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五代逆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部分(第1页)

“陛下,咱们再往北边走一点,那边就是临时的军营。”王全斌在马云的身旁说道。皇帝主要还是看骑兵的,至于这军营不过是附属品。马云还没有无聊到千里迢迢跑来看人盖房子的地步,虽然说,房子占地面积很大,有点小区的意思。

再往前走不多远,就见前面黑压压的一片人,正是王全斌所部的骑兵。马云眯着眼睛眺望了几眼,大致上估摸出这人数也就有个七八千人左右。马云毕竟打过仗,带过兵,这军队人数上的多少,他看一眼心里面还是有点数的。要是一般人来看,可能就会认为有几万人,原因很简单,他没见过那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啊,所以心算起来存在着偏差。说到这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典故,叫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苻坚,在淝水打了败仗,一路向着北方狂奔,这半路上,扭头看看身后的追兵情况,就见身后远处树木旺盛的八公山上,黑压压一片,就觉得是大批的晋兵,心里更加着慌。后世的人,说起这个典故都是持嘲笑的态度,说这姓苻的小子,也太没胆了,被几棵破树都下称这样。

事实上,这个典故是值得探讨的。如果八公山距离苻坚很近,那么苻坚要么是眼神不要,要么真的是怕了、慌了;可距离近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为什么,因为当时苻坚刚刚失败,十几万军队还没有走散呢,就算一平方米的人口密度高达5个人,晋兵也没有可能出现在苻坚的身边。那么只有一种情况了,八公山距离苻坚比较远,苻坚只能看个大概。这树木迎风招展,晃晃悠悠的,很具有动态美。曾经统领过数十万军队的苻坚,有过远距离观察大兵团运动经验的苻坚,误认为八公山上都是晋兵。也就是说,苻坚为什么会“草木皆兵”,那是因为人家有经验,因为人家见识广泛,因为人家学识丰富,因为。。。总之,人家不是一般人,那一般人还真犯不了这样的经验性错误。

马云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等走到近前之后,他更是笑意盈盈。这一笑还真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但是却不是满意的微笑,只是。。。只是觉得好笑。为什么,伪周对南方的蜀国、楚国进行马匹禁运。大楚的马匹只能是来自于荆湖一带山里面的,似乎有点退化的马种。说它退化,是因为太矮太瘦,和骡子差不多,咦。。。这里面似乎还真有几匹骡子。王全斌挑选的军士都是唐州一带的北方人,个头都还不小。骑在这么迷你版的马匹上面,有几个头大的,感觉就像骑在了藏獒身上一样。马云瞬间又有点笑不出来了,这。。。这打仗能行吗?这骑兵还真的是需要好好的训练。

第156章 养马之术

第156章养马之术

原本,王全斌受命训练大楚骑兵的时候,他是异常高兴。说实话,在大楚的一线将领里面,他是位居末列的。不要说和朱元、马光猛、林仁肇、丁思瑾、曹芸这些统兵大帅,和周行逢、张文表、申屠从坚这些勇武之将相比,就连小字辈一些的曹彬、潘美,他都比不过。如果不是汴京之战,他表现不错,再加上边境之战钱清等人丧命,也轮不到他跻身一线。

可是,上述这些将领没有训练骑兵的经验,就是身居重任,脱不开身,比如曹彬,他一直以来都是负责骑兵训练的,可是,他现在身居徐海防御使,实际上负责东线,淮河以北四州的防御,根本是脱不开身。当然了,马云现在对曹彬颇为欣赏,有培养他为方面大员的意思,单纯的训练骑兵,对于曹彬来说有点大材小用了。

大楚的高级将领们都清楚,马云统一天下的心思,从来都没有断绝过,要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就一定要参与北伐,在北伐中建功立业。组建骑兵的消息一传开,防御使一级的将领们纷纷活动起来,有没有私下找门路,马云不清楚,可马云清楚的是,一封封请缨书雪片一样的飞到自己的御桌上,内容都是一样的,请求训练骑兵。这其中竞争的激烈,让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当任命诏书到了王全斌的手里,就连他自己一时之间也是难以置信。

