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代逆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部分(第1页)

没石头啊!

中国有句戏文是这么说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见过军队行军打仗携带干粮、携带弓箭、携带其他攻城作战用具的,可是从来见过那支军队携带大批石头上战场的。带石头上路的,那不叫军队,应该叫建筑队!

抛石机可以随军携带,可是大石头只能是就地取材、靠山挖山,靠水摸河。如果碰到了大平原,那就没办法了。汴京还就是处在华北大平原上,附近别说大山了,就连个小山包都没有。最近的山,应该是嵩山了。从嵩山走到汴京,那自然很方便了,可是要几个人抬块大石头,走到嵩山,那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干。毕竟抛石机抛出去的石头,最小的也有现在大门外树立的石狮子那么大(它主要主用是破坏城墙的,砸人只是一个附属作用,类似于顺手牵羊)。

所以,要攻城,除了破着人上,用人命来换城池之外,就只能依靠着燃烧弹了。可是,楚军用燃烧弹着实打了几场名震天下的打胜仗,这一下子想瞒都瞒不住,燃烧弹的秘密已经是天下皆知。作为大楚的主要对手,大周早就派人以此立项,建了科研项目,研究出来好几种对付燃烧弹的方法。而对于汴京来说,他们在楚军还没有到来之前,就事先将城中的民宅和城墙之间,人为的做了一个隔离带。燃烧弹最厉害的是什么呢?不是它到处都能燃烧,而是它燃烧时释放了大量的热能,让挨着易燃物品比如木头等,很容易就点燃了起来。制造了隔离带之后,燃烧弹碰不到可以燃烧的东西,它的威力就大大降低了。

在震天雷对着汴京南城门展开一次攻击之后,钱清就传令使用燃烧弹,准备火烧汴京城。可是,过了一阵子之后,这燃烧弹抛出去不少,可是预想之中的大规模燃烧却没有出现过。钱清无奈之下,只好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

盔甲明亮的军士们或者手持大刀盾牌,或者手持强弓硬弩,排成一排排整齐的整列,在猎猎作响的锦旗飘舞声中,在催人奋进的号角声中,向着汴京城行进了过去。

天空中飞舞着如簧的弓箭,那是楚军为了压制城头上的周兵,用弩车弩床激射而出的,可是,周兵毕竟是出于守城方,城头上的周兵,或许会被楚军的弩箭所压制,可两侧高耸的箭楼上、瞭口处,却又大批周兵正偷偷摸摸的想楚军发射着弓箭。

“哈!!!”在进入弓箭的攻击范围后,楚军军士们齐声高喝着,将盾牌高高的举起,遮掩着身子,冒着爆射而来的弓箭,向着狼烟滚滚的城头发起了冲锋。整齐的阵型顿时分成了三部分,两翼的弓弩手在数量刀顿手的护卫下,逐点扫描般的向着城头,绞杀着周军的性命。而正中间的长枪手、刀顿手则排着队伍,在“咚咚咚”战鼓的催促下,向着汴京城发起了冲锋。与两翼的弓箭手逐步前进的方法不同,他们蜂拥而上,抬云梯的抬云梯,推冲车的推冲车,脚下快上一步,就多了一线活命的机会,也多了一线立功的机会。

“陛下,您怎么来了?城头太危险了,刚才楚军发射震天雷,那震天雷里面竟然暗藏钢针,对我军的士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您。。。这里不安全,您还是早些点会回去吧。由臣在这里死守。”新任的汴京都指挥使李谷见大皇帝郭威居然御驾亲临战场,连忙慌不迭的请求道。李谷本来是宰相,可是王竣被杀之后,郭威心腹的枢密使向训被派到河北,都督河北诸路人马,严密防范河东刘崇还有契丹人。这么一来,汴京城就少了一个足以震慑军队的将领,于是,郭威就任命李谷做了汴京都指挥使,都督汴京所有的人马。这李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家伙可以说是一个难得文武全才。

郭威哈哈大笑:“李爱卿,莫非你忘了朕的出身吗?昔年在汉太祖麾下,朕就是太原第一将,区区震天雷,岂能吓唬得了朕吗?士兵们不顾性命,保家卫国,使劲了他们的本分,朕来城头视察,鼓舞军心就是在尽朕的本分。李爱卿,你莫要再劝了,随朕去箭楼看看,这楚军到底强在那里。”郭威精神矍铄,完全不像两天前病怏怏的样子,李谷心下大安。对郭威也没有再劝,因为他也知道郭威是赫赫有名的大将,这种情况下,让他看一看,对整个战局有个全面的把握,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

望着城外如潮的攻势,郭威一脸淡定的神色,似乎并不将这攻城之事放在心上。李谷瞄了郭威两眼后,说道:“陛下,您觉得楚军如何啊?”

“进退有据,训练有素啊。如此军队,郭崇的砀山之败,便可以理解了。摆在这种军队手上,不算冤啊。你。。。”郭威看了眼站立在一旁的亲军侍卫,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然后才长叹一声:“爱卿,现在没有外人了,你老实说,对这样的军队,如果十万人齐至,你能坚守多久啊?”

“臣。。。臣可以守到援军到来,只不过,尚请陛下下一道圣谕。”

第64章 收编

第64章收编

行家一伸手,就只有没有。站在箭楼上观望了一阵子楚军的攻城战,大皇帝郭威敏锐的意识到,楚军不好对付。这么善战的军队,一点都不亚于自己的河北精兵。楚军此次前来,号称二十万,估计楚军行军打仗的部队,怎么说也应该有个七八万人。

郭威脸色淡定,可心里却忍不住常常叹息一声,如果七八万人都像城下这些楚军如此的善战,想依靠三万惊弓之鸟来守住诺大的汴京城,可就难了。所以,他在城楼上,有那么一会儿时间,他死守待援的决心动摇了。于是,他忍不住问了李谷。可没想到,信任的汴京都指挥使李谷居然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我能。只是李谷在“我能”之后,提出了一个条件。

就眼下这个局面来说,只要这条件不是太苛刻,郭威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当下,他笑着说道:“李爱卿,有什么困难吗?但说不妨,只能朕能办到的,朕自然会竭力帮你的。”

“陛下,臣想请陛下,允许臣在汴京城内,临时征兵。帮助我军守卫汴京。”李谷说道。

郭威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谷的用意:李谷肯定是觉得城里面守军太少了,他要增兵。郭威沉吟了一下,仔细的看了眼李谷:“李爱卿,你觉得临时征召些百姓,真的有用吗?大军作战,生死搏杀之际,这些人会不会。。。”郭威顿着不再说了,可是意思很明显:这些平头百姓,你让他们运送粮草、修筑城墙,那自然是可以的,可是你要驱赶他们上战场厮杀,恐怕没什么效果吧。昔年暴秦荼毒天下,山东英豪群起反抗,秦二世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启用了章邯,可章邯并没有从关中百姓里面组织军队,而是直接把骊山的囚犯们释放出来,组织成了军队,并依靠他们打死了项梁,围困了邯郸。换句话说,真正要上战场,宁可用那些打过架、斗过殴的死刑犯,也比平头老百姓要好上许多呀。

“陛下的担心,臣是知道的。臣要征兵,只是从百姓里面选些强壮之士,这主要的兵员却不是来自百姓。”李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