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有女舜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戚遇明顺着她目光去,再回头看向她毫不保留的惊喜眼色。他面色不变,道:“如果我没记错,那是大魏名医。”在柳家出入过。

舜华点头,眉目仍是笑着,她嘴巴又道:

“医术好……”她原句是“大夫医术好,让絮氏舜华身子转好”。

如果絮氏舜华倒下的那天,大魏名医在白府里该有多好,说不得能挽回她性命呢。舜华见戚遇明同嬷嬷说几句,随即上楼往另一条廊道,她连忙跟上,中途有青楼女子想拉住她,她实在不好意思,轻轻拉回袖子,追上戚遇明。

戚遇明状似随口道:

“听说舜华与尉迟打算兴办义学,这等有益百姓的事怎么不找我呢?”

“当然会找戚兄的。”她爽快地答着,遭来他惊诧的一瞥。

舜华见他直往另一楼间走,猜测他并不是专程来温柔乡放松的,她犹豫一会儿,如果戚遇明来此处谈生意,她死缠烂打跟上去是不是不太妥?

正当她这么想时,听得人声之中夹杂着一声“这是在做什么”,她眼儿一亮,下意识缓下脚步,循声而去。

春回楼的二楼间如迷宫,在私房之外,所有的小厅没有高椅圆桌,仅以串串珠廉区隔。舜华一心想看仔细,于是拨开就近的珠帘。小厅里没有人,她撩袍跪坐在锦团上,取过小桌上的茶水一连喝了两杯,这才让自己神智清醒许多。

她轻轻撩过珠帘一角。果然她没有听错,是尉迟哥来了。

被他揽在身后是女扮男装的伊人……她不得不承认,有些姑娘扮男装实在是四不像,伊人天生就是我见犹怜,就算女扮男装还是能让人看出性别的。

她看见他斥退一名调戏伊人的汉子,随即他带伊人进私房去。直到尉迟恭的背影消失在她的视野里,她才收回目光,发起呆来。

这算不算是改变《京城四季》里说的戚遇明英雄救美了?

眼下,已经换成是尉迟哥英雄救美,所以……所以……她的目的达成了?

她自腰间扇袋里取出扇子,正是他送给自己的那一把。她摊开扇面,凝视良久,扇上的瀑布逐渐模糊,她想起絮氏舜华与他第一次见面时,她忙着偷窥屏风后的男子,揣测他到底是哪不得女子欢心,居然沦为暗恋别人的对象。

她又想起他背着自己走过宫墙前的那长长道路,神色渐渐融为一泓春水。

“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她有点惋惜。尉迟哥与伊人两人若藉今日好事大成,她不能随便再赖着尉迟哥,以免遭伊人误会了。她没有机会嫁给农户,但尉迟哥因她抱得美人归,这也挺好的,是不?

“公子,要听琴么?”青楼女子抱琴进来,来到她的面前坐下,两人对眼皆是一怔一惊。

舜华认出她就是白日在街上看好戏见死不救的青楼女子。这女子面露惊恐,以为她是特地来找麻烦的,连忙要五体投地求饶,舜华已经习惯人人用这种态度待她,冷静道:

“你若让人发现我是崔舜华,我就如你所愿。现在,把你惊恐的表情收回去。”再怎么比惊恐,也不会比她那日发现自己变成崔舜华那般惊恐。那时在镜中看见的惊恐表情她称第二,谁又敢称第一?

舜华见那青楼女子拼命扭动着表情,想把惊恐的表情稍作调整,无奈惊吓太大,有调跟没调一样,她不由得同情道:

“收不回去就算了。我听说青楼红颜不易老,正是因为见过大风大浪,遇事不动如山,除了笑脸迎人外,是不怎么有剧烈表情,这才保住青春的,你……很快就老了吧。”

舜华话才说完,就见眼前的女子迅速变回正常的神色。

女人果然怕老啊,她想着,她也怕啊,从十九岁忽然跳了四年到二十三,这跳得比谁都快呢。

“你叫什么呢?”

“……小女子青娥。”

“好,青娥,弹琴吧。”舜华道:“挑首轻快点的曲子。”

()

这叫青娥的女子渐渐镇定下来,琴弦一拨,平和的琴声悠然而起。

舜华暗赞此女聪慧,故意挑首使人平静不易动怒的曲子。她再一细听,美目透着光彩,喃道:“这琴技不差啊,怎么不去争取乐师之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