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代逆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部分(第2页)

第九十章 联合契丹

第九十章联合契丹

乾佑元年9月,郭荣率领白衣军现在陇安击溃蜀军,其后又派人扮作蜀军,混入凤翔城中,是夜,打开凤翔城门,经过一夜的混战,俘虏了包括王景崇、张虔在内的大量蜀军和叛军的高官。三路反叛的凤翔路,已经平定了下来。

在蜀军溃逃了一夜,这编制早就混乱了,毕竟蜀军出大散关的时候,他有3万人呢,这三万人不可能自己都认识吧。再加上蜀军一路逃窜,军心动荡,脸上灰头土脸,人人挂彩,刚刚进凤翔府想的又都是“吃好喝好睡好”,整顿军队明天再说呗。谁也没想到,这大晚上的就有人开了城门。

郭荣、赵晖派人带着王景崇等人到汴京献俘,小皇帝刘承佑异常的高兴,用官方的话,这一仗狠狠的打击了这一小撮儿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名誉,打响了我国的国际知名度,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这得赏啊,在吏部尚书杨邠、三司使王章、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的建议下,大力封赏了有功人员。如果只是赵晖打赢了,赏赐也就是一般般,可这次确实郭荣立了大功。杨邠、王章、史弘肇这三个人可是郭威的铁杆盟友,郭荣是郭威的儿子,不就想当于是他们的侄子吗?自己这派人权势越大,自己地位才越巩固,才越能更好的为大汉朝服务。平时有郭威压着,他们还不敢过于封赏,现在郭威在河中,就是想说话,也来不及了。这三人一合计,就撺掇着刘承佑大力的封赏了郭荣,任命郭荣为西南行营总管,凤翔节度使。

诏书到了凤翔,郭荣立刻上表,极力推辞,谦称自己出力最小,能取得这点成绩,上靠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大汉的煌煌国威,后面又有王章等朝中大佬顶力支持,还有自己老爹的居中指挥,中靠赵晖、赵匡胤、王朴、高怀德、石守信、张永德、魏仁浦这帮子兄弟们,下靠的广大指战员不畏生死,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精神,才能又快又好的将王景崇的反动行为彻底的打压下去。

这么一来,刘承佑感觉对郭荣的影响极好,这年头,自己虽然是皇帝,可听话的人并不多,前阵子彰德军节度使王继弘未经奏报就擅杀了判官张易,就让他很恼火。这么一来,他也觉得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变动一下地方官员,把地盘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就扩大了封赏面,任命高怀德为彰义节度使(今甘肃平凉)、赵匡胤为静难节度使(今陕西彬县)、赵晖为顺义节度使(今陕西耀县),其余石守信、张永德、药元福、李彦从等人都授予了大大小小的官职,军士们也有了封赏,这下子全军咸服。郭荣从军节度使(比刺史高一级)的位置一下子崛起成了大汉朝西南面的方面大员,节制四个节度使13个州的地盘。

而刘承佑也终于挺起了腰杆,正式回绝了楚国的好意。

这段日子楚国和大汉朝有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随着马云班师回到长沙,面对着如火如荼的三镇反叛,他总想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要是这王景崇不是在凤翔,而是在宋州这样的地方,恐怕马云早就派人秘密的过去支援了。凤翔太远他够不着啊。既然三镇离得太远支持不了,他就转换了思想,派萧益出使汴京,带了些楚国的土特产,什么茶叶、棉布一类的东西。

萧益这趟出使,表面上看是入贡天朝,私下里却向大皇帝刘承佑提出“借兵平乱”的设想,就是由大汉朝出钱,大楚派兵平乱。由于前线郭威迟迟没有胜利的消息,刘承佑接了楚国的善意之后,在宰相苏逢吉的劝说下,也迟迟不敢回绝。虽然,史弘肇等人一直说,这楚国没有什么好心眼,虽然他们一不要地盘,二不要人口,可人有这么傻的吗?他马云就真的这么忠心?这楚国绝对是居心叵测,向来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咱们可千万不能引狼入室啊。

大汉朝朝野两党争执了许久,萧益也在汴京住了半个月,方才得到刘承佑的准信:楚王忠心可嘉,不过俺们大汉朝不需要。为了表示对楚王的感谢,刘承佑加封马云做什么天下兵马都诏讨、南面行营总管,还加封了马云的大儿子为襄王。大汉朝也实在,除了这份加官进爵的诏书之外,什么礼也没回,一分钱也没花。

