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退役宫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部分(第1页)

明净一五一十把那天和明澈的谈话内容全告诉了长生,长生听明白了,现在谢家的主要矛盾是在太子和秦王两党之中立场不一致,小小一个谢家,成年的主子不过五六位,矛盾却如此尖锐。而明净明着听从嫡母的安排,实则为明澈办事,夹在中间恐怕也不好受吧。

他们的父亲谢无涯在世时,因为最初支持的是秦王,也跟随的是秦王,筹集的财力也大多给了秦王,所以死忠秦王,为了秦王不惜放弃公侯之位,甘愿居于一个小小的武功郡伯,只为了秦王能够在关中之地有武功这么一块退可居蜀进可入京的根据地,不至于被太子建成一网打尽。

长生暗暗佩服他识人之准,居然临终有命谢家必须死忠秦王,她才不认为谢无涯只为忠义,而不顾儿孙的生死和谢家前途。他当年能在为杨广宠臣时之时暗中资助看起来处于劣势的李渊,到后来不惜压上全部家当,说明他必定有远见卓识,预料到李渊有执掌天下的一天。

果真大隋灭亡之后,谢家的富贵越发安稳。临终之时,又以独特的政治嗅觉预计到将来坐天下的必定是看起来犹如困兽的李世民,而不是似乎胜利在望的李建成。如果谢家主子齐心,遵从他的遗命死忠秦王,那么李世民继位后,谢家的日子岂不是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可惜呀,老夫人和明清受裴家影响,又为朝堂局势所迷惑,一心为太子效力。

好在明澈严守老父之命,也颇有政治远见,无论建成的权势多么大,无论世民处境多么困难,他都准确地判断到两人成功的可能各占一半,并选择了始终忠于明澈。所以老夫人说明澈死忠秦王就不怕将来锦姝被卖入教坊,真是很可笑,等到玄武门事变发生后再看谁输谁赢吧。

事实证明,玄武门事变中,建成抢先朝世民射了一箭,只不过因为技艺不精或者说不够镇定给射偏了,反被世民一箭射下马而死。

两人之前所有的种种努力都在这生死一箭中,若是太子一箭成功,那么惨死的就是秦王,成功的机率果真各占一半。胜者为王败者寇,无所谓谁善谁恶,只有谁输谁赢,若是太子成功,那么秦王身后的一切,骨肉家人、亲友手下,全都有会被太子严惩,如同秦王即位后对待太子的家人手下一样。

“自从那些次和大哥深谈之后,我才知道为何太子下了那么大功夫拉拢大哥。这些年,太子为了踩倒秦王,在皇上的帮助下做了许多事,包括对秦王在军中的心腹明升暗降夺其实权,而秦王最大的两个势力他却始终无法,一是大哥在晋阳或明或暗的重兵强马,一是长孙无忌的运筹帷幄,这两个不去一个,太子能不能坐天下很难说,就是坐了天下也坐不稳!长孙无忌是秦王的姻亲,他当然死忠于秦王,太子也知无法从他身上下功夫,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到大哥身上。”

长生却不解了,假如历史是反的,就算没有玄武门事变,最后太子赢了,那么秦王所有的势力一定会得到彻底清除,太了的天下怎么会坐不稳?就是有长孙无忌和谢明澈又能怎样,到时还不是全被一网打尽?

明净看出她的疑虑,轻笑一声:“别急,听我说。秦王的地位是血雨腥风里拼出来的,手下又是人才济济,他果敢善断,手段狠绝,为了江山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又怎甘束手就擒?大哥说他不但不顾一切地跟太子争天下,还早就想好了退路,就是万一失败也不至于下场惨淡。他能想到自己的退路,皇上和太子也能想到,因为有皇上的鼎力支持,所以太子自信一定会得到天下,所以他现在根本不为继位发愁,却深怕秦王事败后会留有后路,将军再起兵跟他争抢天下。”

长生渐渐有些明白,明净正色道:“这个退路就是大哥。他有两条退路,一条是经武功入蜀中分国而治,他在蜀中做战多年,有一部分拥护者,若如蜀肯定会占领南方各地同太子分国而治,到时将会有南唐和北唐两个大唐,但是在蜀的势力比较分散,想要匆忙召集有一定难度,弄不好会被太子打个错手不急或者势力被分化。二是出潼关奔晋阳,控制晋地拥兵自重,然后召集旧部等待时机抢夺太子的天下。他若入蜀,凤翔守将陈中天是个痴汉加勇汉,只认皇上不认什么太子与秦王,所以过凤翔难度较大。而潼关守将杨相成与长孙无忌是表亲,死忠秦王,我估计皇上传位给太子前,一定会千方百计把杨相成调走,也因此可以确定他定会入晋,而大哥在晋的兵马势力就是他以后最大的凭仗,没有这个,他将一败涂地。”

