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代逆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部分(第2页)

大汉朝的江山落到了这五个人手里,那还好的了吗?刘知远死的消息,传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护国节度使李守贞立刻自称秦王,打出了造反的旗帜。这李守贞也算是一员骁将了,他带着兵马直扑潼关,准备打下潼关再进逼汴京。

李守贞造反的原因很多,第一,作为曾经的大晋重臣,他在大汉朝总觉得混的不带劲,还没有大晋的时候官大;第二,杜重威的死,让李守贞多多少少有了点兔死狐悲的感觉,他怕郭威这群人对他下黑手;第三,他觉得刘知远死的太不是时候了,这大汉朝新立,开国皇帝就挂了,剩下一个小娃娃刘承佑,顶个屁用;第四,他府里面养着的那些僧人总说他有意象,隐隐暗示,他能够当皇帝。

有这么四点原因,李守贞的心里就有点活泛了。这个年月,皇帝是什么东西,十年前,安重荣就说过:“天子唯兵强马壮者能当之!”现在,刘知远死了,杜重威死了,他还怕谁呢?别忘了,他曾经是大晋的北路行营都监,大汉朝的兵马除了太原的之外,那些精兵都曾经是他的手下啊。而且,李守贞还隐隐想起前年,华山的陈传给他算的命,当时他听说陈传云游到他的辖地,赶紧将这位大师给请了进来,好酒好菜招待着,最后,陈传说:“让你家人都站出来,让我看看。”李守贞赶紧让自己一家人出来,站成一排,陈传看了几眼之后,指着他的儿媳说:“此人,当母仪天下!”

什么叫母仪天下,换句话说,我这儿媳妇要当皇后啊,我儿媳妇是皇后,我儿子不就是皇帝了吗?这可是大师说的话啊,想到这里李守贞的信心更足了。骑在马上也更加的高兴了起来,他催促着大军,朝着潼关开进。可惜,他没有想到,这儿媳妇,毕竟和儿子不一样,这儿媳妇日后果然就当了皇后,可儿子却早早的丧了命。陈传的话,不是说他们家会发达,而是说这儿媳妇日后会发达。

这潼关是山河表里,险峻的不能在险峻的地方了。可是没办法,造反嘛,本来干的就是铤而走险的活,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一闯。到了潼关后,李守贞立刻指挥大军向潼关发动了攻势,李守贞对士兵们出手还算阔绰,也颇得士兵的拥戴。当下这些军士悍不畏死的举着盾牌,或者放着弓箭,或者发射抛石机,喊杀声如雷。可惜,打仗不是比嗓门大小的,下面叛军喊得挺带劲的,损失了几百人,才冲到了城墙下。架起云梯,刚刚怕了一半,城楼上滚石檑木纷纷落了下来,砸的这些人,避无可避,不大会儿功夫,就又折了几百兵马。

“七哥,都半天时间,怎么还不发信号啊?是不是他们太紧张,忘了?”潼关附近的一个峡谷里,赵匡胤带着3000白衣骑兵,正等待着潼关发出的信号。早在十天前,郭荣终于从郭威哪里得到了任命书,镇守潼关。李守贞的行动早就被他们侦查的一清二楚。当下王朴就订了这攻守之计。以步兵守潼关,以骑兵埋伏在潼关左右,等李守贞的大军攻城疲敝的时候,骑兵突出,一举将李守贞击败。别忘了,这李守贞是从山西过来的,这河南也好,关中也好,都在大汉的手里。趁着李守贞士气低落的时候,突出奇兵,让李守贞以为是关中的救兵来了,这样,惊慌之下,李守贞兵败的可能性极高。

可是对于石守信来说,在这里看别人打仗,自己心里难免痒痒的,不断的站起来看看,生怕错过了潼关发出的信号。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对赵匡胤说了这么一句话。

赵匡胤嘿嘿一笑,指着左侧道:“那不是信号。整顿队伍,该让李守贞尝尝咱们白衣军的厉害了!”

第七十章 三路反叛(1)

第七十章三路反叛(1)

李守贞的大军在潼关城下攻打许久,别说攻下潼关了,就连潼关城楼也没几个人爬上去过。打了大半晌,军士疲惫,李守贞无奈之下,正准备下令暂且回营休息,明日再战。

他刚刚下了退军的命令,就听见东南面,马声嘶嘶。抬眼望去,东南面黄沙漫天,伴着风沙仿佛一条黄龙直冲了过来,马蹄声震得大地似乎都在颤动。李守贞也算得上百战的名将了,他一看这气势,就知道这股子骑兵至少有5000人马。此时退兵的命令一下,军无战意,此时再下令翻身复战,恐怕今天非败了不可。

李守贞的叛军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自己手下的百战精兵,二就是这一路上招纳的江湖好汉、草莽英雄。这些江湖人士持强斗狠,打起仗来玩命的上,战斗力也不算弱,可惜,纪律性不强,对军纪军令不太遵守。所以,刚才攻城这种强调相互配合的细致活,李守贞就没用他们,用得是自己训练有素的人马,可这个时候,自己的军队已经可是撤退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让这群江湖好汉断后,自己带着军队徐徐后退。

