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炮灰修仙记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1页)

“抱歉,我跑神了。”

“你刚刚结丹,身上又有伤。还是先找个地方闭关为好。”

苏锦歌点点头,望着宽阔的江面,响想起古代似乎是有宵禁这么个事情的。此时不便进城,她便提议先找个地方打坐一夜。第二日在寻地方落脚。秦云谦虽有些不解,却也没有说什么。回身在柳林中找了块地方,席地而来。

才一坐下,就见到苏锦歌将一只精致的蒲团的丢在了地上。秦云谦的目光不由落到苏锦歌脖颈上的那只璎珞圈上。

“储物法器?”

苏锦歌点点头,“师祖赐下的。”接着又叹了口气,“里面灵石是不少,可惜都没有用。”

“你知道此为何处?”

苏锦歌抿了抿唇,道:“在别人的游记上见过。这里没有修士,也不用灵石。货币是金银和铜板。”

秦云谦的眉头微微一动,“青雪曾与我说过一个地方,倒是这里很是相似。”

说到苏青雪,苏锦歌不由偷眼去观察着秦云谦的神情,却正好撞上了他望过来的目光。

“小六,你在可怜我?”

“谁说的?”

“你脸上都写着。”

苏锦歌摇头否认,闷头查看了一会璎珞圈中的东西。还是忍不住抬头劝慰道:“天涯何处无芳草,看开点。”

秦云谦轻轻合着的眼皮当时就是一颤。这语气,这句式怎么就莫名的熟悉呢。

两人打坐了几个时辰,与天方未亮的时候起身离开,擦着江面低低的飞过。然后徒步走到了城门下,等候开城。

对于这一连串的举动,秦云谦仍是不解,这一次他却出声问道:“莫非此处没有修士?”

苏锦歌点了点头,“应该是没有。”本来她还想问:四姐姐不是跟你讲过这里的事情,难道她没跟你讲过这个?

不过这后半句被她生生的吞下了。这当口,还是不要戳人心窝子的好。

两人立在城门旁静默不语。陆续有人来到城门下,见到如此风采出众的男女一前一后的立在此处,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两人不像是官眷也不像是富家子。通身的气度不沾尘烟,好似神仙中人。

随着人群的聚拢,落在两人身上的目光越发的多了起来。

厚重的城门在晨曦中缓缓打开,两列兵士持着轻便的兵器从城门中走了出来,分列在两旁。自有一番威风帅气。

两人随着人群走进了城中,有好奇的闲人便跟在了他们身后。想要看看这样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来路。

秦云谦并不在意这些凡人的跟随,苏锦歌则是甩着步子直往繁华处走去,根本没管身后的情况。

钱塘县,不过是个县。景物却美到了极致,其繁华也大大的超出了苏锦歌的预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就连风都带上了几分奢靡绮丽。

苏锦歌的目光忽然被一座高高的桥梁吸引住。这是。。。 。。。天桥?

宋代有天桥?

苏锦歌挪步过去,只见那桥梁是构建在一座人流量很大的街道上方,起到的是一个分流的作用。桥很宽,桥上也有许多靠着边摆摊子的小贩。

“怎么会有天桥呢?”

“姑娘是第一次来钱塘吧?这桥是官家下令修的,整个大宋也就只有三十二座。其中六座在京城,其余二十八座里,钱塘就占了两座。”

说话的是一个长相机灵的小贩,他是个货郎,进城来是要走街串巷叫卖的。因为在城门前见到了这两个人,心中好奇才跟了过来。听得苏锦歌的自语,便立刻上前来搭话。

苏锦歌此刻看着他,听得认真。这小贩说的也变更加的起劲儿,“姑娘脚下这座,是大宋第十八座,钱塘第一座。这座桥建于天命六年六月,巧的巧的是动工那日,恰好又是初六。因此这桥又称天顺桥,。。。 。。。。”

这机灵小贩一张巧嘴说的甚是精彩,苏锦歌却只捕捉到一个耳生的词汇。“天命”?这年号是个什么鬼?就是她历史再不好,也知道这年号不是北宋初年的。

如今距大宋立国有二十三年,赵匡胤的在位时间似乎没有这么长。那么现在的皇帝应该是赵光义。有那烛影斧声之事,这位怎么也不会给自己定个这样的年号吧。

苏锦歌隐隐的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此时这小贩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在官家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来过咱们钱塘。当年官家对玲珑斋的醋鱼赞不绝口,姑娘可一定得去玲珑斋尝尝。”

苏锦歌能确定了,这个大宋并非是自己前世那个。她现在很需要一本史书。她咬了咬唇,问道:“这位小哥儿,你可知道当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