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前清秘史(上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而对于叶赫部落,情形就要复杂得多。

当年,叶赫部落的老酋长、东哥的父亲被努尔哈赤的部下杀死时,据说,为了表达歉意,努尔哈赤曾发誓在若干年之内不对叶赫部落动武。是故,以往东哥被许配给其他部落首领时,努尔哈赤只对付那些部落首领,从不找叶赫部落的麻烦。这种说辞很动人,很煽情,将努尔哈赤表现得仿佛一诺千金的好汉,应该受到努尔哈赤的欢迎。但是,这种说辞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因为,这里显然忽略了一个因素,在相当长时间里,叶赫部落的力量比努尔哈赤要大得多,而在努尔哈赤成长得足够强大时,叶赫部落又得到了大明帝国明确的支持。因此,在努尔哈赤下决心公开与大明帝国为敌之前,对叶赫部落,他难免会有很深切的投鼠忌器之感受。事实上,他曾经多次试图对叶赫部落开战,最后,令他克制住自己的,显然不是什么承诺,而是实力对比上的综合考虑。

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打量政治人物和打量商人时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将利害得失上的算计和时机上的考虑放在第一位,大约就不会离题过远。

这可能是努尔哈赤长时间隐忍不发的主要原因。

如今,面对东哥被改嫁蒙古王子这一事实,努尔哈赤身边的人们怒不可遏,强烈希望出兵征讨叶赫,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代价。努尔哈赤则表现得极为冷静、理智。为此,他曾经长篇大论地说服那些怒火万丈的战友们,劝告他们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打仗,特别是当这个女人背后站着叶赫部落与大明帝国时,更是如此。他特别清醒地提醒自己的同志们,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够,现在肯定不是对叶赫与大明开战的好时机。

努尔哈赤速写(5)

他嘲笑那些满腔怒火的人们说:按理说,我是当事人,我要是因为愤怒想去打仗,你们都应该劝阻我才对,现在怎么变成我置身事外,你们反倒固执己见呢?努尔哈赤还针对东哥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因为这个女人,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都灭亡了,她使各国不能和睦相处,兵连祸结,达于极点,这样的女人不会活很久的。结果,努尔哈赤一语成谶。东哥嫁到蒙古部族后,仅仅一年真的得病死了。(《满文老档》,太祖卷四。)

事实上,努尔哈赤在内心深处是应该感谢东哥的。因为,这位女子为他提供了太多发动战争、灭掉其他女真部族的理由了。

三年后,当努尔哈赤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决定对大明帝国宣战时,在他发布的伐明檄文——《告天七大恨》中,有四条大恨是针对大明帝国支持叶赫部落的。其中,东哥事件被他单独列为一条大恨,申诉给上天,作为他向大明帝国宣战的理由。

努尔哈赤做得真够可以的。

公元1616年即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定赫图阿拉为首都,定年号为天命元年,努尔哈赤成为天命汗,全称是“覆育列国英名汗”。此后,他再也没有改变汗王的称呼。

此时,他早已不是三十三年前的努尔哈赤了。那时,他的势力范围可能不会超过今天北方一个乡镇,如今,除了受到大明帝国坚定支持的叶赫部落,他已经差不多统一了整个女真民族。他的马鞭挥舞起来,已经可以指向北起外兴安岭、西到贝加尔湖、东临鄂霍茨克海,南到日本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即使对这些地区的控制要到他的儿子皇太极时代才最后完成,但是平心而论,生活在今日的中国人,仍然应该为此向这位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女真部落酋长致敬,并心存感激。

如今,他的确有理由也有资格蔑视身边那个庞然大物了。

公元1618年即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已经年届六十岁的努尔哈赤,终于不再对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任何掩饰——

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发布了著名的《告天七大恨》文告,宣布:大明帝国根本就是女真人所有苦难的根源。这时,假如有人询问努尔哈赤,他一生中最为痛恨的人或事是什么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大明帝国和那些汉人。

平心而论,努尔哈赤的这种感情并非全无道理。原因是我们帝国政治中的一切权谋智术、阴毒狠辣并不仅仅是针对汉人的,在对付异族人士时,这些招术使用得可能更加彻底、更加无所顾忌。在那些堂皇的官修正史中,谈到对付边疆部族时,“捣巢”、“灭之”、“斩杀”、“犁庭扫穴”之类字眼几乎比比皆是。由此,仇恨应该不难累积起来。长期以来,从未受过人文主义训练的汉人,坚定地以天朝上国、上帝宠儿自居的心态,能够令“奴虏”——努尔哈赤们感受过多少屈辱,似乎也很容易想见。在当时的汉语资料中,就连努尔哈赤的中文名字,都要写成——奴儿哈赤。这种无聊的心态,确曾是当日帝国臣民中的普遍情状。不以平等之心待人,还想不受到报应,恐怕就应该被看成是没有天理。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努尔哈赤这种痛恨的感情可不是说说而已。他对辽东汉人采取的基本国策,或者说,努尔哈赤的核心治国理念——“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应该是这种感情的具体体现。

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细则,则大体可以用两条概括:

其一,以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为主,辅之以暴力胁迫其为奴;或者翻过来即为其二:以暴力胁迫其为奴为主,以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为辅。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情境下,这两种方式被交替使用着。有证据表明,这一治国理念和政策确曾得到过坚定的执行并持续了很久。可能直到努尔哈赤死后,才在他的继任者那里得到改变。

用今天的概念,这种情形可以被表述为,努尔哈赤从一个争取民族独立与尊严的战士,变成了犯有反人类罪的甲级战犯。

努尔哈赤速写(6)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牛顿力学定律在社会生活中同样适用:有一个作用力,就有一个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其当日,努尔哈赤这种毫无疑问的过激反应,大约可以反证他们曾经遭受过痛苦与屈辱的深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