萧益带着这份奏表回到了长沙,马云瞥了两眼就仍在了书桌上,撇了撇嘴,说道:“不知道寡人这个天下兵马都诏讨和吴越王的那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到底谁管着谁呀。”

“呵呵,大王,这不过是头衔罢了。倒是这个南面行营总管,说不定还有点用处。”徐仲雅笑呵呵的说道。

“徐爱卿,莫非你觉得李景是会承认寡人这个南面行营总管吗?不过,郭荣既然已经平定了凤翔的叛乱,我看李守贞他们也坚持不了太久了,咱们可不能等大汉朝腾出手来啊,咱们要尽快调整军队,布置对李唐的作战适宜了。对于李唐,我们最好是速战速决,震慑住大汉朝,让他不敢轻易出兵江南。”马云说道。

“大王,这威慑当然是个法子了,可是如果我们出兵李唐,那么大汉朝里面那也有远见的人,一定会看出来危机的。这。。。万一他们铁了心从中干扰,单靠威慑,可不一定行啊。臣以为应当再派人去一趟契丹,劝说契丹明年南下,牵制汉军,只要把汉军牵制上两三个月,我们和李唐基本上就可以决出胜负了,到时候汉军想南下也晚了。”赵普说道。

“契丹耶律德光刚死,他们会南下吗?”范质在一旁问道。

“那就要看许给他们多少好处了?”赵普冷冷的说道。

马云心里一跳:“寡人绝不做石敬瑭那样的人,这好处,钱财是可以给的,土地绝对不能给!”

“大王,您过虑了,就算我们愿意给,他契丹人也未必有那个本事从大汉朝手里拿过来啊!”

“那也不行!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害处显而易见,江南士林,抨击之声不绝于耳,大王不能冒这个风险。臣以为此事绝不可行!”拓跋恒在一旁说道

第九十一章 陪太子读书

第九十一章陪太子读书

“父王。。。父王!”一个胖乎乎的小孩突然掀开了门帘,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

“小王爷,小王爷。。。您小心着点。”正在勤政殿偏殿面外侍立着的大太监高进,慌不迭的跟了进来。

两侧坐着的都是朝廷的重臣,可小家伙却没有一点怕生的感觉。诸位大臣赶紧站起来,朝这小家伙施礼道:“参见襄王殿下。”

小家伙采都不采他们一下,直直的跑到马云身前,说道:“父王。。。父王。。。你在做什么?”

高进脸上趟着冷汗,这小王爷要硬闯,他也不敢强行拦着啊,可是,大殿里面楚王正在重臣商量军机大事呢。而他就是站在门外负责警戒的。这重要的会议,一下子就被小家伙给彻底的打断了。

门帘一下又被掀开了,一个正探头探脑的向里面张望着,正是马云的二儿子马允武。这小家伙瘦瘦弱弱的,性子也颇为腼腆,站在门口,犹豫着不敢进来。

马云笑呵呵的说道:“允武,你也进来吧。”转而,他又低着头,对身边的大儿子允文说道:“你怎么不带着弟弟在后院玩耍,跑到这里做什么啊?”

“后院不好玩。父王,你带我们出宫吧。我要吃上次那个冰糖葫芦。”小家伙说道。

这两个小家伙前年出生,当时饿了就哭,渴了就叫,把马云忙的不亦乐乎,可惜,两个小家伙都不记事,去年马云几乎奔波了一年,头五个月,马云北伐,后四个月马云则率军南下,一直到今年夏天的时候,方才带着军队赶回了长沙。以至于这两个小家伙对他都很是生疏,马云为了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就带着他们出宫完了几次,没想到这两个小家伙就此上了瘾,经常闹着让马云带他们出宫玩耍。

马云笑着,摸了摸马允文的小脑袋,还没有说话呢。拓跋恒却站起来说道:“大王,白龙鱼服最是危险了。殿下负天下之望,万万不可自蹈险地。再说,两位小王子,年纪幼小,犹如一块美玉,稍加雕琢即可大放异彩,大王您,又怎么可以带着他们出宫游玩呢,这。。。这不是。。。”

“吭。。。拓跋大人,寡人也是偶尔出去一次,并不是经常出去,再说了,寡人出去也是为了体察民情嘛。不过,拓跋大人,这话说得不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