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清帝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部分(第3页)

李杨氏气恼地道:“那老妪的四个儿子家明明都穷得揭不开锅了,怎么偏生不肯收银子私了呢?!”——对于这种非故意杀人案。受害者亲属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判案结果。

宜萱沉声道:“或许是有人许诺了他们更多。”

这时候,徐一忠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娘娘。出事儿了!镶白旗支的李佳氏族长、一等轻车都尉阿克楚上了折子。说本朝太祖年间,并未有李佳氏子弟南下!并参奏正白旗光禄寺卿支李佳柏绶‘谄媚宫妃、朋党皇子’!”

贤皇贵妃的嗖的站了起来,她身躯渐渐颤抖,她仰头看着彩绘鸾凤的横梁,喃喃道:“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李佳氏虽然不是一等一世家大族,但是在满军八旗均有分布,不过以上三旗的正白旗,就是光禄寺卿李佳柏绶这一支最显贵。其次便是下五旗之首镶白旗的轻车都尉李佳阿克楚这一支。两支在满人顺治朝以前,还是一大家子。不过后来顺治按功分旗,李佳柏绶的祖父被分到了上三旗,李佳阿克楚的祖父被分到了镶白旗。

所以,这一大支的李佳宗谱李佳柏绶和李佳阿克楚都有,光禄寺卿柏绶能伪造太祖时候有子弟南下谋生,自然阿克楚就能证明没有这回事儿。至于谁真谁假,自然就有得扯皮了,毕竟是百年前的事儿了,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只不过,人人心里都明白,李家就是汉人李家,跟满军旗李佳氏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原本李家出了个皇贵妃,皇贵妃的儿子还是极为有望的太子人选,自然李佳氏愿意接受。但是这么多支的李佳氏,李家只能融入其中一支,其他支的自然沾不到好处,所以轻车都尉阿克楚不甘心此消彼长,不甘心让正白旗李佳氏势力随风涨。所以才有了这本奏折。

李杨氏怒道:“咱们李家和阿克楚也没什么仇怨啊!为何要坏李家抬旗的大事!”

宜萱道:“这些老牌的满军旗人,自然是瞧不起汉军旗。所以只需有人从中挑拨一二,自然就会有人跳出来。何况这两支李佳氏本就不合。”——这两位族长的祖父虽然是亲兄弟,可却不是一母同胞,自然就有些龃龉了。

李杨氏愤愤道:“阿克楚就不怕得罪皇贵妃娘娘?!”

宜萱叹道:“弘时禁足,李家子弟下狱,明摆着大厦倾颓,自然有人要上来踩一脚!”——额娘说“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确一点都不错。朝堂上的争斗,才是最激烈的。

李杨氏慌了,“娘娘,咱们李家抬旗的事儿,皇上可是一早答允的了!这事儿也不能黄了啊!”

贤皇贵妃揉着酸胀的太阳穴,“自打时儿禁足,皇上没来过我这儿了。我就算想周旋,也没机会呀。”

宜萱脸色也是凝沉着的,“不止李家抬旗的事儿说不准了,就连立额娘为后的圣旨,也一直都没下来呢!”——这点才是宜萱最在意的。

贤皇贵妃扶着额头,“这一桩桩,一件件,接踵而至,全然是不给咱们一丁点喘息的时间呐!”

李杨氏急忙起身上前,“娘娘!您可是李家主心骨!您可得想想法子呀!”

贤皇贵妃苦笑了笑,“我还能有什么法子,全都只能看圣意如何决断了。”

李杨氏急得连连跺脚,“天杀的!到底是哪个断子绝孙的,如此手段阴损?!”

宜萱亦露出苦笑之色,“夺嫡之事,本就事关身家性命,自然是有什么手段都要倾力使出。”——弘历谋划两年,一朝出手。的确是招招触动要害啊!

可宜萱更关心的是,这个弘历……到底是谁?!她是决计不相信,这个弘历可以前那个狂妄、无知的四贝勒是同一个人。

子文说。已经叫三首追根溯源去查一查,可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

不,现在决计不能坐以待毙!

宜萱忙抬头问徐一忠,“这几日,四贝勒可进宫请过安?”

徐一忠摇头道:“四贝勒已经有七八日未曾进行宫了,听说是招了暑气!”

七八日,也就是弘时出事的那日……

宜萱正色凝望着贤皇贵妃。道:“额娘,我明儿去他园子看看,也好好探探虚实。”

贤皇贵妃点头道:“也好。你自己小心。”

李杨氏简直,急忙问:“那臣妇该怎么办呀?!”

宜萱不客气地吩咐道:“烦请舅母,回府之后,立刻让舅舅写个请罪折子!虽说犯事的只是舅舅的堂侄儿。可他身为族长。到底是家教不严!”

李杨氏有些不忿,但还是认真地应了下来。

宜萱又叮嘱道:“关于李家先祖是李佳氏的事儿,要死咬住!反正谁也没有证据!没必要不打自招!”——况且这事儿也是汗阿玛暗中允了的,就算死皮赖脸,汗阿玛也不至于生气。

李杨氏忙点头道:“这点,臣妇自然省得!”

贤皇贵妃也严肃地叮咛道:“这次回去,可得管束好子侄了!当街撞死人的事儿可不能再出