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天才神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部分(第1页)

张汝蔓因为父亲在军区当连长的关系,放假的时候总喜欢跟着他去军区转悠,还学了什么枪法,夏志琴对女儿这么个『性』子实在是万分头疼,但最终又拗不过女儿的要求,和丈夫一商量,干脆把她转学去了青市。离着她父亲近,好方便她放假去玩。

没想到,夏芍要去青市读书了,这下子姐妹两个可离得近了。

“汝蔓!你好好说话!女孩子就该有个女孩子的样子,学学你姐!多淑女,多文静!你瞧瞧你,整天比个男孩子还野,长大了万一嫁不出去,我还得『操』心。”夏志琴『揉』了『揉』太阳『穴』,万分头疼。

夏芍轻笑一声,正是因为汝蔓『性』子直率,她们才感情好。前世的时候,张汝蔓确实是到了人二十五六,还没有合适的男朋友,整天打电话跟她吐苦水,那时候她只以为是她的『性』子不是普遍男生喜爱的类型,所以选择少些。

但是这一世,她入了玄门,凭她在面相学上的造诣来看表妹的话,她并非属于桃花少的人。相反,她有一命定桃花,但是两人的感情路漫长而波折,属于磕磕绊绊才走到一起的姻缘。

“汝蔓这『性』子,以后适合到部队去,说不定是个女军官,多威风啊!”李娟这时笑着说道。

“威风什么呀?咱养的是女儿,又不是儿子。你说她整天跟她爸跑去军区,说是什么学打靶,我就说一个女孩子,打什么靶!把我头疼的呀,我就在想,是不是我当初生她的时候,是个小男孩错投了小女孩的胎了?”

李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跟夏志琴两人在结婚前都是好友,两人说起话来自然是亲密。且今天宴请亲戚,女儿是主角,她这个当妈的觉得欣慰,脸上有光,因而眉梢眼角都带了笑。

这笑落进蒋秋琳眼里,不由撇了撇嘴,咳了一声。

李娟和夏志琴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两人各自说着自家女儿,倒有些怠慢了其他亲戚的感觉。

李娟有些不好意思,刚要说话,便见蒋秋琳冲她笑了笑,“嫂子,可得恭喜你啊,小芍去青市读书,给你长脸了。”

李娟赶紧笑着摆摆手,显得有些局促。她跟妯娌两个平时说话不多,总觉得她说话怪里怪气的,因而不敢当她的夸赞,赶紧便要谢她一句。

却见蒋秋琳笑了笑,接着关切问道:“不过,青市可是省会城市,花销应该很大吧?孩子在那儿读书,每个月生活费想必不少。家里还能供得起吧?”请牢记本站域名:g。*

第六十二章 家宴风波

蒋秋琳这话一出口,气氛立马有点尴尬。

这话本身其实没什么,一家人,相互之间问问有没有什么困难,能帮忙的就帮忙,这很正常。但问题在于说话的人。

蒋秋琳向来是事不关己便在一旁纳凉看戏的人,她自从嫁进夏家,老公没做生意之前,两口子最常做的事就是回老家,跟老人哭哭穷,要些养老钱花。现在家中有了些积蓄,却也从没听说过她有问问公婆可有什么需要,今天忽然就问起李娟来了,这不得不叫人一愣。

李娟笑了笑,看了一眼夏芍,“我们家小芍向来不是个『乱』花钱的,而且学费学校给免了,还有奖学金。学校是寄宿制的,我想也花不了多少钱。”

蒋秋琳好笑地看了李娟一眼,摆弄自己手腕上刚买的玉镯子,“嫂子,你真是想得太简单了。奖学金能有几个钱?能抵多少生活费?青市可是省会城市,城市发达,人也时髦,新鲜好玩的事也多。同学之间免不了出去玩一玩,到时候人家花钱,咱家小芍还能光看着?到时候人家有的,咱们家小芍没有,不叫人笑话?”

李娟一听愣了,觉得有几分道理,不由看向女儿,满眼担忧,又有些愧疚。这孩子从小就懂事,都怪她和丈夫太平凡没本事,不能给她创造更好的条件。她从小在家里也是被疼爱的,学习成绩又好,要是真因为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就被人看不起,孩子心里得多难受?