可是,王全斌高高兴兴的跑到房州去接受马匹的时候,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王全斌是北方人,骑兵的高头大马见得多了,突然看到大楚的迷你马,心里面甭提多泄气了。可是,一来王命在身,不容他回头退让;二来,他深知大楚目前的困难,能有这几万匹马,或者“骡子”,已经是实属不易了;三来,陪同他一起来接受马匹的是中线统帅丁思瑾,从这个细节上面,王全斌心里也明白大楚对这几万匹马的重视,让他不能不硬着头皮上,争取化被动为主动。

王全斌一方面接受了马匹,另一方面枢密院也秉承皇帝的圣旨,在中线、东线二十多万大军中,挑选了一些会骑射的军士,共8000人交给了王全斌,算是大楚第一支师级骑兵部队诞生了。

作为统帅,王全斌不可能只骑着自己的北地马,还是要骑一骑楚国的土著杂交马。不骑不知道,这骑了之后,让王全斌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楚国马矮却是矮了点,可是耐力不错,跑起长途来,似乎比高高大大的北地马还擅长,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最重要的就是负重能力不行。要是军士带的兵器多了,这楚国马就跑不起来,而且冲锋起来的爆发力也不够。最重要的,让王全斌头疼不止的是,这些楚国马都没有见过大世面,战鼓声,或者说噪声一大,这些马匹就有点受惊的意思。

再加上这8000军士,都是骑过马的人,就算是没骑过名贵的北地马,也总算是见识过北方马的高大,一看自己手上这些“小骡子”,一下子都泄气不说。这些日子来,王全斌不是抓紧时间来训练他们,而是费了好大的心血,来教育这些兵蛋子们“爱自己的马匹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总之,这段时间里,王全斌是费劲心思,才使这骑兵部队有了点样子。

马云率兵打仗多年,阅兵也搞过很多次。这次扫了几眼前面这群大楚未来的游骑兵们,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了起来。**他老人家说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朝堂上讨论几天,自己觉得对骑兵组建充满信心的马云,看到这些骑兵们,看到将来可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骡子”们的时候,心里有点沉甸甸的。

马匹是由兵部负责征收的,军士却是由枢密院派员挑选的。这两个朝廷军事部门之间,显然沟通不够。至少,枢密院的人并不太清楚这马匹的实际情况,他本着好兵用在刀刃上的心思,选的人除了会骑马之外,就是要求个头高。可惜,高个头的人,到了这支“骡马队”之后,变得有点不太适合,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骑马不想骑马,像骑狗。

见马云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王全斌赶紧诉苦。就算马云不说,王全斌自己也要上奏章解释解释了。

“陛下,这些军士们在过去的部队里面,多曾经骑过马,多多少少有些马术,射箭的本领也不差。但是。。。”王全斌心里在组织着言语。他是军队系统里面的,他知道这肯定是两方面事先没有协商好,弄得有点不太配套,这8000人里面,至少有几百人都不适合。可这个问题不能明着说,不然一张口就得罪人。

马云却好像没有听明白王全斌的意思,见他说话吞吞吐吐的,大手一挥说道:“朕这次来,就是要听听你的意见,看看你有什么要求。你有要求,朕举倾国之力,也要满足你,可是,你要练不好军队,达不到朕的要求,那。。。可就是你的责任了。”

皇帝的话柔里带钢,让王全斌心神一震,再也不敢隐瞒什么,开口说道:“陛下,臣。。。臣认为这马匹已经不少了,组建一支8000人的部队够用了。可是,这军士却不太合格。咱们大楚地处南方,军士接触马匹的机会毕竟太少,想短时间成军,很快就出来战果,这难度还是很大的。”

马云点了点头,道:“军士不会骑马,却是是一大难敌。王爱卿,”马云用手一指骑兵部队说道:“王爱卿,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居然能将部队训练成这个样子,实属不易啊!”

王全斌心中有些感动,他说道:“陛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臣接手军队不过半月,能有这样的成果,丁大帅、朱大帅乃是首功啊。”

马云呵呵一笑,遥指着那几个身材高大的“骑狗者”说道:“王爱卿,那几个军士如此骑乘恐怕和我们的要求不相符合吧。我听说这房州马耐力好,可是负重能力一般。你对这些军士有什么训练计划吗?”

王全斌心中暗赞马云知兵,他拱手说道:“陛下真是知兵之人,一下子就指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些军士都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之辈,而且马术纯熟,按理说,乃是骑兵的好坯子。可是,却与咱们眼下这支骑兵部队不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