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本性难移(第1页)

王主任呵呵笑了一声说道:“小苏啊,这个工作给你安排了,你就按照安排做事,粮站这么大又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

“你这不想干了也行,给吴站长说一声,我们这里好重新安排人。”

“你!”

苏晚晴顿时语塞。

她原本以为王主任会给自己的父亲一些面子,哪儿知道王主任也是油盐不进。。

在公社,表面上按照条条框框办事,但实际上要给你穿小鞋。

这就是吴站长的想法。

苏晚晴把自己侄女的工作岗位给抢了,吴站长肯定是要给苏晚晴穿小鞋的。

既然有介绍信,那是肯定要安排工作的。

至于怎么安排工作,安排什么工作,工作强度怎样,这就是粮站内部的事情了。

而且吴站长已经把苏晚晴的事情打听清楚了。

给苏晚晴写介绍信的就是苏晚晴的亲生父亲苏海生,但是苏海生已经重新安家了而且有了孩子。

吴站长还打听到这一次苏海生来到江城县,算是过来镀金的,待个一两年就会离开。

来到江城县之后,好像也没有请苏晚晴或者是苏晚晴的母亲去家里。

这就说明了苏海生对苏晚晴也仅仅是心生愧疚,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弥补。

一个道理非常的明显。

如果苏海生真的看中这个女儿,为什么不解决苏晚晴的城市户口,不把苏晚晴调到城市的工厂去工作,却放在了公社的粮站?

仅仅是这个安排,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吴站长根本就不怕,才让王主任给苏晚晴穿小鞋。

听王主任这样说,苏晚晴动了动嘴,最后忍了。

因为她想着,如果不在粮站工作,那不是又得回去当农民去种田?这不比在粮站还要惨吗?

苏晚晴无可奈何,只有过去帮一些工人搬粮食。

就在这个时候,公社的会计,也是和苏晚晴一个生产队的陈国泰夹着公文包走过来了。

陈国泰今年三十岁,在大队的时候没少和苏晚晴眉来眼去。

苏晚晴家能够牵上电线,陈国泰功不可没。

但是苏晚晴知道,陈国泰和别人一样,只想和自己暧昧,占便宜,可没有和自己结婚的想法。

而且陈国泰一家是红根正苗,父亲还参加过红军,觉得找对象家里穷点没关系,越穷越光荣,但是绝对不能够找风评不好的。

苏晚晴这种风评不好的女子,被陈国泰的父亲批评为封建时代的勾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