五代时,天下大乱,政府基本上没时间去管这些占山为王的好汉们,搞的这些人自视甚高,感觉打仗就像打家劫舍一般的简单,再加上刚才旁观了一阵子攻城大战,看的自己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也冲上去砍上几刀。现在李守贞终于下了命令,这些河中的好汉们,果然不含糊,不仅没有什么人临阵脱逃,反而都挥舞着自己趁手的兵器,刀枪棍棒,勾叉锤鞭,是应有尽有,一股脑儿的向骑兵冲锋了过去。大家伙儿心里想法都很好,一会儿冲到骑兵里面,我跳起来打人,蹲下来打马,这点骑兵,还不是轻而易举就被自己给灭了。

哪曾想,这两军还没有接触,对面的骑兵上来就是一阵子飞箭。飞箭如雨,直刷刷的射了过来,密集的程度,让这些江湖好汉们都看不蓝天白云。双刃刀也好、钩镰枪也吧,还没挥舞两下呢,就被活活的钉死在地上。前面的江湖好汉们鬼哭狼嚎,惨叫声连连,后面的腿肚子直抽筋,胆子小的直接就被吓怕在了地上,反映快的、胆子大些的,扭头就跑。这些人还没有接上阵呢,就彻底的败了。

不远处的李守贞看了,气的只骂娘,这些人投靠自己的时候,又是表忠心,又是强调自己的雄壮不怕死,没想到就被汉军的一阵箭给吓跑了回来。李守贞真是又气又怒,赶紧又指派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将领,率领亲军断后。只要结成方阵阻挡一下汉军,等自己军队撤回到大营里面就安全了。这5000骑兵,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干硬闯大营。只不过,潼关的守敌,放了这么一支骑兵在关外,光是骚扰,估计自己都会烦不胜烦。

也活该李守贞倒霉,他的大军还没有退回来呢,就有探马报告,说陕州兵马都监王玉烧了自己囤积在芮城的粮草,并且带着兵马从东北面杀了过来。李守贞一寻思,现在粮草也没有了,自己就算回到大营里面,又能坚持多久呢,既然这样还不如退回河中府,依靠着河中府高大的城墙,和堆积如山的粮草,怎么说也能坚持个一两年吧,在这个期间,请契丹、蜀国或者李唐替我出出头,说不定就能转危为安了。

想到这里,李守贞果断的下令留下一个2000多人断后,自己带着带着军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赵匡胤也就在李守贞的身后追了两下,攻占了李守贞的大营,然后就敲着得胜鼓回潼关去了。刚才杀那些江湖好汉,那确实过瘾,可等换了李守贞的嫡系部队,自己打起来就有点损失了。除了那些杂牌军,再看看李守贞的大军进退有序,颇有章法,自己追上去未必能讨得了好,所以,他并没有死力去追。

他心里很明白,现在和去年南下打楚国、打李唐不一样了,那时候刘知远在,谁都不敢有什么想法,只能通过打仗立功来升官。可现在刘知远不在了,刘承佑年轻,不能服众。自己的靠山是谁,只是能郭威啊。有种说法叫做养贼自重,有人反叛,郭威的权柄才会变大,自己才能水涨船高。

回到了潼关,郭荣大摆筵席,犒赏三军。到了晚上,他方才把王朴、赵匡胤找了,商议事情。郭荣说道:“王先生,七弟,我想向朝廷请命,带兵征讨李守贞,你们觉得如何呀?”

赵匡胤心头一动,却没有说话,只是拿眼睛瞟向王朴。王朴摇头道:“不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今天李守贞虽然败了,其实他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如果不是王玉烧了他的粮草,恐怕,他也不会轻易退走。今天,我们守住了潼关,就已经立下了讨伐李守贞的首功。我们有了这个功劳,不妨把追击李守贞的功劳让给别人吧。”

郭荣眼睛一亮,他明白了王朴意思,既然李守贞的实力没有大的损失,我们又何必急着去和他火拼呢?火拼的事情还是让给别人去做吧。

王朴继续说道:“以我之见,不管是王玉,还是镇国节度使(陕西华县)郭从义,他们都没有实力剿灭李守贞。这么一来,朝廷必然会起用郭大帅!这样。。。”

王朴说道这里,他住了嘴,不过这意思大家都明白了。王朴说了第二个原因,请郭威出山。现在是乱世,只有掌控了兵权,那才是真正的安稳了。郭荣年纪轻轻,他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当枢密使,而且也镇不住别的藩镇的骄兵悍将,可是郭威可以啊!只要郭威挂帅出征,那么趁着打李守贞的空挡,就可以把军权彻底的攥到自己的手里面。

郭荣微微一笑,正在这个时候,有侍卫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