也不能拖得太久。”

“请中堂大人放心,卑职心中有数,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伊藤博文就会巴巴的跑到天津。向中堂大人摇尾祈降。”任超微笑自信满满的说道。

“哈哈,如果是这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李鸿章忍不住哈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