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梅掌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2页)

可卿立马打断了昌鸿的话,四下看看,大声道:“哥,你要好好配合长官,知错就改,争取早日出来啊,家里就放心吧,爸妈都好。”

此时,一名警卫走了过来,大声道:“时间到了,这位先生该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九回 金莲铁脚功

警卫吆喝着,说探望的时间到了,望着昌鸿略显疲态的脸庞,可卿忽然间有了一种不舍的情怀。她唯有眼神坚定的看了一眼昌鸿,默默的向昌鸿点了点头,便步出了刑拘室。

看见袁警官,可卿严肃道:“袁长官,既然你说我哥是共党分子,那么,就请你拿出证据来,这样才能让我们心服口服,至于我哥在南京路上,聚众宣传拒用中储券一事,这…。。充其量也只是妨碍社会秩序而已。”

袁警官正色道:“好;梅掌柜要看证据,到需要的时候,我会出示证据给你看的,待我们调查清楚了,再放人,你先回去吧。”

可卿再欲说什么,想了想后,却止住了口,出了黄浦警察署。

街道上,宪兵队的巡逻,今日明显多了起来,凡是身穿女生校服,身形相似的,都会引来宪兵的盘查询问,尤以脚穿绣花鞋女孩为主要目标,一时间,女子都不敢穿绣花鞋上街,尤其是绣有牡丹花图案的绣花鞋。

街头巷尾,饭馆茶楼的,对女学生手刃76号特务人员的事件,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天空中不知何时,下起了毛毛雨,淅淅沥沥的,雨不大却下的紧。可卿加紧了脚步,将灰色呢大衣的衣领竖起,上海的冬季,只要有雨水的光顾,显得异常的阴冷。

可卿来到了城隍庙边上的太极茶馆,里面却是异常的热闹火红,有暂时避避雨前来喝茶的人,更多的还是太极茶馆的老顾客。

可卿在临窗前坐下,这家茶馆,以前梅开泰经常光顾,小的时候,可卿也经常拉着父亲的手,陪着父亲来这家茶馆喝茶,后来接管了泰丰之后,再加上父亲的腿脚越发的不灵便了,就鲜少再光顾太极茶馆。

店小二肩头放着一块毛巾,笑眯眯的上前招呼道:“先生要喝什么茶啊,我们这的龙井最出名了,要不尝尝?”

“那好,就来一壶龙井吧。”可卿脱去了呢大衣道。

茶馆里,人声鼎沸,议论最多的事,还是那晚女学生杀死七十六号特务的事件。

邻座的几位老茶客正谈的欢,一位教书先生模样,脖子上围着一条米色围巾的先生开口道:“我长这么大,还未听说女学生杀人的,嘿嘿,如果要是我的学生,我会为她骄傲的,行侠仗义,这样的学生,将来定是人才。”

另一位灰布长衫先生道:“嗨,我看,未必一定就是女学生,说不定是乔装打扮的呢,我看呢……”灰布长衫先生向四周看了看,压低了声音继续道:“我看呢,八成是军统局的女特工干的……。”灰布长衫先生为自己的独到见解,洋洋得意着,身旁的教书先生啜了一口茶道:“我看不可能,你想啊,这军统要对付七十六号几个特务,根本无需搞个******来故弄玄虚啊,直接开火不就完了嘛,还记得上次,军统特工枪杀中储行推销主任的事情吗?军统向来就是明着干的,不会暗地搞花头的。”

此时还有一位坐在一边一直不吭声的洋装先生开口了:“嗯,我倒觉得是****上的可能多一些,七十六号得罪过不少****上的人,据说吴志高就得罪过斧头帮的人,嗨,反正七十六号是树敌无数啊……这就叫人神共愤啊,哈哈。”

那位灰色长衫先生又道:“还有一种可能,会不会是**分子干的呢?”长衫先生说到“**”的时候,本能的压低了声音。

“也不是不可能…。。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也对日本宣战了,美国的出马,带动了其他二十多个国家联合抗日,这日本不就成了世界公敌了吗,按我说法,你们走着瞧吧,不消两年,日本必败,抗战必赢。”

“小声点,小声点…。。来,来,喝茶,不谈政治,不谈政治,呵呵…。”教书先生道。

可卿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邻桌的对话,此时,一位络腮胡子,生意人打扮的先生,坐到了可卿的桌上,可卿正纳闷,却见来人视她为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般道:“原来是梅掌柜啊,今日偷的浮生半日闲啊,呵呵呵,难得见梅掌柜来此喝茶。”

可卿定睛仔细一看,络腮胡子背后,是一张四方的阔脸,这人正是化了妆的蓝衣社的社长贺寒忠。

店小二连忙上了茶,贺寒忠啜了口茶,小声道:“你对此事怎么看法?”说完后,又故作高声的道:“梅掌柜啊,上次的那笔贷款,需要延迟一个月还款,还请梅老板海涵…。。”

可卿口头上应付道:“哦,没事,没事,来,张老板喝茶,喝茶。”,接着压低声音道:“这女学生,是不是你们的人啊,搞得满大街人心惶惶的。”

“肯定不是,此人我们也不清楚底细,被她先行一步了,那晚,我们的人还未到中兴大楼,就在半路上听说此时了,梅掌柜,你认为…。。这女子是何方人士啊?”

“这…。。我确实不知,可能是****上的吧…。。只因为那七十六号作恶多端,树敌无数,被人追杀也在情理之中。”可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嗯,分析的有道理,可是,据我所知,那******,似乎知道吴志高前去的目的,是枪杀中国银行职员一事,这…。。又让我迷糊了,这位******…。。怎么会知道这事的呢?而且,据说此女学生,武功厉害,脚力更甚,现在都在传说,那女子的绣花鞋,据说是在江湖上失传已久的“金莲铁脚功”的后人,此功夫只传女不传男,秘诀是女孩子小的时候,就在那对绣花鞋里灌上铁,每日必穿,每日必穿着此鞋,爬山来回一百趟,以此来增加脚力,直到长大之后,这绣花鞋里灌的铁,早已经不能满足女孩日益增加的脚劲,据说,成年后绣花鞋的重量是最大杆铁称的秤砣的十倍重量那么重,所以,女子练得健步如飞,飞檐走壁啊……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是真是假,还真的不知啊。”贺寒忠道。

“哦,有此事?我还是头一回听闻,不管怎样,那七十六号的树敌,倒是越来越多了,唉!多行不义必自毙啊。”可卿道。

贺寒忠沉默片刻。

“梅掌柜…。。你认为,有没有可能是共党分子干的呢?”忽然,贺寒忠目光犀利的看着可卿问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回 风声鹤唳(一)

可卿避开了贺寒忠的目光,她望了望窗外道:“哟,雨停了,出太阳了,我也该回钱庄去了。”说完,穿上大衣,欲起身,想了想后又坐了回去,看着贺寒忠道:“贺先生,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共党分子所为,那岂不是更好?早有所闻,**地下党也在积极地锄奸,据说上海,潜伏着大量的**地下党组织。”

贺寒忠冷笑了一下道:“我们蓝衣社,向来与共党分子势不两立,如果真是共党分子所为,那么我们在这件事上,又多了一位敌人。”

“可是…。你们的蒋委员长……不也是曾经与**合作,共同抗日的吗,为何现在一定要置**组织于死地呢?”可卿喝了口茶问道。

“哈哈……其实国共合作,早已经名存实亡了,皖南事变应该是我们与****的实力较量,所谓一山容不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