长生总算明白了明澈对于秦王的重要性,他就是秦王的退路,就是秦王在角逐皇位失败之后再起死回生的法宝,难怪太子千方百计要拉拢明澈,而裴家就是太子拉拢明澈的媒介,裴家也很懂得明澈的心思,他现在最看重的莫过于锦姝,所以谢明珠千方百计善待明珠,裴寂身为权臣不惜纡尊降贵求聘锦姝为孙媳,原来全是权势和利益的刺激。

明净面色有些凝重:“但是目前秦王的日子很不好过,现在皇上已经加紧削夺秦王党人的势力,大哥怕是日子也不好过,要不是他在晋阳多年,死党极多,怕是早被撤了。皇上曾往晋阳派过几次监军,想查出什么问题借机把大哥换到别处,但是每次都抓不到什么把柄,加上北边外族形势不稳,只不过深忌大哥不敢造次,没有大哥他们肯定会挑衅,皇上权衡再三轻易不敢动,若引来外敌倒是大罪过了,只得不了了之,先从其他地方着手削减秦王势力,听说他每替换一个秦王党人,就赏给秦王大量金玉珠宝和绝色美女以示安慰,若秦王是庸庸之徒也就满足了,偏偏他志存高远,不是小恩小惠能收买的。大哥说了,两者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下毒、暗杀、收买内奸,他俩把手段都用尽了,今年之内结果如何必见分晓!”

长生无言了,她总觉得其中好象有什么问题,就是想不明白,忽然想到明清身为中散大夫却长期不上朝,忍不住问明净。

明净无奈地摇摇头:“他是身怀太子之命,一为留在谢府观察武功郡这块军事要塞的动静,注意大哥有没有在此动用爹爹留下的势力为秦王入蜀做准备,二为随时注意大哥是否的行踪,所以他连朝也不用上。”

提及明清,长生心里恨意又起,真希望玄武门事变后看到他受到严惩。不过今夜长谈,她的收获很大,以后真要好好提防谢明清夫妇两个。

第二卷 此去谢府 第182章、试探口风

第182章、试探口风

阳春三月,*光正盛,正是一年最好的季节,长生却因心事重重懒得去体会,倒是锦姝不知怎地想起从长安回来时一路游玩的情景,就苦求长生想要出府一游。

长生劝说了几次劝不下,自个也有些心动了。*光明媚,草长莺飞,谁愿意禁锢在高墙重瓦之内?她不过为了饭碗才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性子,若能带着锦姝踏春出游,肯定是再快乐不过的事情,而锦姝的性格已经渐渐如常,裴府之行她受益极大,若再有机会出游,长生相信她会越来越活泼开朗。

而且明澈拒婚之信尚未寄回,老夫人对锦姝的要求可以说是无一不应,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游玩。

既然已经起意,长生再也坐不住了,刚好锦姝去学绣活了她有空,派小维打听到老夫人午睡起来正和瑞姑闲谈,一般这个时候是老夫人最无聊的时间,也最喜欢别人去找她,因此稍做梳理就一个人去了。

老夫人看见长生果真欢喜,面上竟然露出几分慈爱,长生也不管她是真是假,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

瑞姑笑嘻嘻地说:“还是周姑娘善解人意,老夫人正闲得慌怪几位主子忘了她老婆子,也没人陪她说说话,刚好姑娘就来了。”

长生不敢轻视这个老夫人的心腹奴才,陪着笑说:“瑞妈妈高抬了,长生不过一个穷教书的,哪敢和主子们相提并论?老夫人是钦赐的诰命夫人,陪她老人家说笑也要有资格,长生哪敢托大?不过想到老夫人小睡起来刚好有空,我有点事要禀告老夫人,只要不讨人嫌就好!”

老夫人摇摇头笑骂几句,倒象真心喜爱一样令长生坐近些,拉住她的手端详一番,不住地点头,然后对顺姑说:“要不是周姑娘的身世在那明摆着,我还真不信她是穷乡僻壤出来的村姑,若村姑都生这个样子,肤色都这样嫩,大家闺秀们还有什么脸?从小到大娇养着,也比不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