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000-神农本草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书名:神农本草经

作者:孙星衍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邵序

内容:《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

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五药,草、

木、虫、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是《礼记》注所谓慎物齐者,犹言

治合之齐,指本草诸书而言也。冲远既引旧说,复疑其非郑义过矣。《汉书》引本草方术而

《艺文志》缺载,贾公彦引《中经簿》,有《子仪本草经》一卷,不言出于神农。至隋《经

籍志》,始载《神农本草经》三卷,与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当属汉以来旧本。《隋志》

又载雷公《本草集注》四卷,《蔡邕本草》七卷,今俱不传。自《别录》以后,累有损益升

降,随时条记,或传合本文,不相别白。据陆元朗《经典释文》所引,则经文与名医所附益

者,合并为一,其来旧矣。孙君伯渊偕其从子因《大观本草》黑白字书,厘正《神农本经》

三卷,又据《太平御览》引《经》云∶生山谷生川泽者,定为本文,其有预章、朱崖、常山、

奉高,郡县名者,定为后人羼入。释《本草》者,以吴普本为最古,散见于诸书征引者,缀

集之以补《大观》本所未备,疏通古义,系以考证,非澹雅之才,沉郁之思,未易为此也。

古者协阴阳之和,宣羸缩之节,凡夫含声负气,以及倒生旁达, 飞蠕动之伦,胥尽其性,

遇物能名,以达于利用,生生之具,儒者宜致思焉。《淮南王书》曰∶地黄主属骨,而甘草

主生肉之药也。又曰∶大戟去水,葶苈愈张,用之不节,乃反为病。《论衡》曰∶治风用风,

治热用热,治边用蜜丹;《潜夫论》曰∶治疾当真人参,反得支罗服;当得麦门冬,反蒸横

麦,已而不识真,合而服之,病以浸剧。斯皆神农之绪言,惟其赡涉者博,故引类比方,悉

符药论。后儒或忽为方技家言,渔猎所及,又是末师而非往古,甚至经典所载鸟兽草木,亦

辗转而昧其名,不已慎乎!《后汉书·华佗传》∶吴普从佗学,依准佗疗,多所全济,佗以五

禽之戏别传。又载魏明帝使普为禽戏,普以其法语诸医,疑其方术相传,别有奇文异数。今

观普所释本草,则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桐君、医和、扁鹊,以及后代名医之说,靡不

赅载,则其多所全济,由于稽考之勤,比验之密,而非必别有其奇文异数。信乎!非读三世

书者,不可服其药也。世俗所传,黄帝、神农、扁鹊之书,多为后人窜易,余愿得夫闳览博

物者为之是正也。因孙君伯仲校定《本草》,而发其端。至其书考证精审

x余姚邵晋涵序x

张序

内容: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

周易》,辨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然使神农非与太乙游,

则其传不正,非作赭鞭钩 ,巡五岳四渎,则其识不广;非以土地所生万千类,验其能治

历试之,亲尝之,亦仅与商贾市贩等耳,于医乎何与?吾故曰∶神农,千古之大儒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