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日第一仗:长城抗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溥仪、婉容与日本驻天津军司令官小泉六一中将(右二)合影

张学良等料知日本早晚必图热河,乃于1932年10月组织了以北平分会参事柏桂林及工兵人员组成的阵地构筑委员会,指导热河境内的阵地构筑。其阵地编成:第一线由赤峰经建昌营、建乎,叶柏寿、大城子至界岭口内,线上共有6个据点,每个据点有2个支撑点;第二线由赤峰经楼子店、西桥头、三十家子至喜峰口,再于大城子、三十家子间筑成斜交阵地。但由于天寒地冻、土质坚硬,开掘困难,且材料器具缺乏,工事构筑进展十分缓慢。

热河省主席汤玉麟虽心怀二志,曾派代表参加伪满洲国建国会议,但畏于全国人民的义愤,不敢公开降敌。关东军见诱降不成,乃决心以武力占领热河省。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及其正、副参谋长00和冈村宁次等,为了将华北方面中国军队的主力牵制于冀东地区,以使其进攻热河容易,并保障其进攻部队之侧背安全,从1932年夏季开始,不断在山海关和辽宁与热河交界处制造事端。10月,发生了伪满警察非法进入山海关城与东北军士兵冲突的第一次“山海关事件”;12月8日,又发生了日军装甲列车炮击山海关的第二次“山海关事件”。

一切迹象表明,日本帝国主义开向关内的战争机器已经启动,我长城沿线各关口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战斗序列

南天门中国守军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

张学良、何应钦

第一方面军 张学良

第1军团总指挥于学忠 第51军 于学忠(兼)

第57军 何柱国

第105师 刘多荃

第2军团总指挥商震 第32军 商震(兼)

第40军 鹿炳勋

笫3军团总指挥宋哲元 第29军 宋哲元(兼)

第37师 冯治安

第38师 张自忠

第143师 刘汝明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作相

第4军团总指挥万福麟 第53军 万福麟(兼)

第108师 杨正治

第116师 缪澄流

第119师 孙德荃

第129师 周福成

第130师 朱鸿勋

炮兵第7旅 乔 方

第5军团总指挥汤玉麟

第55军 汤玉麟(兼)

第36师 杨玉麟(兼)

第111旅 刘香九

第22旅 富 春

第17旅 崔新五

第19旅 石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