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最后的皇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李鸿章心下大惊,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告诉日本,日本占台湾会伤及英国的利益。伊藤博文当即反驳,英国已经宣布对局外事秉持中立,不会对日本占台之举做过多干涉。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16节:四 发誓〃终生不履日地〃(2)

谈判越到后来清朝方面就越被动。李鸿章在日本感到了一种可怕的压抑,日本人嚷嚷着继续对中国开战,并对打败中国而自信满满。日本诗人山田松堂还在报上登了一首诗〃三军万里向天津,正是东风桃李辰。星使乞和和未就,燕京将属手中春。〃寥寥数语,将日本得势的猖狂和中国失势的落寞,勾画得淋漓尽致。

整个日本都笼罩在军国主义的氛围之下,一些日本人已等不及要中国就范了。

在中国人眼里,战,战不利,谈,谈不顺的李鸿章昏庸无能,而在日本人眼里,狡猾老练的李鸿章又是日本侵夺中国的大障碍,李鸿章在谈判桌上为中国据〃利〃力争。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鸿章在日本又遭到了暗杀,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人,躲在李鸿章回驻地的必经之路上,对李鸿章开了枪。枪打中李鸿章的左颊,鲜血顿时流了下来,随行人员见李鸿章中弹,忙将他扶回官邸。

小山丰太郎并非日本官方派出的刺客,李鸿章遇刺一事,也让日本方面慌乱了一把。为了此次谈判,日本在外交礼节上格外小心,生怕一个疏漏被西方势力抓住把柄。听闻李鸿章遇此,日本政府马上暂停谈判,集中力量缉拿刺客。明治天皇下诏声明会严惩凶手,还让侍从武官带着两名军医亲自到马关探望李鸿章。日本皇后也派出12名护士,并送上了御制绷带。

李鸿章遇刺时已经73岁了,看着染满鲜血的官服,他喃喃地对左右人道:〃此血可以报国矣。〃

谈判桌上争执不下的,被这刺向李鸿章的子弹解决了。李鸿章倒在住所休养,日本很难再在停战上寸步不让。日本军医来看李鸿章时,特地叮嘱他,尽管子弹已取出,但还要静养多日,要好生调养,劳累不得。李鸿章却坚持和谈之事刻不容缓。

面对前来看望自己的日本要人,李鸿章流着泪说:〃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

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都认为,应该找个时间同意李鸿章的休战条件,谈判若脱得久了,西方国家一介入,日本将陷入被动。伊藤博文曾气急败坏地称小山的暗杀行动〃比发生在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严重〃。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将让步的打算告诉日本的其他政治要人,却遭来强烈的反对。伊藤博文甚至亲自劝说日本的文武大臣,还建议明治天皇告诉群臣,日本需要在和中国的谈判上做出让步。最后,由陆奥宗光告知躺在病榻上的李鸿章,日本方面同意停战。李鸿章这才觉得宽慰,要李经方和日本方面签订了《中日停战协定》。

遗憾的是,有黄海之战、旅顺之战的败绩在前,当时的清政府依旧没有深刻地认识制海权的重要性。日本有心将台湾、澎湖列岛排除在停战协定之外,即协定实施之后,日本并不会放松对台湾、澎湖列岛的攻势。

虹←桥书←吧←。←

第17节:四 发誓〃终生不履日地〃(3)

停战协定签完了,中日两国还要进行和议谈判。就在《中日停战协定》签后的第二天,和议谈判开始。陆奥宗光发现,中国很想知道日本到底要向中国索要多少赔款,就提出将和议条款逐条拿来进行商议。李经方察觉到日方的心思,声明中国只会在看完全部条款后才逐条商议。像缔结和约这样大的事,若不能统观全款,即难以逐条表明意见,和约中字字句句都关系着国家利益。陆奥宗光见中国方面不肯让步,也只好同意李经方的要求,但他又给中方提出了时间限制,规定中方必须在日方出示和约底稿的三至四天内,予以答复。

日本很快就拟出了和约底稿。日本要清政府承认,朝鲜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要清政府将京盛省南部地区、台湾、澎湖列岛永远地交给日本。要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平银3亿两,要清政府在已开通的通商口岸的基础上,再开设顺天府、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并规定所有从日本运入清国的货物皆减免赋税,赋予日本在清朝的土地上制造一切货物的权力。

这份底稿给李鸿章的震撼丝毫不亚于和约开始时日本方面提出的那些条件。李鸿章知道日本野心巨大,但未曾料到日本人如此贪婪。索要军费、减少关税也就罢了,日本还妄想得到中国的疆土。在日本之前,中国也曾屈辱地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但诸多列强中,如日本这样张狂的,也并不多见。李鸿章不顾伤痛,立刻找来美国顾问,美国顾问得知日本的条件,也觉事态重大,便联系英、法、俄三国,要这些国家联合予日本施压。

日本的和约底稿传到紫禁城,大臣们个个恼怒不已,翁同龢竟激动得老泪纵横。

光绪皇帝召集群臣,一同讨论应对之策。而面对日本如此苛刻的议和条款,朝中还有不少大臣认为应速速应允。翁同龢苦口婆心地大讲台湾的重要性,礼亲王、庆亲王都提醒光绪辽东比台湾还要重要。看着大臣们的争执,光绪不知该做何决断,因此,紫禁城迟迟没有给李鸿章发去复电。

李鸿章在日本苦苦等候朝廷的意见,可四日期满时,还没有收到朝廷的任何消息。李鸿章没有办法,只能自作主张,就对让朝鲜自主、割地、军费赔偿、通商权利等作出回应。李鸿章只同意让朝鲜独立,对日方提出的其他条件都进行了反驳。尤其是割地一项,更为李鸿章不能接受。他在反驳日方时提到,日本当初出兵朝鲜,口口声声是为了敦促朝鲜独立,还一口承诺绝无图中国土地之心。李鸿章提醒日本,不要仗着一时兵强力壮就得寸进尺,否则,中国人也会卧薪尝胆,奋起报复。至于兵费,李鸿章认为,日本不应漫天要价,而应向中方列出详细用度。日本索要的军费太多了,且在偿还年限、利息计算上又规定苛刻,中国无法照办。至于通商,李鸿章反驳日方的道理是〃中国如准洋商在华造土货,势必尽夺小民生计〃,到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将举步维艰,中国政府也无法出面予以保护。李鸿章早年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深知在外国列强的打押下民族工业的艰苦处境,李鸿章也一度有以实业兴国的打算。

◇欢◇迎访◇问◇BOOK。◇

第18节:四 发誓〃终生不履日地〃(4)

陆奥宗光看完李鸿章的答复,有些懊恼。李鸿章是个老辣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很难在中方答复中找到什么漏洞,只得再次找伊藤博文商量。日本也知道自己提出的条件并不那么站得住脚。

既然无法在中方的答复中找到漏洞,无法〃议政严辞〃地驳倒中国,日本干脆耍起了无赖。陆奥宗光反复强调清政府所处的不利局势,李鸿章只得再次请示光绪皇帝。光绪一时没了主意,便将日本人的议和条件告诉慈禧。

慈禧被日本激怒了,马上放出话去,说台湾、辽东一个都不能少,为捍卫这两块地,大清宁愿和日本再度开战。

李鸿章收到了慈禧的旨意,由于破译了清朝密电的密码,日本也知道了慈禧的意见。日本干脆把心一横,冒险胁迫起参与谈判的中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