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帝征我去做官,朝堂没了我不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卖参风波1(第1页)

“百年的野山参,宋掌柜,你给看看,这个能值多少钱?”

晁冷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一支人参。

这是她在深山腹地的那处雪峰下采的。

那处雪峰下,有不少珍稀药材,可惜没法携带,她就只采了几棵人参。

那天去苍屏郡,她也带在身上,打算进城换钱。

可没想到,根本没用上。

老掌柜在她拿出人参时,眼睛就亮了。

一打眼,他就看出这人参的品相,是好东西!

俗话说,七两参,八两宝,野生人参生长缓慢无比,能长到八两就可称之为宝了,这只人参,瞧着得有斤把。

老掌柜见她就那样拿在手里,也没给人参装个盒子,弄个包装什么的,忙道:“小心些,小心些,别伤了根须。”

晁冷见老大夫如此紧张,心中暗笑,心想自己空间里另外几支人参品相还要好,年份还要高。

人参不常见。

一听说少年手里拿的是百年人参。

不管是看病的抓药的,还有药店门口过路的,呼啦一下上来围观。

当然,也有人是围观她的颜值。

“呀,这么大的人参,得到深山里才能采到吧?小郎君好运气!”

“可不是,听说张家湾的张二郎,前些天想进深山采点山货卖,被老虎吃了,只剩一堆骨头。哎,要不是看衣服和鞋子,都认不出来。这小郎君真真好运气!”

“深山里毒蛇猛兽很多,可不能随便去!”

“可不是。”大家纷纷附和。

“你看这只人参都要成精了,胳膊腿都齐全,瞧着都要化成人形了。”

“听说人参长得年头久了,都能成精,能在山里跑来跑去的。”

“听罗家坪的罗三郎说,他有次打猎,碰巧看到一株人参,刚想采,人参就不见了。”

“呀,可惜了,听说采之前,要给人参绑上红线,那样它就跑不了了。”

……

大家讨论的挺热闹,看来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热衷于吃瓜这事。

老掌柜把人参拿过去,仔细端详片刻,又凑近鼻端闻了闻,颇为爱不释手,“小郎君,你这人参主根肥壮,支根分形好,色泽光润,气香浓厚,圆芦较长,芦碗密集,旋纹细深,须繁多而顺长……,以老夫看,这参至少200年了,是不可多得的好参啊,不知小郎君打算怎么卖?”

晁冷表示很遗憾,她这个新来的,还真不知道行情。

不过这掌柜的眼光是真的不差,这支人参的年份是有这么多。

以前外公曾几次带她去长白山采参,教她如何辨识人参的年份。

“小子亦不知市价几何,请掌柜的按常规行情给吧。”

掌柜抬手捋了捋胡须,摇了摇头,“小郎君有所不知,百年人参已是难得,两百年更是少见,这个价格就看缘分了,遇上合适的买主,上千两也是卖得,这算是大生意了,老夫只怕也做不了主,需要请示东家。”

老掌柜的话一出口,围观的人发出一阵惊呼。

“天爷,你听听,上千两银子!”

“天啊,那是多少钱呐!我这辈子连一百两银子都没见过。”

“天呐,这小郎君这下发财了,看人家这运气咋就这么好呢!”

听掌柜这么一说,晁冷已然明白。

这要是碰上有钱人买,可能上千两银子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