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伏藏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部分(第2页)

“我已经决定了。”林轩将绳子一端抛下黑洞,淡定地微笑,“放心,我会平安归来。”

田梦浑身颤抖,几乎握不住绳子和小刀。

“放心。”林轩走过来,轻轻拥抱她。

“我等你回来……死约会,不见不散……”她控制不住牙齿的颤抖碰撞,发出一连串可怕的“嘚嘚”声。

“当然,不见不散。”林轩放开双臂,走到金属层边缘,先抓住绳子轻轻一拽,将两人之间大约三米长的这一段绳子绷紧,然后背向深洞,缓缓后仰,采用“蝎子倒爬墙”的身法,迅速下滑。

田梦双手握着小刀,刀尖抵住金属洞壁,稳稳地将绳子固定住。

她恨不得将自己的身体融化,跟金属层浇筑在一起,形成千年不朽的锚桩,负担着林轩的身体重量,确保他能平安归来。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忽然间,田梦脑中浮起了《庄子??盗跖》上这段话。

这是《庄子》中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痴心的尾生与心爱的姑娘相约于桥下,心上人迟迟不至,河中涨水,尾生信守诺言不肯离去,最后抱桥柱溺亡。

据中国大陆的《西安府志》记载,尾生殉情的桥就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

因为这个故事,尾生就成了“死约会、不死不散”的代名词。

《国策??燕策一》曾记载: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

李太白《长干行》诗中也说: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林轩,你一定要回来,否则这巨大的寒潭就是我们的合葬之地。”田梦喃喃自语。

她没有探身俯视林轩越来越黯淡的影子,因为泪水已经夺眶而出,迅速模糊了她的视线。

只用了三分钟,林轩就滑到了绳子尽头,也超越了金属层,悬空于无尽的黑暗中。他稍稍休息,揿亮电筒,向脚下照着。

黑暗没有尽头,光柱延伸到百米开外,仍旧没有照见任何实物。

林轩感到后背发凉,庆幸之前自己救下了田梦。否则的话,她就彻底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他平举手电筒向四面照,这次的情况稍微好些,金属层的半径约五十米,边缘呈弧形向下过渡,再次伸展到半径八十米的位置,笔直向下,形成巨大的圆筒形洞壁。

“到达那里,就能一路向下,探索至秘密核心。”他闭上眼睛休息了两分钟,咬了咬牙,再次做了非同寻常的决定,“下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来了,就一次性解决问题。”

他深知,此行稍有差池,就再也看不见藏地的青山绿水了。于是,他在心底反复确认,到底要不要下去。

“有两辆车子被撕成碎片那件事可知,本地与鬼湖拉昂措相通,犹如物理学上连通器的两个出口。这种复杂的金属结构肯定是有某种特殊的作用,而不是古代人类的石砌祭坛、土坯城堡之类。它被设置为小圆孔、大黑洞的虹吸结构,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黑暗尽头,一定有另外一些配套设施,驱动着水流的升降吞吐。我到那里去,就能成为操控者的一部分,一定可以找到脱离险境的方法。”他做了最大胆的假设,接下来就是小心求证,完成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工作。

他靠近金属层,左手抓着绳子,右掌伸出去,紧贴在金属层底部,缓缓地呼吸吐纳,使得掌心里产生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吸力。

这是中国古代异术“壁虎游墙功”的最高明手法,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完美模仿壁虎四脚吸附墙壁的动作,能在任何平面上自由移动。

“比想象中容易一点!”林轩松了口气,左掌也贴上金属层,完全放开绳索,身体悬空。之后,他凭着双掌吸力,慢慢移动到弧形地带,然后又到了垂直洞壁处,再慢慢向下,进入黑暗中。

下降了十五米左右,林轩的脚尖触到了坚硬的地面。他试探着双脚落地,腾出手来,揿亮电筒观察。可惜的是,这里并不是黑暗尽头,而是一个半径为八十米的金属空中平台。平台中央,也有一个直径十米的圆洞,继续向下延伸。

林轩曾在尼泊尔看到过“梯形提水管道”一类的农业灌溉装置,农民们为了将低处的河水运到抽水机提升扬程达不到的地方,就按照二十米一层的频率修建了十几级平台,平台上筑造贮水池和水泵,用反复的抽、放、抽、放过程,将峡谷中的水提升五六百米,供山顶的村落使用。

他怀疑,自己眼前所见到的,也是那样的结构。

那样的话,即使他再下降百米,也无法接触到动力核心。而且,“壁虎游墙功”相当耗费体力,他的双臂已经感到酸麻,恐怕支撑不了太久了。

“看来,只能半途而废了!可惜,可惜,可惜……”他蹲在圆洞边,不禁捶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