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鲜战争备忘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彭德怀看了看毛泽东,犹豫着说道:“老毛,战场上枪弹无情,若有个闪失……”

毛泽东说:“此话怎讲?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年轻人到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有好处。我看,当前正是用人之际,算他一个也无妨。”

毛岸英赶紧站起来向彭德怀敬了个军礼,说:“彭叔叔,我本来就是军人,将来要在您的指挥下,做一个好兵。”

彭德怀只好点点头,笑了。

就这样,毛岸英荣幸地成为赴朝参战的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志愿军”。

次日上午7时,一辆又一辆轿车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送走一批赋有特殊使命的人物:彭德怀、高岗、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和总参作战部的几位同志。

不多时,一架里-2型飞机从北京东郊机场起飞,像一只巨大的铁鸟射向蓝天,飞赴沈阳。

箭在弦上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的消息传到13兵团,顿时一片欢腾。

洪学智拿着彭总的任职电报兴奋不已:“太好了,有彭总当司令,还不把美国鬼子打的一塌糊涂!”

1950年10月8日,彭德怀到沈阳的当天下午,立刻在沈阳紧急召集13兵团及东北军区负责人商定于次日召开参战部队军以上高级干部会议,部署出国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动员。

辽宁宾馆会议厅,宽敞明亮。20多位军以上干部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凝重。

彭德怀先在会上谈了出兵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着重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它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等我们摆好了阵势才来打我们。他们是机械化,前进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必须抢时间。中央要我到这里来,也是三天前才作出的决定。”

彭德怀顿了顿,又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个苦命,不过,如果没有苦,要共产党员干吗?我彭德怀本事不大,确实是廖化当先锋喽!中国生,朝鲜死,朝鲜埋,光荣之至!”

彭德怀发自肺腑的一席话,引来雷鸣般的掌声,在座每一位将军无不为之动容。

10月11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一部乘上列车。列车满载中朝人民的重托与期望,告别沈阳,向朝鲜江边的安东呼啸而去。

正当志愿军磨兵砺马,积极准备出兵之时,斯大林却出尔反尔了。

1950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踏上了秘密访问苏联的道路,主要目的是告知中国决策出兵朝鲜,并请求斯大林和苏联政府提供军事援助和派空军进驻东北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沿海大城市,掩护志愿军出国。在此之前,党中央曾与苏共中央进行了初步协商,中国出兵援朝,苏联即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并答应给中国20个师的装备。毛泽东特派周恩来访苏,是为了协商落实这些问题。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11)

周恩来和工作人员师哲(兼翻译)10月8日从北京出发,乘飞机到莫斯科。借故不愿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也前往苏联养病。这时,斯大林正在黑海海滨休假。10月10日,周恩来、*乘飞机到了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休养地会见了斯大林。

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斯大林最终答应先装备中国10个师,并同意空军进驻安东一带沿海大城市驻防,这个结果对中国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周恩来立即返回莫斯科,向毛泽东汇报了会谈情况。

当晚,劳累了一天的周恩来正准备就寝,突然接到了莫洛托夫的电话,他干巴巴地转达斯大林的通知:“苏联空军没准备好,要暂缓出动。”

周恩来震惊了,他反问莫洛托夫:苏联空军究竟何时能够出动?莫洛托夫含糊其辞:“苏联可以派遣空军到鸭绿江北岸的中国境内驻防,这没什么问题。但是,至少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无法进入朝鲜境内掩护志愿军作战。”

莫洛托夫的一番话让周恩来心潮起伏,无法入眠,他连夜将这一情况向毛泽东报告。

1950年10月12日,安东。

在安东“伪满八大景”之一的镇江山下一座日本人建造的洋房里,彭德怀接到了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带来的朝鲜战局最新情况,美军3个师、英军1个旅及南朝鲜军第1师已集结在汉城以北三八线上的开城、金化地区做进攻平壤的准备,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已经万分危急!

朴一禹还谈到,东部战线南朝鲜军主力2个师已到达元山,另有3个师正向元山附近地区集中。美第8集团军3个师在大田、水原地区正推备北进。金日成首相指挥的朝鲜尚能战斗的部队仍在三八线坚持抗敌,南部人民军撤至三八线以北的有5万人,其余大部分还滞留在南朝鲜。

朴一禹最后诚恳地表示:“形势万分危急,我再次代表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中央,请求中国党中央尽快出兵支援。”彭总当即答应立即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

听完朴一禹的情况介绍后,彭德怀立即召集邓华、洪学智等13兵团的领导开会对志愿军入朝后的部署重新进行了研究。

就在彭德怀加紧准备入朝作战之时,一封电报让他感到既突然,又迷惑不解。这封内容是:

彭高、邓洪韩解:

(一)10月9日命令暂不执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毛泽东10月12日彭德怀看着电报,神情表现很疑惑,但他什么也没说,脑筋里紧张地思考着。13兵团的领导焦虑地对彭德怀说:“兵贵神速,十万火急!我们再晚几天入朝,人民军更难有组织地撤退,过江后我们何来立足之地?也不知又有什么重大情况发生。”

彭德怀沉默不答,晚上也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早晨他即乘飞机回北京了。

1950年10月11日深夜,毛泽东接到周总理报告后,对苏联不为中国入朝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不得不召*议再度慎重考虑出兵援朝的问题。

由于苏联的临阵退缩,毛泽东再次陷入了痛苦的决策和抉择。对于抗美援朝,毛泽东已经考虑到了最坏情况,即使与美军发生全面战争,也是以苏联联合出兵来考虑的,现在,苏联不派空军支援,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要出兵,就得自己单干,同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军事强国直接较量!而且苏联军事装备也无法马上到来,我们出兵援朝,就得靠我们当年缴获国民党的日本侵略军的三八大盖枪加炒面袋,去同拥有现代飞机大炮坦克的机械化部队作战,美军占有制空权、制海权,依仗空中优势,对我志愿军会造成多么大的困难啊!

毛泽东出兵的决心一旦定下,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但是为了对前线千万将士的生命负责,他必须就新出现的情况和前线司令员以及政治局同志再次进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