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新三国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部分(第2页)

雷绪哈哈一笑道:“宠帅,等回到秣陵后我让自已家那婆娘也抓把劲,打仗咱不落后,这生孩子的事也绝不能拉下。”

高宠听雷绪这一句说得直白可爱,不禁莞尔,想了想道:“等一会儿,你去传我命令,把兴霸、休穆、伯言、子敬、元直、子扬等一干众将都召了来,我们一起痛痛快快的畅饮一番,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雷绪兴奋的大叫起来。

建安三年十月初,高宠在风卷残云的进行了大扫荡追击之后,将孙权的势力彻底的压缩到会稽一郡,6逊、甘宁、朱桓、李通诸军由北至南形成一道包围的锁链,将剩下的一万多孙军堵死在钱唐、乌程、会稽这三个地方。

若没有意外生,等待孙权的最后结果只能是覆亡,这是每一个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会猜到的结局。

此后,高宠在乌程、钱唐一线采取了适当后撤,避免激烈接触的举措,而在西线的林历山一线则增兵猛攻,李通在得到了迂回到此的朱桓军的增援后,对贺齐和董袭展开了正面的迎击,十月十日,李通、朱桓破贺齐于建安、汉兴,歼敌一千余众,原先归附孙策的越族三部复纳入庐陵郡治下。

会稽,街市上的热闹繁华掩不住人们内心的恐慌,不少大户豪族人家的大门都紧闭着,见不到往日车来车往的忙碌景象。

孙权临时住所设在会稽太守府,因为来得匆忙,府内的一切陈设比不得吴郡时那般考究,窗梭上贴着的绢绸也已经泛了白色。

书房内,孙权穿着一色的紫绸袍子,一双碧眼定定的看着案几上的古绽刀,神情落寞,在他身后,是比他更加年轻的孙翊和孙匡。

“父兄基业,父兄基业到了我的手里,却连这会稽最后的一地也不知能否保住!”孙权渭然长叹,曾经风光无二的脸上滚落两颗热泪。

“二哥,只要我等兄弟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高宠那小子得逞!”孙翊声若洪钟,年轻的身体里充斥着不羁的活力。

“就是二哥,三哥的话没错,虽然大哥不在了,还有我们两个呢!”孙匡挺了挺胸膛,学着孙翊的样子大声表白道。

孙权郁结的眉头没有因为孙翊和孙匡的一句豪言而展开,这几年来,身边的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让孙权感受的最多的是命运无情的捉弄。

一脸灰败的长史张昭急匆匆的推开书房的门,神情郁激道:“仲谋,贺公苗降敌了!”张昭文采风流,旧与琅琊赵昱、东海王朗俱名,归附孙策之后,更是出力甚多,乃是江东文官之,孙权少时曾拜张昭为师,故张昭直呼孙权之字。

“仲父,你说什么?”孙翊一把跳起来,抓住张昭微微抖的手问道。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氏。年少时曾为郡吏,守剡长。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齐镇永宁时,有商升、张雅、詹强诸贼作乱,齐受命进讨一战大破之,使得周围诸寇震惧。特别是最近半年来,随着吕蒙、周泰、程普等大将的先后阵亡,一向自诩良将众多的孙权也在用人上也感到了有些捉襟见肘。

“不可能,公苗不可能弃我!”孙权面上青筋突露,碧眼中露出绝望之色。

张昭长叹道:“起初我也不信,但这里有董元代的亲笔书信在,不由得我们不信。”张昭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一个皂囊递与孙权。

“建安、汉兴诸路现俱落入敌手,南路唯有东阳尚在,否则的话——!”张昭黯然神伤道。

“北线战局如何?”孙权问道。

张昭一顿,说道:“与高宠军在西南面的猛烈进攻相比,北线战局则一反常态的平缓,自九月下旬以来未有生大的战斗,据派出去的斥候探来的情报,高宠军出人意料的弃守了已经占领的吴兴、嘉兴两地,已基本上脱离了与我军的正面接触。”

“高宠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孙翊不解的问道。

“仲父,以你之见,高宠会平安让我们渡过这个冬天吗?”孙权的声音低沉,透着一股压抑沉闷的苦楚。

张昭道:“高宠,恶狼也,一旦肉在嘴中,怎会收口,不过他现在的举动也着实让人猜不透。”

孙匡忽道:“二哥,我可听说高宠前些天送了一个美貌女子与周瑜,莫非——?”

孙权碧眼中精光一闪,怒喝道:“四弟,休得胡言,那女子原不过是公谨宠幸的一个侍妾,我相信公谨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女人而背叛大哥。”

“可是,大哥已不在了,周瑜是什么心思我们谁也料不准?”孙翊道。

听到此处,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昭忽然间直了直身子,神情激愤的对着孙翊、孙匡驳道:“汝两个黄口小儿,休在这里搬弄是非,公谨虽然风流无羁,但为人却是坦坦荡荡,怎又可能做出不忠不义之事!”

张昭与周瑜两人平素见面,总是相看两厌,今日张昭却是一反常态的为周瑜辩解,让孙权也有些纳闷起来。

孙权安慰道:“仲父年事已高,不如暂先回去,孰是孰非我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