夏芍起初一听小婶的话便垂了眼,此刻看见母亲眼中的歉意,她轻轻一皱眉,嘴唇抿了抿。这是她不悦时的习惯表情,但她还没说话,父亲夏志元就开了口。

“我们家孩子不会,这点我有信心。小芍从小就懂事,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这孩子心眼儿还好,她这么些年,连村里后山上那老人,她都能经常去看望。说明这孩子心善孝顺,是个好孩子。我不信这样的孩子,会嫌弃家里穷。我和娟儿虽然没本事,但是我们一点也没少疼她。我的闺女,我有信心。”

夏志元语气沉重,这一场庆祝的宴席,本应是喜庆欢乐的气氛,却菜还没上来就变了味儿。

一家子都听出夏志元语气有些悲愤,他向来敦厚老实的,见了谁都是宽厚温和,今天突然间说了这么番有些悲愤的话,一家子都有些不适应,气氛更加尴尬。

夏芍却是看向父亲,心中感动之余,不由唇抿得更紧。

『奶』『奶』江淑惠也听不下去了,皱眉说道:“秋琳,不是妈说你,今天你大哥请一家人吃饭,就是给小芍子庆祝的,好好的,你说这些做什么。”

蒋秋琳笑得有些尴尬,见丈夫瞪过来一眼,她这才笑着说道:“妈,瞧您说的。您还不知道我?我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直爽『性』子。我这不是也是好心问问嘛,哪知道大哥大嫂不爱听……”

“谁爱听?今儿请的是什么席?要说也家里说去。”江淑惠的『性』子软,在家里都是夏国喜当家做主,她很少摆出长辈的姿态来训斥儿子儿媳,今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说了两句。

“妈,我觉得秋琳说的没错。今儿大哥大嫂请席是没错,不过都是一家人,说说也没什么。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大哥大嫂真以为去外面读书这么容易?”这时,夏芍的大姑夏志梅开了口,她在东市一中当老师,已是教导处的主任,原本她说话就像训话,很是严肃,如今更是带着些威严,“大哥也别不爱听,我在学校教学生多少年?我最知道这些学生的想法!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攀比?这个年纪正是青春期,爱玩、自制力差,对什么都好奇。你以为孩子去外面读书就好?青市那是省会城市,新奇事多,到时家长不在身边,没人管,孩子很容易就学坏了。”

接着,夏志梅就举了几个例子,说是学校里考上来的一些乡镇的学生,在看见城市孩子的生活和花销以后,觉得自卑,变着法儿地跟家里要钱,心思都放在了攀比上,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她说的有理有据,李娟脸上早就没了刚刚的喜气,她越发担忧地看向女儿。女儿从小就乖巧,要是去了外头学坏了,还不如就在东市一中读书——原以为考去青市是好事,怎么还有这么多叫人担心的事?

“那我闺女考去青市,照你这么一说,还是个错儿了?”夏志元皱了皱眉。大妹说的话也有道理,他心中明白,但是先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孩子考上青市一中是件喜事,他今天宴请宾客就是为了庆祝这件喜事。

今天就不能叫孩子好好高兴高兴?要说这些事就不能过了今天的宴席,回家再另外说?

非得今天说?

见大哥生了气,夏志梅语气这才缓了缓,“小芍被青市一中录取,当然是好事。我们也只是帮大哥分析分析,你们也掂量掂量家里的情况,看看孩子到底合不合适离开家到外面读书。”

“二姐说的有道理。”小叔夏志涛点头说道,“大哥,现在这个社会,没本事受了欺负都没地儿说去。学校里也是个小社会,小芍要是在学校里被欺负了,人家家长要是比咱们有本事,咱连个给孩子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就像你去年在厂子门口被人打了,一句打错了人,付点医『药』费就完了?你要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一眼就认出你来了,还能打错了人?就算打了咱,咱也有本事叫对方不好过!你看看大姐夫。”

夏志涛边说边看向夏志梅的丈夫刘春晖,“大姐夫的生意做得多大?家里有油料加工厂,现在又办起了厂房,跟国内一线的品牌汽车公司签了合同,生产配件。在咱们东市就属于有头有脸的人。你想想,要是大姐夫被人打了,对方能好过?别说是大姐夫了,就说是我,现在在建材市场里,也没人不认识我。谁敢欺负到我头上,他都得掂量掂量!”

刘春晖赶忙笑着摆摆手,做出副谦虚的模样,却面有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