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法官情欲札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部分(第1页)

哪里有人?但奇怪得很,刚才明明听见有人敲门的,往那楼道尽头一瞧,恍眼间似乎看见一个身穿红色棉袄的女人往拐角处走去。张渝疑惑着刚才莫不是她在敲门,怎么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待那女人走到拐角处,即将露出半边脸的时候,张渝的心咚咚跳得厉害,遂不敢再看,“砰”的一声把门关了,抵着那门背后直喘粗气。

把那门板抵了一会,外面仍没有动静。张渝才走到桌边喝了一口王倩才泡的茶,坐回沙发上继续神思恍惚。那倦意又渐渐袭来,眼皮忍不住要合拢,张渝拼命忍住不去瞌睡,但依然抵挡不住倦意,又昏睡了一会儿。朦胧中,他听见有人在办公室里冷笑,睁开眼看,却是全乾德瘫在自己椅子上歪着嘴鼻冲着自己嘿嘿的冷笑,那笑声充满着嘲弄和不齿。“啊——”张渝大叫一声,连忙打开门逃了了出去。

他气急败坏的拉着王倩过来看,一连说:“快来看!全乾德在我那儿的。”“瞎说什么,全乾德不是一直在医院的吗?”王倩根本不信,满腹疑惑的过来看,又哪里有全乾德的影子?张渝仍是惊疑不定,喃喃自语说:“奇怪了?刚才明明见着他在自己办公室的。”王倩就打电话问医院。医院的护士小姐说,全乾德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听见了吗?全乾德还在医院里躺着呢。”王倩把护士小姐的原话给张渝说了,张渝这才稍微安定下来,默不作声的又看着墙上的闹钟发呆。王倩见张渝这样疑神疑鬼的,以为他最近压力太大,有些神经质了,劝道:“渝,我看你今天气色不大好,早点回去休息。啊?”张渝嗯了一声,提前回去了。

此后几天上班,张渝都怕独自在办公室里呆着,一坐下来眼前就要生出些虚幻来,反而在别人的办公室里呆得久些。当然去得最多的还是王倩的办公室,这其中的原因只有王倩一个人知道。

要出大事了

第三天,星期五。

城南的前期拆迁工作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马万里见电视新闻上对那块土地的开发宣传得沸沸扬扬,那里几乎快要成人间天堂了。马万里知道事情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又和李国旺等人联系不上,不得不打电话向老战友汪副市长求救。

电话接通后,马万里说:“老战友,我今天实在是万不得已给你打的电话。你知道城南拆迁的那些村民反映的情况吗?”

汪副市长当然不知道这件事,他心里有些奇怪,马万里怎么关心起城南的拆迁工作了,记得前段时间周为清还在告状说马万里阻挠那儿的拆迁工作,难道这事是真的?

马万里接着又说:“他们反映的情况可都是真实的啊,我自己下去调查过,那里情况非常的迫切。其中两个村民到市里来反映情况,还在我家里住过,你们却不知道人家反映的事情。老战友啊,那儿就要出大事了!到时,我看中州市委、市政府如何向老百姓作交待?!”

“万里,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汪副市长听了马万里的话,仍不相信,他认为马万里这是在危言耸听。他安慰着马万里冷静一些,不要激动。马万里反而更加激动了。

“你不要以为我刚才的话是在危言耸听,今天我索性再告诉你另一件事。那一次我在康乐保龄球馆被人陷害,当时在场的那个姑娘已经为我证明了清白,省公安厅和纪检部门现在正在调查此案。那个姑娘指认胁迫她陷害我的人就是中天房地产公司的人。他们的目的非常清楚,无非是让我走人,不再成为中天房地产公司的绊脚石。你看,他们的用心和手段够黑了吧?这还不算,中天房地产在城南土地开发中的所作所为更是贪婪无比,他们赶我走只是玩弄了一个小把戏而已,他们在城南开发中获取的巨大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包括你这个常委都听不到老百姓呼声的原因。老战友啊,我说的可是千真万确的事,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不待汪副市长回话,便挂了电话。汪副市长本来是要再问他一些细节,马万里已将电话挂断,他苦笑了一下,颇感无奈,几十年了,马万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话直率,但他刚直的品德是不容置疑的。汪副市长想着马万里刚才那番话,不由得沉思起来。

汪副市长亲自拨通了市人大曾主任的电话,询问有关城南村民上访的情况。

曾主任说:“是呀,我们收到过凤南县来凤镇数个村民的反映材料,凤南县人大也有类似的反映材料上来,我们正在拟请市委调查这事呢。”

曾主任觉得汪副市长问起这事挺奇怪的。

“汪市长,我们传了份反映材料的复印件到市委的,这事连你这个常委都不知道?”

汪副市长只有苦笑,他今天老是苦笑,好在曾主任在电话里看不见他的模样。汪副市长得到曾主任的答复,感到事关重大,他不知道常委里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件事。这事与马万里电话里说的出大事一定有关,但究竟会出什么样的大事呢?最后他还是决定慎重地到张书记那儿去试探一下情况。本来按照市委常委们的工作惯例,常委们要是在工作中有了新的工作思路,可以直接主动的找到书记汇报思想工作,以便找准自己工作重心和位置;书记有时发现班子中的成员有不团结的倾向,也可以找他们个别谈话,促使其畅通思想,保持进步。汪副市长这次只能是去试探工作,因为班子成员里有问题的不是他,而是书记眼前的红人,现任秘书长胡宝亮同志。

他不敢肯定的是张万林书记是否知道此事。

两个在中州市政治舞台上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人物,在市委书记办公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白。

“张书记,我今天特地向你汇报市政府最近作的一些工作。有些地方我吃不大透,向你请示一下。”

“嗯,你说吧。”

“那我就开始说了,今年初我分管市里的经济工作,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上来说比往年稳中有升。显然,市委、市政府去年底给全市各大家企业作出的承诺,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汪副市长先是从一些不着边际的日常工作中起了头,张万林点着烟,眼睛微闭着,看不出一点表情,也摸不清楚他是在倾听还是在休息。汪副市长很快将话题往城南开发片区引去,然后就点到那儿村民上访的事情。汪副市长注意到张书记的眼睛不再是闭着的,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吃惊和困惑。汪副市长的语言更加小心谨慎,因为他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摸清书记的心思,最后他总结性的说道:“张书记,我来你这儿以前已经和人大的曾主任通了电话,曾主任已经证实城南的确有很多村民到市里或是其他部门上访过,而且上传了有关复印材料到市委,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件事?”

张书记一下子冒起火来,

“知道?我知道个屁!这帮兔崽子居然敢把这么大的事给我捂住?我操——”

他意识到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中州市的高级领导干部,没有把更难听的话骂出来。他打了个电话,“曾主任吗?我张万林!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在曾主任来之前,张万林背着双手,在宽大的办公室里面踱来踱去。张万林的恼怒和不安,却让汪副市长轻松起来。他认为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张万林的确不知道这件事。这样一来,城南的土地开发工作就有了一些希望,中州市的政治圈子也会有一些改良的迹象。他装着神色凝重的样子低头思考,其实他在等待着张万林作出重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