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新三国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2页)

周泰道:“刘繇已是穷途末路,覆亡只在旦夕,贤弟又何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如就此与我归顺了孙家?”

我缚矟策马而回,沉声道:“兄长这一句劝降的话,想是在孙策处学来的吧,西风塘一别匆匆十余日,可还记得我当日曾说过的一句话吗?”

“什么话?”周泰问道。

我道:“宠虽出身卑贱,但也知大丈夫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我若想投降孙策,在当利口便已降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周泰急道:“贤弟,愚兄这些话确是为你好,你莫要徒逞意气,不听规劝。”

我知道周泰这一番话都是好意,刘繇犹猱寡断,又无识人之明,确实不是可以依靠的明主,但是沉臆于胸膛之中的铮铮傲气激励着我,身为一将,当不计生死,舍身杀敌,如此方不负男儿之躯,方无愧天地之间。

降敌叛变,乃小人行径,我高宠岂能为之。

见我默然不答,周泰以为我有所心动,又道:“我主勇力绝人,知兵善战,广用人材,善纳降将,愚兄新投不久,即封为别部司马,以贤弟之能,若到了我主处,又何止会是区区一什长?”

在这说话的中间,我与周泰手底下并没有空着,周泰双斧一招一式使将开来,呼呼挂风。而我则矟走偏锋,多以虚刺、点杀与之相峙,这一通撕杀看着热闹,实际上却是花哨的很,斗了十来合,我手中的矟还没与周泰的双斧硬碰硬的接触过。

那边黄盖、韩当等将隐隐的看见我竟与周泰撕杀得不分上下,不觉甚是惊讶。

我深吸了一口气,将矟提起,平直的擒在手中,对着周泰道:“兄长休再多言,结拜之时我就说过,他日阵前相遇,即是各为其主,若是热血男儿,就不可因是兄弟而手下留情,今日一战,你我兄弟就各凭着本事撕杀吧!”

说罢,便欲催马上前,忽然间,阵后喊声四起,我与周泰各自策马跳出圈外,回观看,见是刘繇前来接应,看人数约有千余。在地上撕打的孙策与太史慈见状也歇手罢战。

太史慈回军讨得一匹战马,上马摇戟来到阵前。孙策亦不甘示弱,取枪与程普换过战马。刘繇一千余军遂与程普等十二骑混战,逶迤杀至神亭岭下。

远处尘土飞扬,遮天敝日,我遥望观瞧,原是周瑜怕孙策力孤,已然弃了笮融大营,领秣陵军马赶来接应。时近黄昏,风雨暴至,两边只得各自收军。

当夜,时有片云遮住弯月,周围的山峦也隐在一片朦胧之中,太史慈与我统领着一队士卒,绕着营寨巡查,谨防敌人可能的偷袭,我军扎营之处乃是一道三角形的狭长平原,中间有两条浅川经过,东、南两个方向为连绵几里的神亭岭群山所阻,平原上有几座不高的的小丘陵。

“明日复战,少冲且看吾将孙策小儿擒于马下。”太史慈轻催战马,与我并咎而行。

我却没有太史慈这样的乐观,今日一番恶斗太史慈与孙策打了个旗鼓相当,明日再战恐怕也分不出个胜负,周瑜前来增援后,孙策的兵力已达一万五千人,而我军总数也不过七千众,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能够勉强维持一个平局就很不错了,那里还能奢望一战取胜。

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在神亭岭支撑到许贡、王朗的援兵到来就是胜利。

我神色凝重,道:“子义将军,明日孙策恐怕不会出战了!”

太史慈一怔,问道:“何以见得?”

我道:“今日孙策单骑上岭,险遭不测,程普、韩当诸将护佑不力,必恐责怪,明日两军对圆,诸将必人人争先,欲擒将军以雪前战之耻。”

太史慈哈哈一笑,紫膛色的脸上显露出一种舍我其谁的狂傲和锐气,道:“孙策帐下何人能是我之敌手!”

有了太史慈这般强劲的对手,依孙策的脾气一定会硬拼一场的,但现在他的身旁有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周瑜,他又会如何应对呢?我实在是猜不透。

这时,巡骑已到了营后,抬眼望去,只见依着小山,我军营寨中点点的火光忽隐忽现。这座小山的位置是如此的重要,如果被敌军分兵一路抢占,便可将我军致于两面受敌的死地。

“子义将军——,这一座小山。”我心中一凛,手指着山丘道。

太史慈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却没有会过意来,他问道:“这山如何?”

我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处山陵扼我营之咽喉,若是被孙策派兵抢占,那时居高临下,万箭齐,我军将士安有藏身之地。”

太史慈一夹马腹,风驰电掣般绕着山陵跑了一圈,待到我近前,他沉声道:“少冲,你我回军帐,向主公禀报。”

刘繇军主帐外,我焦急的来回跺着脚,太史慈进帐禀报已有一会了,怎么还没有一点消息,要知道兵贵神,拖延不得,万一让孙策抢了先,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等到天近黎明,太史慈一脸疲惫的从帐中出来,我忙上前问道:“主公如何说?”

太史慈闷声道:“主公——,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