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蛟龙出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听着隆隆的炮声,我们被保护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侦察兵感到心中一阵郁闷。包汉文和他的十几个同类都是热血男儿,但是他们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在登记森严的军队,东帝汶的最高军事长官向念恩,和舰队最高指挥高翔对他们的礼貌有佳,即使他们初入军队犯些错误都不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他们就是军队中的另类,虽然他们不想,但是谁又能改变中国人几千年来尊重知识分子的传统呢?郁闷的包汉文念起来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虽然有些不对题,但是壮志难酬却引起的所有人的共鸣。不过有些人的战场永远不会在硝烟弥漫中,他们会有一展自己报复的舞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0。攻心

登陆部队有将近1万人,在帝力战役之后几乎东帝汶政权所辖范围内的所有警察,匆匆建立的预备役人员和大量的适龄工人、农民都加入了军队。虽然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扩军,但是现在最需要的是这些军队帮助我们获得足够的土地。

菲笛亚是安波那伪军的指挥官,他的部下编制一个师号称3000人。但是象所有叛族者一样,他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不到2000人,也就是说他将1000多人的军饷转到了自己的私人账户,他在吃空饷。即便如此40岁的菲笛亚依然保持着身材的清减。也许他也会因为背叛祖先做恶梦吧?菲笛亚的师驻地并不在安波那他的部队长期分散在马鲁古群岛各地,用于“维护治安”杂牌地方军的“维护治安”无非就是巧取豪夺、敲诈勒索。当5天前他的部队集结到安汶岛的时候他才发现他的军队连预想中的2000人也没有,因为他的手下在做和他一样的事情,当然菲笛亚不是傻瓜,他和他的手下在来安汶岛前“雇佣”了大量的轻壮年农民补充军队人数,这些人连军装和武器都没有。荷兰人也不会将敌人的强大告诉这些墙头草,反正他们的作用就是做炮灰。

因此当我登陆部队达到3000人左右的时候,我军开始了对安波那镇的挺进,他们的任务是要尽快扫清安波那外围的一切抵抗,当然这种攻击是很注意控制伤亡的。

科波夫少将也因为我们的进攻找到了伪军的作用,他们将为少将的错误买单。他们要在安波那以东挡住我军,为荷兰人在安波那准备巷战争取时间,菲笛亚现实中真正的恶梦就这样开始了。

洛辉是这次登陆行动的指挥官,洛辉也是原海军陆战队成员,想想几个月前他还只是班长,现在他已经是大校军衔的登陆部队指挥官了。之所以洛辉能爬得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他个人的才华。他是原来时代军人世家的孩子,国防大学的高才生临时以上尉军衔调到临川上参加这次任务积攒资历的。也许你能从中看出很多的不公正,但是洛辉的才华让所有人都上了嘴,很多时候军人世家的孩子确实世世代代都是国家的称职守护者。

出于作为指挥官必要的谨慎,我军在遇到伪军抵抗的时候没有随意地反动进攻,洛辉也找到了一处相对比较高的地方观察形式。对面的军人让洛辉觉得好笑,他们甚至连战壕都没有,在前沿阵地后几百米的地方居然还看见敌人列队训话,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种叫火炮的东西能让他们瞬间灰飞烟灭吗?看着那相当部分连军服都没有的队列,让洛辉想到了那个时代的《少林足球》里面的那一队极品。洛辉心里很可怜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土著人,但是作为指挥官他要考虑的只是自己军队的伤亡,谁会去管敌人呢?

“命令!炮火准备5分钟,然后开始进攻。”

隆隆的炮火声就犹如死亡的交响曲,这些土著人甚至会象热兵器战争初期那样在连天的炮火中乱窜,这次战斗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军队,对方的纪律在冷兵器时代也不能称为军队。炮火延伸射击之后,装甲部队的出现让那极少部分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爬在地上成功躲避炮火的敌人瞬间崩溃、作鸟兽散,而装甲部队的机枪在无情收割着生命。整整3000人的  叛族者 + 土著人 = 炮灰  的军队在20分钟就荡然无存,我军的任务就好像阅兵一样从敌人阵地耀武扬威地过去。

但是安波那的荷兰人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巷战是所有战争中进攻方都想要避免的。是故孙子大大也说“攻心为上,功城为下。”

由于高翔一再强调尽量减少伤亡,所以我军的行为总是小心翼翼。这在用最少了伤亡肃清镇外敌人的同时也给了安波那相应的准备时间。正是有鉴于此,高翔铁青着脸下达了炮击安波那的命令。命令来自于包汉文的建议,用不甘寂寞的包汉文的话说:安汶岛上有相当数量的华人,但是由于荷兰人一贯视南洋华人为威胁,大部分的华人在荷兰占领安波那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种植园和土地由商人变成了农民。因此在镇子中欧洲商人、日本商人和种植园主的比例远远高过华人。

虽然包汉文的话中知道炮击安波那并不会太伤及自己的同胞,但是这样的命令将来一定会引来口诛笔伐的,高翔也不是杀人魔王因此在下达这样命令的时候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既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高翔自然有他的想法,他要求所有炮手将这次炮击当作训练来打,进行目标的精确射击训练,以及比武,反正弹药充足。由于这样的命令安波那的炮声虽然不是很猛烈但是时不时的闷响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欧洲军人在必要的时候都会为自己的国家贡献生命,因为有着良好教育的欧洲人他们虽然因为幸福的生活变的怕死,但是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强烈的理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科波夫的思想里也不会在敌人炮击的时候让自己的士兵离开掩体去面对死亡,因此我军的炮击有效地阻止了敌人防御的修筑。而那些用自己理性抵抗恐惧的荷兰人他们的意志究竟有多坚强呢?战列舰重炮每一次射击都会带走建筑和生命,血肉横飞的场面是那么清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威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他们就在稀稀拉拉的炮火中面对这一切,一直面对死亡的威胁。炮击半个小时之后就开始有人精神崩溃了,他们用自己最后了理智控制自己不去当逃兵,他们大喊大叫地壮着胆从掩体里出来,冲向城外,那些不在前沿的士兵会被战友拉住,制服小心安慰渐渐地稳定情绪,那些前沿阵地的士兵就会被直接点射。尽管这样造成的减员不是很多但是整个安波那都弥漫着末日的气氛。

这样的炮击在用火力阻止敌人修建防御攻势的同时居然造成了荷兰军人巨大的心里阴影是高翔没有想到的。

科波夫当然明白这一切带来的后果但是他又能做什么能?也许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最可怕的是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慢慢走向死亡的过程,清晰地感受着缓缓走向死亡的恐惧。

荷兰士兵的表现,让高翔想起张志云和他说起的帝力战役开始的时候联军在海滩类似的表现。也把高翔的想法引向别处,脑子里时时想起孙子“功城为下”的教诲。也许还有其他办法?

41。脊梁对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