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庆熹纪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部分(第1页)

?br>

“你还真会欺负人呐!”驱恶在明丽的阳光下如此用力瞪大眼睛。

“你轻功不如我,就别和我争。”辟邪手腕微转,让丝线缠在手指上,小王爷的霸道专行仍没有完全从他身上隐去。这是辟邪十四岁的阳春,一只来历不明的风筝占据了他和驱恶短暂的快乐,让他们完全忘却了此时攀登的老树早已不能承受他们旺盛的精力。

“小心!”驱恶尖叫了一声,辟邪脚下的枯枝正向他兜头砸来。

辟邪身体腾空,从两丈多的高处摔了下来——一只年轻强壮的手稳稳地抓住了他的手腕,“我叫你小心了!让你抢!”驱恶俯视着辟邪煞白的脸色,放声大笑。

“喂!”更让辟邪担心的是驱恶身下传来的树枝呻吟之声。

驱恶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哟,不好!”

——在他们仰面朝天摔倒在地的时候,描金染红的风筝正被翠绿的树梢重新振入湛蓝的天空。

“呵呵。”驱恶笑得喘不上气。

“你们在做什么?”廊下传来七宝太监的怒喝,“滚起来。”

辟邪记得那种明丽悦目的阳光就在他生命里瞬间闪过,之后的日子就像居养院的正房中的幽暗一样,寂寞而镇静,永不动容。

辟邪慢慢将锈剑奉回正中的几案上,仍用白缎小心覆盖,一如既往轻声祝祷:“师傅孤身在外,一路小心,师傅对弟子恩重如山,定要身体康健,看到弟子成功的一天。”他默默合十半晌,最后艰难地喘了口气,扶着几案微微颤抖着。

“六爷。”明珠轻声唤道。

“我不明白。”辟邪重又抚摸着锈剑,“明珠,为什么这世间到处都是我的牵挂?师傅断送驱恶不够,还要送来李师与我使唤?他既然教我的都是斩钉截铁、无情无义的手段,为什么还要让这些人对我不住羁袢?我真的不明白。”

陆过(7)

“牵挂?”明珠微微牵动着秀丽的嘴唇,倾听锈剑渐渐随辟邪的心血翻滚透出清啸,仿佛七宝太监深刻的笑声。

康健(1)

春日的上午没有当值,在宫中悠闲走动,对伺候在主子身边的贴身内臣来说,真是奢侈的享受。康健从慈宁宫走出,到西外路的尽头折向东边的居养院。院中静悄悄的没有人声,左手的大树又是一年的浓荫蔽日,令他不知想起什么似的,微微出了一会儿神。

“是七爷么?”廊下步出一个苗条的身影,以袖障目婉转笑道。

康健惊了一跳,“明珠姑娘?久违了。”

“可不是,”明珠走过来道,“前年从寒州回来之后,只和七爷见过两面。七爷这是……”

“啊,”康健笑道,“听说师哥最近高升到乾清宫去了,今天我得闲,想过来给他贺喜。”

“七爷来得不巧,六爷这些天一早便去乾清宫,晚上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康健眼中笑意更胜,“姑娘倒是天天望这儿来?师哥还得姑娘操心。”

明珠脸微微一红,“七爷在说什么?小心你师哥知道生气。”

门外小顺子奔进来,不是时候地大呼小叫:“明珠姐姐果然在这里。”

明珠啐了他一口道:“什么果然在这里?你师叔跟前不知有点分寸。”

小顺子连忙向康健行礼,喘着气道:“不说这个,现在秀女进宫候选,太后的懿旨要姐姐考校女红。师傅从内务府得了消息,要姐姐快回去候旨呢。”

明珠忙向康健告辞,小顺子也要回乾清宫听辟邪使唤,眨眼间居养院又是寂静无人,只有树叶任和煦的微风吹的沙沙细声。康健走入正房,景物如旧,一尘不染,仿佛七宝太监就要从内堂步出。康健扑通跪倒在七宝太监的正座之前,不由泣不成声。

从去年八月至今,派往各地的征粮使不负皇命,征得粮饷共计六十万两。因高厚获罪,洪州的钱粮没有按预期征齐,但洪王却一样命人押送二十万两白银,如期送至京城。皇帝不但对洪王甚是嘉勉,还将御用的佩剑赐名定国剑,使人奉往多峰大营,勋其子洪定国为上轻车都尉,彰其平寇有功。他们君臣此番做作,朝廷内外一片歌舞升平。户部尚书罗晋和兵部尚书翁直因此上本,奏请将各地征粮使诏还。

以皇帝的意思,仍要征粮使在各地监政,不免问起心腹几个人的意思。

辟邪笑道:“罗晋和翁直两人各有妻弟在藩地征粮,有高厚的前车之鉴,恐怕亲人有失,想要他们早日回京,也是人之常情。”

成亲王在一边道:“原来如此。”

皇帝道:“朕的意思是让他们再多留一阵。眼看北边吃紧,各地没有人监政,只恐藩地到时会成心腹大患。”

辟邪道:“奴婢倒有别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