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孔明真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2页)

从诸葛亮一系列的表现看,他已经深谙官场谋略。毫无疑问,他接下来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扩大。

。。

第十二篇  工作伙伴(1)

诸葛亮有几个不错的工作伙伴。这些人才能有高有低,但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绝不会成为诸葛亮的竞争对手。

(一)许靖

许靖,是一个让诸葛亮“为之拜”(《三国志。许靖传》)的人物。此人曾是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

建安十九年,刘备围攻成都,许靖想逾城墙而投降,但却被人发觉。刘璋为了自己未来的出路,并没有跟许靖计较,许靖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刘备在征服刘璋后,本不打算重用许靖,原因是许靖有墙头草的嫌疑。法正对刘备说:“许靖的‘弃暗投明’的确是徒有虚名,问题是主公您目前正在创立大业,而且天下人都以为许靖是一个精英式人物,如果不重用他的话,大家恐怕会以为主公贱贤呢。所以,许靖这个人还是应该重用的。”刘备同意了法正的意见,便给了许靖一个左将军长史的职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汉中王,许靖为太傅。刘备称帝后,许靖做了司徒,位列三公,掌管教化。

许靖这个人非常有才学,但他年已七十,不再有什么野心,也不会构成对诸葛亮的威胁,只是喜欢清谈而已,所以诸葛亮很喜欢和他相处。

章武二年八月,刘备伐吴失败而收兵回蜀。许靖先于刘备而离开人世。

(《三国志。法正传》: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于是乃厚待靖。)

(《三国志。许靖传》:虽年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

(二)董和

在同僚中,董和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董和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清廉。他在刘璋手下曾任江原长、成都令。当时蜀地崇尚奢靡之风,婚丧嫁娶消耗极大。董和对此痛心疾首。他在任期间,施行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工作,改善了地方风化。但他也遭到了当地豪强的忌恨,他们不断向刘璋上表,要求刘璋调走董和。为了化解地方矛盾,刘璋让董和转任巴东属国都尉。吏民百姓闻听后纷纷前来祈求挽留。刘璋深受感动,两年后任命董和为益州太守。而董和的清廉依然如从前。董和曾与蛮夷人打交道,由于他诚心相与,颇得南土之人的信赖。

(《三国志。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音髀。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刘备平定益州后,封董和为掌军中郎将,让他与诸葛亮一起负责刘备的府务。诸葛亮当时是军师将军,官职要高于董和。对诸葛亮而言,董和的确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此人不仅没有政治野心,而且为官清廉,作风严谨,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他每次向诸葛亮提意见,都是从公家的利益出发,从不带半点私心。所以,和董和在一起的时候,诸葛亮心情非常愉快,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董和死后,其家中竟然连一石粮都凑不足。诸葛亮也每每拿这事来做政治报告。

(《三国志。董和传》: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幹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诸葛亮做丞相后,曾在群下面前夸过四个人: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崔州平和徐庶都是诸葛亮游学时的同伴,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场景让诸葛亮记忆犹新。徐庶和诸葛亮有过一段工作合作关系,而且他也会经常给诸葛亮提些建议。胡济是诸葛亮的主簿,对诸葛亮很忠心,他总是从关心诸葛亮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

第十二篇  工作伙伴(2)

诸葛亮之所以在群下面前提这四个人,是为了号召大家向这四个人学习,为他的管理工作献计献策。用诸葛亮的话说:“请大家来参政。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如果大家都能像这四个人,不断给我启发,那我的过错就会大为减少了。”

(《三国志。董和传》: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㈠

㈠伟度者,姓胡,名济,义阳人。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亮卒,为中典军,统诸军,封成阳亭侯,迁中监军前将军,督汉中,假节领兗州刺史,至右骠骑将军。济弟博,历长水校尉尚书。 )

(三)刘巴

在诸葛亮的同僚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连诸葛亮都公开承认这个人比自己强。但由于此人复杂的政治背景,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诸葛亮的竞争对手,而只能被诸葛亮所利用。这个人就是刘巴。

刘巴是荆州零陵人,从小就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